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产能瓶颈

搜索文档
波音3200人罢工!美国军工"定时炸弹"被引爆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7:24
罢工事件概述 - 波音公司圣路易斯防务工厂约3200名机械工人发起罢工 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首次[1] - 罢工由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工会第837区组织 涉及F-15 F/A-18战斗机及部分导弹产品生产线工人[1] - 工人投票拒绝波音提出的四年期合同草案 该方案包含20%普通工资增长和5000美元签约奖金[2] 劳资矛盾与行业影响 - 工会认为方案未能回应公平调薪机制与福利保障要求 工人认为未能反映长期付出与重要性[2] - 罢工可能打乱F-15 F/A-18战斗机及MQ-25无人加油机等关键军用装备生产节奏[4] - 此次罢工规模虽远小于去年西雅图33000人罢工 但仍对波音复苏构成新挑战[1] 波音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近期出现回暖迹象 包括缩小财务亏损并与卡塔尔航空签署210架飞机订单[2] - 但安全事故阴影持续 2024年初737 Max发生舱门面板爆裂事故 FAA对其产量施加限制[3] - 深层困境始于2018-2019年737 Max坠机事故造成346人死亡 引发全球监管审查[2] 军工行业结构性矛盾 - 行业面临严重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29%航空航天与防务员工年龄超过55岁[4] - 预计到2026年行业将面临350万名技术工人空缺风险[4] - 新毕业工程师对行业兴趣不足 年轻劳动力偏好薪资灵活且跳槽机会多的行业[4] 产能与人才挑战 - 技术传承乏力严重制约产能扩展 合格工人缺乏威胁美国军事工业基础[5] - 国防工业劳动力问题被认定为结构性长期问题 非短期波动[5] - 疫情期间商业业务受创导致许多负责国防业务的高管离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