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AI
icon
搜索文档
AI与数智技术赋能发展,丰农控股数智生态科技大会在深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0:27
公司动态 - 丰农控股在深圳南山区举办"AI FOR AGTECH2025数智生态科技大会",发布数智农业创新成果与产品体系 [1] - 公司推出5大AI产品:丰农智芯智慧种业、丰农智田智慧农场、丰农智脑农业AI大模型、丰农智链农业智慧产业链、丰农通F2C数智化营销 [1] - 同步启动"丰创繁星"与"丰翼云企"2大计划,前者为1万名农业达人提供流量扶持,后者计划3年赋能100家涉农企业 [2] 技术突破 - 农业AI大模型矩阵深度融合物联网、区块链、AI预测模型技术 [1] - 智慧种业通过DGR种质资源库实现育种全链条数字化串联 [2] - 智慧农场新增作物精准施肥灌溉AI模型和智能农机协同功能,可自动发布农事指令 [2] - 农业AI大模型提供病虫害识别、农事问答服务,未来将开发方言互动功能 [2] 行业影响 - 5大产品覆盖种质资源管理、农场管理到产业链协同全链条,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智慧经营"转型 [1] - 智慧产业链平台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2] - 数智化营销帮助农化企业搭建私域运营体系,实现用户资产沉淀 [2] - 公司战略从"授人以鱼"升级为"共建渔场"模式,构建技术赋能与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 [2] 市场展望 - 联合创始人谭泽鑫提出"中国农业的下一个十年将是科技驱动的黄金时代" [2] - 数智生态升级标志着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技术路径 [1]
丰农控股用AI与数智技术为现代农业解题,发布5大产品矩阵与2大生态计划
36氪· 2025-06-22 10:4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农资电商切入农业产业互联网化与数智化趋势,业务延伸至基地托管、智慧农业、农业教育、产业投资、科技孵化,形成"产品+服务+技术+人才+资本"的生态闭环 [4] - 2014年以"大丰收"切入农资电商赛道,从20余家合作签约扩展至近百家,解决农资行业上下游分散、流通环节冗长痛点 [4] - 2017年构建"线上农技直播+线下田间诊断"融合服务体系,推出"基地托管"服务并孵化天天学农知识付费平台,覆盖农场主需求与农技知识供给 [5] - 2017年设立"甲子启航"基金投资40余家生物农业、智能装备企业,覆盖10大细分赛道,2024年落地"深科港孵化器"提供技术转化全周期服务 [5] - 2021年天天学农开放平台能力与政府共建农民网络培训学院,2024年推出面向城市人群的生活美学课程 [6] 数智化战略升级 - 公司以AI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升级为农业数智化农服平台,发布数智农业生态共建计划 [1] - 推出农业数智生态体系,包含"丰农智芯智慧种业、丰农智田智慧农场、丰农智脑农业AI大模型、丰农智链农业智慧产业链、丰农通F2C数智化营销"5大AI产品,覆盖种业、农场、农民、企业、产业全链条 [7] - 自主研发农业AI大模型融合物联网、区块链、AI预测模型等技术,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智慧经营"转变 [7] - 针对农化企业数智化转型困境,推出"丰创繁星"与"丰翼云企"计划,整合技术研发、流量运营等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8] 业务模式创新 - 基地托管服务拆解为7大环节、16项交付内容与120个标准动作,通过标准化流程解决服务量化问题 [5] - 天天学农从农业职业教育平台转型为乡村振兴内容开放平台,从PGC模式转向"农业小红书"式社交化共创生态 [7] - 通过"孵化+投资"双轮驱动体系支持农业科技企业,联动孵化器与产投基金助力科研团队技术商业化 [5] 行业趋势洞察 - 农业产业正经历科技驱动的黄金时代,数智化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核心手段 [8] - 农技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技术服务标准化是行业关键突破方向 [5] - 农业教育服务生态链需从供给端重构,知识传播模式向社交化共创跃迁 [7]
当 AI 遇见土地:丰农控股七年深耕的 “科技突围”
南方农村报· 2025-05-31 10:34
公司发展历程 - 丰农控股的AI探索始于2017年江西赣州的一场农资推广会,农户关于柑橘黄叶病的提问促使公司转向农业AI研发[10][11][12] - 2017-2024年间构建了从病虫害识别到全产业链管理的数智农业生态,覆盖全国数十万亩土地[6][7][8][9] - 2022年推出数智丰农DAP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47][48][49] - 2024年推出"学农AI助手1.0",2025年升级为"丰农AI问答",累计解答超600万个问题[60][61][62][66] 核心技术突破 - 自研算法实现2秒内完成作物病害识别,准确率达98%[38][39] - 构建涵盖2100种作物的原始数据库,单张图像标注维度超50项[29][31] - 突破机器视觉校正、小样本学习等核心技术瓶颈[37][38] - 开发"铁三角"研发体系:大数据算法+农学知识+农作经验[70][71][72][73] 产品应用成果 - "识农"小程序实现5秒内完成病虫害诊断并给出防治方案[2][3][23] - 南沙火龙果基地应用DAP系统使产期预测误差<1天,节电4.8万元/百亩,溢价超20%[52][53][54][55] - "丰农AI问答"服务20多万用户,成为国内使用量最大的农业AI工具[65][66] - 教育平台"天天学农"拥有6万节课程、100万条知识内容和800万用户[82][83] 数据与生态建设 - 累计采集千万张农业图片数据,构建300多个作物管理方案[84][85] - 建立从智能识别到全产业链管理的AI服务体系,覆盖精准测报、农事决策等环节[87][88][89] - 与中科院、工程院、华南农大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44][45] - 计划在2025年6月21日发布全新数智生态体系及AI成果[93][94] 行业影响 - 将传统农业推入"算法驱动、智能管理"新纪元[8][9] - 开创"手机拍一拍,病害早知道"的农业生产新场景[39] - 通过AI技术解决农户"认知困境"和"决策无道"难题[16][17] -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