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升级

搜索文档
短剧江湖“华山论剑”,“四大门派”谁主沉浮?
36氪· 2025-07-02 08:42
上海电视节余温未散,论坛上的一组震撼数据又在短剧市场投下重磅炸弹:据腾讯视频调研,竖屏短剧年产量已飙升至4万部,制作方年收入达120亿元, 与传统长剧310亿元的差距正快速收窄。 短剧江湖风云再起,刀光剑影间已见真章。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提到,平台已经出现的爆款短剧在通过季播模式持续释放影响力,"第一季火了之后,第二季、第三季的用户热情依然高涨,总时长 甚至超过一部长剧"。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行为——传统横屏长剧覆盖77%用户,竖屏短剧触达61%用户,而38%的用户在横竖屏间自由切换,形成独特 的"双栖生态"。 这些现象无不昭示,短剧产业已从草莽生长迈入精耕细作时代。而在短剧繁荣发展的背后,一场大战正在酝酿。论坛上,各路豪强各显神通: 河马将成品剧保底金额翻倍,分账政策层层加码,更剑指动漫、综艺的短剧化改编;七猫亮出10万+网文IP的武器库,数千万奖金池蓄势待发;腾讯视频 祭出"横屏短剧百万票房后每日加码15%分账"的狠招,针对制作厂牌最高500万阶梯奖励;小红书宣布推出"LOVE·剧场"(情感)、"莉莉丝·剧场"(女 性)、"沙盒·剧场"(科幻悬疑)三大精品短剧赛道,聚焦垂直内容…… 在这场涉及10+平台、数 ...
博纳影业(00133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21:38
电影项目计划 - 2025 年春节档影片《蛟龙行动》剪辑特别版本计划年内上映,四部影片《四渡》《克什米尔公主号》《蛮荒禁地》《她杀》在后期制作中,两部《狂奔的老爸》《少年时代》在内容审查中,两部《人体大战》《村超》在筹备或拍摄中 [1] - 公司储备 20 余个电影项目,涵盖喜剧、动画、历史、动作等题材,未来继续保持对特定题材电影生产,开拓内容多元化 [2] 剧集项目进展 - 反映反舞弊现实题材的都市当代剧《匿名举报》有望年内开机,纯 AIGC 影视作品《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预计年内与观众见面,精品短剧《天罗地网》《非遗手艺人》等有序推进 [2] - 2024 年剧集业务营收 2.78 亿元,《上甘岭》集均收视率 3.315%创台播电视剧收视之冠,发行覆盖 12 个省市及地方卫视频道,获“精品国剧”等多个奖项 [8][9] 市场布局与战略调整 - 全面布局 2000 亿内容市场,拓展电影、长剧集、中剧集、短剧增量空间,通过“精品内容升级 + AI 技术降本”驱动主营业务,发力衍生品开发等增量市场 [2][5] - 秉承“博纳出品,必属精品”方针,保持对特定题材探索,坚守工业化高水平制作标准,推进青年导演计划“博纳新力量”,目标每年推出 3 部青年导演电影 [6] 资金与合规问题 - 2022 - 2023 年间资金占用问题,截至 2024 年末相关款项已全部归还,公司增强合规意识,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3] IP 运营与衍生开发 - 拥有丰富优质 IP 内容,推动影视 IP 跨界融合,构建“影视 + 文旅 + 商业”运营模式,如《传说》《飞驰人生 2》带动文旅,计划加大衍生品开发,探索建立博纳文创空间 [4] AI 应用与发展 - 2023 年底成立 AIGMS 工作室,规划多个 AI 方向,当前 AI 影视作品处于技术验证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保持审慎商业化节奏 [4] - 《传说》制作中利用 AI 深度学习算法解决换脸技术挑战,结合传统技术提升效果 [7] 影院票房情况 - 2024 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 425.02 亿元,同比下降 22.6%,公司影院票房下滑,但院线票房收入和影投票房收入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别位列全国第 13 名和第 7 名 [7] - 实施“减租降租”,优化影院网络结构,精准拓店和推进存量影院效率升级,调改或出清低效影院 [7] 成本管理与资产减值 - 遵循“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审计”原则实施全流程成本管理,保障内容品质同时精准约束成本 [10] - 为应对市场变化,终止部分前期开发影片,缩减部分项目投资规模,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11] 人才培养与激励 - 提供多元化薪酬方案和员工培训计划,2025 年落实员工持股计划长效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梯队为公司发展提供动能 [12] 政府合作与影片排片 - 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政府在政策引导和宣传矩阵等方面给予支持 [13] - 代理发行影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根据影片表现及市场情况考量窗口期排片 [13]
狂飙504亿微短剧行业撞上盗版暗礁,年损200亿如何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01:06
文章核心观点 - 微短剧行业发展迅速但盗版问题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内容生态风险,同时存在内容低质化、同质化问题,需构建版权保护体系并重塑内容生态以实现持续发展 [1][4][11] 微短剧行业现状 - 微短剧凭借“短、快、便”优势迅速走红,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日活跃用户约4亿人 [1][4] - 微短剧行业存在盗版、内容低质化和同质化等问题,盗版使行业年损失超200亿元,约20%用户观看盗版剧集 [1][3][4] 应对盗版问题的举措 - 2025年4月24 - 25日,权威机构和研究会举办研讨会,探讨微短剧行业发展现状和挑战,寻找突破困境的新航道 [2] - 建立以“快速响应 + 多方联动”为核心的版权保护体系,平台应在24小时内完成版权投诉处理并下架侵权内容 [7] - 平台建立完善审核机制,提高审查标准,履行内容安全审核和高危版权过滤责任 [9] - 借鉴YouTube版权保护模式,让创作者与平台合作,平台过滤侵权内容,处理权交还给创作者 [9][10] - 引入欧盟“可信举报者”制度,运用技术追踪侵权者,推动版权保护从事后举报向事前筛查转变 [10] - 成立群体组织帮助维权,整合行业资源开展统一监测、证据收集与诉讼流程,加大宣传和加快立法 [10] 内容生态重塑方向 - 微短剧从粗制滥造向精品化升级,题材和价值表达不断丰富,专业机构和人才加入,AIGC技术提供支持 [11] - 播出平台强化内容安全审核与版权治理,创新与制作方、版权方的合作模式,保障创作者权益 [11] - 微短剧行业进入提质增效阶段,注重内容深度、制作水平和艺术价值,进行IP长期规划与系列开发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