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

搜索文档
呼和浩特“技能照亮前程”行动赋能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7-25 09:44
农民工就业情况 - 呼和浩特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36.79万人,农民工就业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1] - 呼和浩特市通过"春风行动"举办60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和225场直播带岗,推荐用人单位840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2.3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次 [3] 技能培训与创业支持 - 呼和浩特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征集养老护理、电子商务等培训需求539人次,动态公布125家培训机构和173个职业(工种) [4] - 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8000余人次,举办"小而精"招聘会吸引200家次小微企业、1800余名求职者参加,1000余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 [4] - 通过丽妍职业培训学校开设的美容美发课程,帮助创业者实现月均收入过万元并带动2名学员就业 [4] 劳务品牌发展 - "呼和浩特烧卖制作工"作为自治区级劳务品牌,从业规模达8000余人,其中农民工占80%以上,烧卖产业链带动近10万人就业增收 [5] - 通过"老绥元"品牌培训计划,40名烧卖师傅在本地就业,80名从业人员去往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就业,4位从业人员走出国门 [5] - 呼和浩特市已选树培育10个特色劳务品牌,涵盖现代农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7万人以上 [5] 未来发展规划 - 呼和浩特市将持续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优化就业平台建设,助力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就业 [6]
推进“一村一品” 培育“银发经济” 泰国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09
泰国"一村一品"项目发展 - "一村一品"项目已带动泰国7000多个村镇的特色产业发展 3万多家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成为拉动泰国消费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在"一村一品"商铺消费可享受额外税收优惠 个人最高可减免税款5万泰铢 [1] 泰国政府刺激消费政策 - 2025年对进口商品总值不超过1500泰铢的货物免征关税 [2] - 在边境10个特别经济区内 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至10% 为期10年 [2] - 对跨国企业征收15%的最低企业税 同时设立"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开展研发、绿色制造和员工培训 [2] 泰国旅游业发展 - 2024年泰国接待外国游客超3500万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1 67万亿泰铢 [2] - 预计2025年入境外国游客将突破4000万人次 [2] - 政府持续优化签证政策 推出旅游补贴、酒店折扣和航班补助等措施 [2] 泰国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泰国电商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 达到1 1万亿泰铢 预计2027年将攀升至1 6万亿泰铢 [3] - 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触网转型" 加快移动支付普及 推动线上购物向乡村延伸 [3] 泰国银发经济发展 - 2024年泰国老年人口约1400万 相关消费支出达1 7万亿泰铢 同比增长3 8% [3] - 预计2029年老年消费支出有望增至2 2万亿泰铢 [3] - 政府将向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每人1万泰铢的消费补贴 全面提高老年津贴标准 [3]
江苏“百日千万”招聘助毕业生“职”达未来
新华日报· 2025-07-06 07:24
招聘会概况 - 江苏省举办"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综合招聘会暨养老护理专业专场双选会,吸引1000多位毕业生参与[1] - 招聘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模式,线下13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2200余个岗位,线上直播招聘访问量达10万人次[1] - 岗位涵盖软件工程师、智能建造、计算机、养老护理等领域[1] 养老护理行业招聘情况 - 养老护理专区汇聚64家医疗养老服务机构,提供1000余个岗位,平均薪资在每月4000元以上[1] - 常州市武进区夕阳红康乐中心招聘10个专业技术人才,一个早上收到30多份简历[2] - 江苏省苏康老年护理中心表示养老护理是朝阳行业,年轻人的进入能为行业注入活力[2] 求职者案例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毕业生成功获得中国联通南京市秦淮区分公司网格业务经理岗位面试机会[1] - 护理专业毕业生臧桁转变求职策略,从三甲医院转向康养中心和老年人护理院寻求发展机会[2] 就业服务措施 - 活动现场设置7个就业创业服务功能区,提供政策宣讲、职业指导、简历诊断等"一站式"服务[2] - 江苏各级人社部门将实施"1131"服务举措,包括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等[3]
怪事,全国人才缺口过亿,却装不下1222万毕业生
