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FTP)
搜索文档
银行资产配置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动态传导
新浪财经· 2025-10-27 09:24
银行资产配置与债券市场的核心关系 - 银行是债券市场第一大持有主体,截至2025年中持债规模达91.23万亿元,占比超过54% [1] - 银行资产配置行为通过资产负债表传导,深刻影响债券市场的走势与定价机制 [1] - 研究银行资产配置对债券市场的动态传导机制,对解释利率波动和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 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静态联系 - 负债端的存款增长速度、付息成本与流动性指标影响银行配债意愿,存款增速加快、付息成本下降时银行更倾向增配长久期国债和地方债 [3] - 资产端的贷款是银行核心资产,大行倾向扩张贷款,中小银行因竞争劣势更多依赖债券投资以维持收益稳定 [3] - 银行债券投资以利率债为主,占比超过80%,信用债配置兼顾客户关系维护与收益补充 [3] 信贷投放的动态传导机制 - 住户短期贷款同比增速上升后,未来4个月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会持续上行,影响在第2个月达到最大值 [5] - 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速上升通常在8—12个月后推升国债收益率,并在约一年时达到峰值,主要反映房地产需求 [5] - 企业贷款对债券市场的传导力度与持续性不及住户贷款,企业长贷在短期内会推高收益率但持续性不强 [6] 债券投资科目的异质性影响 - 国有大行的FVOCI账户投资占比上升会推动国债收益率下行,且持续两个季度以上,与其政策性职能相关 [7] - 股份制银行对国债影响有限,在国开债上表现显著,投资更具灵活性 [7] - 城商行与农商行因负债成本高,倾向于通过FVOCI与FVTPL账户博取收益,城商行常用信用下沉策略,农商行多采用骑乘策略 [7] 综合结论与政策启示 - 信贷投放顺周期、债券投资逆周期,二者此消彼长,体现银行资产配置的宏观调节功能 [8] - 不同类型银行因负债成本、业务模式与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在债券配置行为上呈现显著差异 [8] - 住户信贷与债市收益率关系更为紧密,显示消费与房地产周期对债市的重要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