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发展

搜索文档
「低俗」短剧,让多少90后身价过亿?
36氪· 2025-08-02 09:24
暑期档影视行业表现 - 7月下旬暑期档电影票房仅45亿元,为去年同期三分之二 [2] - 长剧《淬火年代》收视率跌破央一底盘,《桃花映江山》口碑未达预期 [2] - 电影市场缺乏继《哪吒2》后的爆款作品提振士气 [2] 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 - 短剧《念念有词》上线5天播放量破10亿,2周破20亿,预测分账收益8000万-1亿元 [3] - 2023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突破370亿元,用户规模超5亿 [5] - 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15亿元(艾媒咨询)或504亿元(公开数据),同比增长约35% [7] - 头部短剧ROI可达10倍以上,50万元成本作品通过分账机制实现高回报 [13] 短剧与传统影视对比 - 短剧年产量达4万部(5万小时),成本不足100万元/部;长剧年产600-700部(7500小时) [19] - 长剧《藏海传》总收入6.3亿元但ROI仅2倍,《国色芳华》因7万平米场景搭建导致ROI降至1.6倍 [13] - 短剧拍摄周期短(如《离婚的亿万富翁继承人》6周完成,成本20万美元),场景简化(80%在单一房间完成) [9][11] 短剧行业生态特征 - 演员薪酬分层明显:一线日薪2-3万元,二线1.5万元,三线8000-1万元 [7] - 制作流程工业化:要求镜头一遍过,主演日均睡眠仅3小时,演员需快速减重适应角色(如2个月减55斤) [28][30] - 剪辑节奏密集:特效/音效组高强度工作,杀青期通宵作业 [32] 传统影视从业者转型 - 导演王晶称短剧拍摄类似80年代香港电影模式,需每集设计强情节 [26] - 演员李若彤、刘晓庆等转型短剧,刘晓庆连续拍摄两部并开拓"银发甜宠"市场 [24] - 编剧转导演案例:原长剧编剧4个月完成20多部短剧,效率提升10倍 [19] 行业争议与挑战 - 部分从业者批评短剧内容低俗化,存在"打擦边球"现象 [22] - 短剧演员面临行业歧视,长剧剧组可能拒收其参演 [22] - 市场存在亏损案例:创业者试水制作半年亏损数百万元 [21] 平台战略调整 - 爱奇艺推出1200万元预算短剧《原罪》,腾讯制作2400万元预算《执笔》 [35] - 盈利模式转向会员免费制,依赖广告植入和会员费 [35] - 政策规范后暴富神话减少,但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34]
短剧江湖“华山论剑”,“四大门派”谁主沉浮?
36氪· 2025-07-02 08:42
短剧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飙升至504亿元,用户规模突破6.6亿[3][34] - 竖屏短剧年产量达4万部,制作方年收入120亿元,与传统长剧310亿元差距快速收窄[1] - 38%用户横竖屏自由切换,形成"双栖生态",横屏剧覆盖77%用户,竖屏剧触达61%用户[3] 四大门派竞争格局 网文平台派 - 代表玩家:红果(月活1.73亿)、河马(月活4100万)、七猫、阅文等[8][10][12] - 核心优势:自有网文IP库(如红果背靠番茄小说+抖音算法)、日更超50部作品、覆盖112细分题材[8][10] - 商业模式:免费+广告为主,红果《好一个乖乖女》、河马《萌宝助攻》等爆款案例[11] 视频平台派 - 代表玩家:抖音(整合短剧版权中心)、快手(日活曾达3亿)、腾讯视频(十分短剧)、爱优腾芒[12][14] - 核心策略:抖音快手靠流量变现,长视频平台押注横屏精品(如腾讯视频倾斜长剧10-20%预算)[14][22] - 代表作:快手《长公主在上》、腾讯《大妈的世界》、优酷《锁爱三生》[12][14][15] 垂类生态派 - 代表玩家:小红书(《痴人之爱》14天播放7500万)、B站、微信、百度[4][16][17] - 差异化打法:小红书聚焦高知女性(联名FIRST影展)、B站深耕Z世代弹幕文化[16][27][28] - 爆款案例:小红书痴人之爱话题2亿浏览、B站《逃出大英博物馆》[4][17] 电商跨界派 - 代表玩家:淘宝(品牌定制剧)、美团(植入外卖红包)、拼多多(看剧得现金)[17][18] - 商业逻辑:淘宝提升带货效率、拼多多增加用户停留时长[17] - 代表作:淘宝《穿越后,王妃坚决捍卫穿衣自由》、拼多多《双面肥妻反击录》[18] 行业三大趋势 合作共赢 - 红果升级"果燃计划"联合芒果TV/爱奇艺,河马开放3000+小说IP库[20] - 百度"百剧计划"联动阅文/爱奇艺,好看视频极速版转型短剧APP[20] 内容升级 - 腾讯视频将"十分剧场"升级为精品短剧品牌,爱奇艺极速版更名微短剧[22] - 芒果TV改编《还珠格格》等经典IP,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23][25] 用户抢夺 - 小红书设百万基金扶持青年导演,B站通过"二创大赛"强化社区粘性[27][28] - 百度计划年产300+部短剧,用女频/男频题材平衡用户结构[30] 商业模式变革 - "IAAP"混合变现(付费+广告)激增148%,广告变现成主要增长引擎[31][33] - 快手关停短剧小程序业务,行业转向保底扶持等可持续模式[31]
短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5-23 16:40
