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智化
搜索文档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科技日报· 2025-10-21 07:56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印发意见提出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这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 [1] - “十四五”时期农业数智化转型在科研、生产、装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从2021年25.4%提升至2023年27.6% [2] - “十五五”期间需重点突破核心技术自主性不足等六大问题,并从六个方面发力促进转型升级 [5] 农业数智化转型现状 -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由2021年25.4%上升至2023年27.6%,其中养殖业数字化率达35%,大田种植信息化率为26.4% [2] - 2024年海洋智慧牧场市场规模约6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 [2] - 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超10万个,无人机植保作业面积超21亿亩次,累计推广应用北斗终端设备达270万台(套) [3] - 2024年智能农机装备市场规模达118亿元,同比增长122.64%,截至2025年2月已建成1000多个无人农场 [3] - 种植业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设施养殖的肉蛋奶和养殖水产品占比分别达70%和52% [3] - 全国建成超10万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农业农村部累计支持建成34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及116项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 [3]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00多亿元支持智慧农业基建,“高标准农田数字化改造”补贴达30% [4] 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 - 借助前沿技术加速智能品种培育,发挥种业企业主导作用,构建商业化育种机制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5] - 针对种植、养殖、渔业等领域特点进行数智化升级,种植业依托机器人和无人机,畜牧业应用计算机识别技术,渔业推广智能增氧和精准投喂系统 [6] - 发展自主智能农机装备规模化应用,研发集成感知与控制技术的智能农机,促进农机与物联网融合,强化农户操作培训 [7] - 促进设施农业转型,发展新型柔性机器人等精细化工具,建立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使用门槛,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8] - 构建高质量智慧农业数据集,建立数据标准和流通规则,由政府搭建统一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深化隐私计算等技术应用 [9] - 强化智能农业系统应对极端气候能力,试点气候智慧农业示范区,构建灾害快速响应体系,加快环境智能作物育种 [9]
丰农控股用AI与数智技术为现代农业解题,发布5大产品矩阵与2大生态计划
36氪· 2025-06-22 10:4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农资电商切入农业产业互联网化与数智化趋势,业务延伸至基地托管、智慧农业、农业教育、产业投资、科技孵化,形成"产品+服务+技术+人才+资本"的生态闭环 [4] - 2014年以"大丰收"切入农资电商赛道,从20余家合作签约扩展至近百家,解决农资行业上下游分散、流通环节冗长痛点 [4] - 2017年构建"线上农技直播+线下田间诊断"融合服务体系,推出"基地托管"服务并孵化天天学农知识付费平台,覆盖农场主需求与农技知识供给 [5] - 2017年设立"甲子启航"基金投资40余家生物农业、智能装备企业,覆盖10大细分赛道,2024年落地"深科港孵化器"提供技术转化全周期服务 [5] - 2021年天天学农开放平台能力与政府共建农民网络培训学院,2024年推出面向城市人群的生活美学课程 [6] 数智化战略升级 - 公司以AI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升级为农业数智化农服平台,发布数智农业生态共建计划 [1] - 推出农业数智生态体系,包含"丰农智芯智慧种业、丰农智田智慧农场、丰农智脑农业AI大模型、丰农智链农业智慧产业链、丰农通F2C数智化营销"5大AI产品,覆盖种业、农场、农民、企业、产业全链条 [7] - 自主研发农业AI大模型融合物联网、区块链、AI预测模型等技术,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智慧经营"转变 [7] - 针对农化企业数智化转型困境,推出"丰创繁星"与"丰翼云企"计划,整合技术研发、流量运营等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8] 业务模式创新 - 基地托管服务拆解为7大环节、16项交付内容与120个标准动作,通过标准化流程解决服务量化问题 [5] - 天天学农从农业职业教育平台转型为乡村振兴内容开放平台,从PGC模式转向"农业小红书"式社交化共创生态 [7] - 通过"孵化+投资"双轮驱动体系支持农业科技企业,联动孵化器与产投基金助力科研团队技术商业化 [5] 行业趋势洞察 - 农业产业正经历科技驱动的黄金时代,数智化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核心手段 [8] - 农技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技术服务标准化是行业关键突破方向 [5] - 农业教育服务生态链需从供给端重构,知识传播模式向社交化共创跃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