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青黄不接

搜索文档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36氪· 2025-09-24 08:28
行业市场概况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有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存在巨大的养老护理需求[4] - 护工职位数同比增长54%,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同比增长8%,行业迎来岗位与薪资双增长[4] - 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高达550万,新增养老护理员的流失率为40%至50%[38] 政策支持与人才吸引 - 广州市对从事养老服务机构一线服务岗位满三年的毕业生给予6000元至12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对工作满5年及10年的护理员分别给予5000元和20000元岗位补贴[6] - 深圳市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提供15000元就业补贴,对持证护理员按月发放最高800元补贴[7] - 北京市对持有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按级别最高补贴每人每月1500元[7] 从业人员现状与挑战 - 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间为9到12个小时,占比44.39%,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占比为36.49%[26] - 50-55岁养老护理员占据近四成比例,女性护理员比例达90.85%,41-55岁占比合计超过63%,30岁以下占比仅3%[34] - 工作强度大且需处理排泄物护理、为去世老人穿寿衣等高压情景,导致新人适应困难和高流失率[15][17][26] 年轻从业者的职业发展 - 在一二线城市,随着职级晋升,护理人员月薪可超过一两万元[4] - 高端养老院为年轻护理员提供晋升通道,每升一级月薪可增加约1000元,表现优秀者可通过技能大赛快速晋升[30] - 险资、央企、国企旗下的养老机构更注重年轻人培养,提供文艺专员、护理主管等多元化发展路径[31] 行业盈利模式与结构 - 养老机构中仅6.4%实现盈利,约67.5%收支平衡,26.1%亏损[42] - 盈利能力较强的机构多为央企、国企、险资企业,通过政府资产划转或保险产品与社区入住资格绑定降低运营成本[42][44] - 行业前期投入高、利润率较低、投资回报周期长,"人力成本"是运营阶段最重要的可控成本[42] 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 - 深圳、北京、太原等多地试点"老幼共托"模式,将民营幼儿园改造成"一老一小"服务空间[46] - 行业智能化、规范化发展趋势明显,年轻人在使用离床报警器等智能化设备及规范护理操作方面具有优势[39][40] - 全国高校开设护理学、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点770余个,职业教育布点超过3300个,但专业毕业生留存率较低[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