36氪· 2025-07-01 10:33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 2024年应届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长43万人创历史新高[2] - 直播行业宣称2025年人才缺口1941.5万,制造业/ICT/养老/AI等领域合计缺口超1亿[3][4][7] - 就业市场呈现"岗位缺口过亿"与"毕业生求职难"的撕裂现象[8] 行业人才缺口数据 -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缺口近3000万(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4][5] - ICT行业缺口超2000万(《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5] - 直播电商每增加1亿元交易额带动1100个岗位,但2024年行业增速降至8.31%仅新增484万岗位[9][11] - 全平台主播账号超1.8亿个,但全职主播仅1508万,存在大量僵尸号与兼职水分[12][13] 直播行业生态分析 - 80%职业主播月收入低于8000元,36.9%不足1000元,新人底薪更低[22] - 日均工作超6小时/周播4天以上成为常态,30岁以上从业者不足21%[23][24] - 广州头部直播间细分30余工种,要求数据分析等技能,传统文科生适配困难[25] 毕业生就业诉求 - 核心需求为正规劳动合同、五险一金、合理薪资与职业发展前景[18] - 拒绝1800元底薪offer及无保障岗位(小红书用户反馈)[16][17] - 直播行业存在HR冲KPI式虚假招聘,实际待遇与宣传严重不符[24] 结构性矛盾根源 - 行业高估就业容纳能力,制造业/服务业实际缺口与毕业生专业错配[15][26] - 高校培养体系滞后,部分本科生"回炉读专科"提升就业适配性[26] - 企业需提升岗位质量,政府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以改善供需结构[28]
00后在养老院,像哄孩子一样哄老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6-28 13:5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550万,其中能照顾失能老人的专业护工更为匮乏,新增老年护理员流失率为40%-50%[44] - 2025年上半年养老看护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29%,但年轻人从业意愿下降[45] - 北京地区应届生进入养老护理岗位工资约5000-6000元/月,主要竞争力在于包食宿[47] - 行业面临"招年轻人难、留年轻人更难"的困境,10位实习生最终仅能留下1位[41][46] 00后护理员群体特征 - 00后护理员需克服"屎尿屁"等生理不适,通过带教老师逐步适应护理流程[21][24][25] - 年轻护理员流动性极高,某院校60余名毕业生仅留存不足10人,12名实习男生仅1人转正[42] - 00后护理员普遍存在心理落差,面对失能老人照护、夜班等场景易产生退缩[45] - 部分优秀00后护理员被纳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8个月即进入"执行院长候选人"序列[38][48] 专业技能要求 - 护理员需掌握翻身、搬运等体力技术,日本71%护工患有腰痛职业病[26] - 需具备处理认知症老人突发状况的能力,如调解争吵、理解肢体语言等[32][34] - 要适应老人缓慢的生活节奏,如喂食流食需30-60分钟/次[31] - 需学习学校未教授的实操技能,如打鼻饲、换尿袋等医疗护理技术[44] 职业发展路径 - 头部养老机构实施五年培养计划,管理者多从实习生培养而来[48] - 护理员晋升通道包括从普通护理员到护理组长等管理岗位[44] - 行业亟需具备成本管控、人力资源管理等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48] - 年轻护理员因执行力强、学习能力突出更易获得晋升机会[38] 社会认知与行业前景 - 社会对养老护理职业存在偏见,普遍视为"伺候人"的低端工作[45] - 行业管理者认为"有00后,养老行业才有未来"[48] - 护理质量核心指标包括老人体味控制与褥疮预防[26] - 随着老龄化加剧,00后护理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7]
供需关系入手 破除“年龄歧视”(专家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6
银发经济现状与挑战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亿 银发群体成为消费市场重要力量 [1] - 银发消费面临隐性"年龄歧视" 影响个体生活质量并削弱内需动力 [1] - 老年消费权保护缺位制约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1] 制度保障与政策创新 - 需通过立法保障老年群体在文旅 体育 购物等领域的平等权利 [1] - 《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包含反歧视条款并明确处罚措施 [1] - 北京"孝心保"构建"政府支持+保险分担+企业参与+组织共担"协同机制 [1] 供需关系调整与产业引导 - 旅行社 健身房等场所因"不挣钱 责任大"排斥老年消费者 [1] - 需通过产业 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创新适老产品 拓宽服务渠道 [1] - 调整供需关系是实现老年消费市场共赢的关键 [1] 服务专业化与标准建设 - 需培养精通老年需求的专业服务队伍 提升旅游领队 养老护理等岗位技能标准 [2] - 应制定老年消费细分领域服务规范 重点解决"强制购物""霸王条款"等痛点 [2] 社区服务与资源下沉 - 推动养老资源向社区下沉 鼓励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2] - 通过公租房优先配租 法律援助等机制实现服务公平可及 [2] 社会观念重塑 - 需树立"老有所享 老有所为"的积极老龄观 构建包容尊重多元的社会认知 [2] - 消除老年消费障碍是市场完善要求和社会文明标尺 [2]
锦秋基金被投公司星尘智能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6-06 21:45