短剧行业市场概况 - 2024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同比增长35%,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规模超650亿元,同比增速36% [4] - 短剧变现模式从付费订阅(IAP)向广告变现(IAA)转变,广告收入占比从24年1月的11%升至10月的50%,成为增长主要动力 [5] - 免费短剧通过信息流、开屏广告等获取收益,用户可通过观看广告换取虚拟货币解锁剧集 [5] 产业链模式对比 - 付费短剧:制作方全权负责制作和投流,平台仅提供渠道,制作方通过高频“创作-投流”循环获利 [7] - 免费短剧:平台主导流量分配,制作方需提升内容质量以适配算法分发,策略转向提高爆款率或产出数量 [7][8] 历史发展路径类比 - 网文行业同样经历付费向免费转型,2018年免费阅读平台(如米读小说、番茄小说)通过广告盈利快速崛起 [9] - 头部免费阅读平台集成混合模式,如番茄小说提供广告解锁内容与付费无广告订阅(最低19元/月) [9] 区域市场供需分析 - 华北、华南、华东等地区供需数据被详细分析,包括供给规模现状、需求现状及供需前景 [13][14][15] - 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策略被重点研究,典型企业案例包括A-E五家公司 [15][16][1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31年短剧市场趋势:政策导向、技术革新、价格走势将被重点关注 [18][19] - 预测期内行业总产值、销售收入、总资产等关键指标将显著增长,具体数值未披露 [19] - “十五五”规划将指导行业目标,涉及战略布局、区域发展及热点问题研究 [20][21] 投资与运营分析 - 2019-2024年行业投资规模数据被统计,但具体数值未披露 [20] - 新进入者需注意的障碍因素及行业运行有利/不利因素被系统分析 [21]
全行业“狙击”红果
36氪· 2025-05-13 13:01
红果短剧的市场表现 - 红果短剧2023年8月上线时小程序短剧市场规模已达40亿[1] - 2025年1月月活用户达1.66亿断层领先第二名河马剧场(3766万)[2] - 距离优酷1.84亿月活仅差0.28亿用不到2年接近优酷十余年积累[3] - 2024年6月单月分账金额突破1亿9月超2亿11月跃升至3亿[9]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采用"免费+广告"模式复刻番茄小说成功路径[4] - 依托番茄小说IP资源实现"火什么拍什么"每月上新1000多部累计1.5万部[4] - 字节算法支持精准获客抖音生态导流形成亿级DAU独立APP[5][6] - 推出签到补贴等激励措施吸引三四线及老年用户[6] 行业生态影响 - 推动行业从IAP向IAA模式转型缓解盗版问题促进行业精进化[7] - 与芒果TV合作推出"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模式[1][10] - 长视频平台集体反击爱奇艺更名微短剧腾讯投入10%-20%预算[8] - 互联网巨头加码百度计划出品300部拼多多补贴翻倍[8] 竞争策略与资源争夺 - 推出"单本保底12万分成20%"政策吸引优质内容[9][10] - 通过"果燃计划"绑定600余家头部制作公司[10] - 与芒果TV共建"果果剧场"专区聚焦IP联动开发[10] - 爱优腾提高分账比例优酷买量投入同比飙升1262%[9] 发展挑战 - 广告收入依赖下沉市场城市中产用户需求未满足[11] - 用户忠诚度低易被竞品爆款内容吸引[12] - 补贴模式存在数据泡沫风险真实内容吸引力不足[12] - 监管压力年初被点名违规2月下架130部短剧[12] 内容生产方向 - 题材覆盖古代权谋都市职场玄幻修仙等多元领域[4] - 爆款剧集《好一个乖乖女》《老千》播放量破10亿[1] - 行业进入精品化阶段需提升剧本服化道等制作标准[10] - 从严审核内容虽影响上新量但利于长期发展[13]
版权剧口碑崩盘 短剧成“吞金兽” 柠萌影视上市3年净亏7亿 拿什么挽救业绩颓势?
新浪证券· 2025-03-31 17: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57亿元,同比下滑46.24%,较上年同期的12.22亿元近乎腰斩 [1][4] - 2024年净亏损1.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14亿元,同比降幅达188.54% [1][4] - 上市3年累计亏损7亿元,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逾百亿元 [2] - 毛利率从2023年的39.4%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16.5% [4] 核心业务长剧集表现 - 版权剧收入5.91亿元,占总营收90%,但同比下滑48.07% [5] - 2024年仅播出3部长剧,总集数91集,较2023年减少25集 [5] - 失去电视台发行渠道,全部依赖网络平台分发导致收入锐减 [5] - 《猎罪图鉴2》豆瓣评分从第一季7.6分降至6.5分,播出时间晚对全年收入贡献有限 [6] - 《半熟男女》豆瓣评分仅4.2分,被批"诈骗式营销",播放量峰值后断崖下跌 [6][8] 短剧业务发展 - 2024年短剧产量6000分钟,同比增长5倍,11部商务短剧收入同比翻倍 [11] - 单部短剧C端充值金额超千万元,达行业头部水平 [11] - 短剧业务尚未盈利,2023年营收仅3220万元,占总营收2.63% [10] - 行业头部公司利润率不足10%,盗版问题导致投流周期从1个月缩短至6-7天 [1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视频平台"降本增效"政策导致高价版权剧收购成为历史 [9] - 免费短剧市场份额从11%飙升至60%,红果等平台主导行业洗牌 [14] - 2024年超六成短剧播放量低于500万,仅4.3%短剧播放量破亿 [14] - 影视行业仍处"寒冬"周期,公司高度依赖版权剧模式前景不乐观 [4][9] 公司战略与市场反应 - 成立短剧厂牌"好有本领",推出《二十九》等代表作但未达预期 [10] - 因中韩合拍剧《溯洄》陷入"文化挪用"争议,最终终止项目开发 [9] - 多次因剧集口碑崩盘和营销翻车引发公关危机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