Workflow
关节软骨稳态与再生
icon
搜索文档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6篇Cell论文:逆转阿尔茨海默病、软骨再生、先导编辑疗法、卒中后大脑炎症、人类蛋白质组衰老图谱
生物世界· 2025-07-27 16:43
抗癌药物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 研究分析了阿尔茨海默病如何改变人类大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并筛选了能够逆转这些基因表达变化的候选药物 [7] - 通过分析大量电子病历,找到能够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候选药物,发现了两种已获得FDA批准的抗癌药物——来曲唑和伊立替康 [7] -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同时存在Aβ蛋白和tau蛋白沉积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显著改善了记忆能力并减少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表现 [7] 调控关节软骨稳态与再生的软骨祖细胞 - 首次发现了对机械力刺激敏感的Procr+软骨祖细胞,证明其对成体关节软骨稳态维持至关重要,并在关节损伤后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再生 [12] - 证明了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Piezo1能够感知机械力刺激从而激活Procr+细胞 [12] - 纯化的Procr+浅表层细胞在体内移植后能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是治疗骨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的有前景且可靠的细胞来源 [12] 先导编辑治疗儿童交替性偏瘫 - 首次在动物体内利用先导编辑技术治疗神经系统障碍,修复了两种最常见的ATP1A3基因突变类型 [17] - 恢复了Na+/K+ ATP酶活性,显著改善了阵发性发作、运动缺陷和认知缺陷等临床表型,并显著延长了寿命 [17] - 先导编辑可作为儿童交替性偏瘫(AHC)的一种一次性治疗方法,也证明了先导编辑能够在体内修复神经系统障碍 [17] RNA-蛋白质互作研究新技术 - 开发了一种RNA结合蛋白靶标鉴定技术——SPIDR,能够同时对数十种RNA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进行分析 [21] - SPIDR能够识别多种RBP类别的精确单核苷酸结合位点,发现了LARP1与18S rRNA之间的相互作用 [21] - 该技术通过实现前所未有的规模的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快速从头发现,显著推进了对RNA生物学的理解 [21] 肥大细胞介导卒中后大脑炎症 - 揭示了肥大细胞特异性受体Mrgprb2/MRGPRX2通过硬脑膜-大脑信号轴介导卒中后的脑部炎症反应 [25] - 抑制Mrgprb2可减轻小鼠卒中后的脑部炎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并提高存活率 [25] 横跨人类50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质组衰老图谱 - 首次融合超高灵敏度质谱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系统构建了横跨人类50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质组衰老图谱 [27] - 涵盖七大生理系统、13种关键组织,从蛋白视角呈现了机体增龄性演变的全景式动态景观 [27] - 人类在50岁左右出现衰老转折点,血管是较早衰老且明显易受衰老影响的组织,确定了包括GAS6在内的驱动血管和全身衰老的候选衰老蛋白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