投资动态 - 锦秋基金于2024年领投星尘智能A轮融资 该基金作为12年期的AI Fund 长期聚焦突破性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通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1] 战略合作 - 2025年6月星尘智能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聚焦AI养老机器人研发 多模态数据训练及智慧照护系统落地[2][3]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联合训练基地 Astribot S1机器人将开展常态化驻场测试 协助制定人机协作规范[4] - 双方设立专项工作小组 在技术部署 场景化训练基地共建 运维保障等方面展开计划[5] 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3年《"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场景 2025年广东省政策提出在民政领域拓展"机器人+"行动[6] - 养老场景高度复杂 需将机器人能力建设紧密贴合实际需求 才能实现科技养老[4][7] 技术突破 - 星尘智能开发DuoCore快慢协同系统 使机器人具备「本能反应+深度思考」双智能维度 可应对复杂环境[8] - 采用绳驱传动和仿生关节结构 实现毫秒级延迟与毫米级轨迹精度的肌肉级力控[8] - S1机器人具备类人灵活性与精准性 可完成叠衣清洁等精细任务 并配置三重安全机制[8] 合作价值 -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提供真实场景和专业反馈 星尘智能提供技术支撑 共同打造可复制的"科技+养老"范本[6] - 合作将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场景的落地优化 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6] 发展前景 - 机器人养老尚处早期阶段 星尘智能通过技术自研突破 助力适老化改造与智能化服务[8] - 公司计划以"刚柔并济"技术持续推动养老领域数智化转型[8] 创业支持 - 锦秋基金设立"Soil种子专项计划" 为早期AI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助力创新想法落地[10]
政校企协同为东营养老护理业焕发"朝阳队伍"生机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9:32
行业趋势与人才结构 - 东营市养老护理行业呈现年轻化趋势 40岁以下从业人员占比31% 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达39% [1] - 竞赛选手年龄跨度从"60后"到"00后" 年轻选手占比近四成 反映行业吸引力提升 [1][2] - 代际共融模式显著 资深护理员提供经验支撑 新生代从业者推动服务升级 [2] 政策与教育协同机制 - 东营市通过入职奖补 岗位补贴 职业技能等级奖励等政策组合拳提升职业吸引力 [1] - 市技师学院自2022年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累计培养96名专业人才 采用"订单班""工学交替"等模式 [1] - 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 包括《老年心理护理》《实用养老机构管理》等 并引入日本国际经验 [1] 技能竞赛与行业生态 - 竞赛设置"应急情景模拟"等环节 体现技能迭代紧迫性 46岁选手展现适应能力 [2] - 00后选手带来规范化操作和个性化沟通技巧 为传统照护注入青春活力 [2] - 设立"养老护理员节""慈佑银龄"慈善基金 将职业尊荣感延伸至日常 优秀选手获省级国家级赛事推荐资格 [2] 经验传承与创新融合 - 58岁选手刘文娥将传统照护中的温情沟通融入标准化流程 [2] - 00后选手苏锦秀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竞赛技能带回机构 推动应急救护能力整体提升 [2] - 技能成果通过培训机制转化为机构服务标准 形成"以赛促学 以学促用"良性循环 [2] 长期发展模式 - 构建"引 育 评 用 留"全周期人才生态 应对老龄化挑战 [3] - 政校企协同为行业注入创新活力 形成"政策输血"与"教育造血"双轮驱动 [1][3] - 代际共融与多方联动模式有效缓解人才断层隐忧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3]
全省首个市级养老护理技能大师工作站投用
辽宁日报· 2025-05-16 08:43
行业动态 - 辽宁省首个市级养老护理技能大师工作站正式投入使用 主要开展养老护理技艺传承 难题攻关 技术交流 [1] - 工作站领衔人白雨昕为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护士长 拥有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名 全省金牌 养老护理员高级技师等资质 [1] - 工作站6名驻站成员均为90后 00后 其中5人具有护理学本科学历 全部持有养老护理员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 [1] 业务模式 - 宝石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70%患者为老年人 科室将临床护理与养老护理结合 实现康复效果优化 [1] - 工作站通过传帮带机制培养高技能人才 同时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老年人照护难题 [2] - 培训内容涵盖吸痰护理 轮椅移乘 噎食急救等60余项技能 参与对象包括护士 医养中心人员 长护险护理员及患者家属 [2] 政策支持 - 辽宁省推动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 促进培训 评价 技能提升及产学研融合 [2] - 白雨昕技能大师工作站于2024年1月获批 实训室与攻关室已投入运营 [2]
用青春守护“夕阳红”:更多年轻人投身老年护理事业
新华社· 2025-05-13 06:44
行业趋势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 [4] - 养老服务需求增长带动年轻人投身老年护理行业,近三年有十几位年轻人加入贵阳某养老服务中心 [4] - 老年护理学被确立为护理学的二级学科,推动专业人才培养 [5] 政策支持 - 2024年1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从人才来源、素质提升、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4] 人才培养与实践 - 临床护理专业毕业生通过综合治疗与护理成功帮助80岁老人拔管并恢复行走能力 [2] - 专业护士通过症状识别及时为脑梗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化解危机 [4] - 青年导师将临床经验融入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老年护理案例研讨与实践 [5] 职业发展案例 - "95后"护理人员从医院护士转型养老护理,通过情感交流与专业护理获得职业成就感 [1][2][3] - "90后"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凭借慢性病研究背景,在老年护理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并晋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