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饮用指南

搜索文档
当三伏天遇上冰镇汽水:这份饮用指南请收好
人民网· 2025-08-18 11:43
核心观点 - 文章提供立秋后科学饮用冷饮的健康指南 强调温度控制 饮用方式和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 以避免身体不适 [1][4][5][6][7][8][9] 饮用温度控制 - 胃部正常温度约37℃ 冰镇冷饮温度多在0-10℃ 直接饮用会导致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和黏膜缺血 可能引发腹痛 腹泻或头疼 [4] - 建议冷饮从冰箱取出后在室温静置片刻 待温度稍升后再饮用 [4] 饮用方式建议 - 避免一口气猛灌冷饮 低温会瞬间冲击肠胃 增加不适风险 [5] - 建议小口慢饮 可先含在口腔前端待接近体温后再慢慢吞下 让身体逐步适应低温 同时控制摄入量 [5] 冷热食物搭配 - 避免边吃火锅 热汤等热性食物边灌冰饮 这种冷热混搭会导致黏膜和血管在高温与低温刺激下剧烈收缩 [6] - 可能引发牙龈敏感 胃痛或消化功能紊乱如恶心 呕吐 [6] - 建议冷热食物间隔1小时以上再吃 给肠胃足够适应时间 [6]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人及心血管病患者肠胃对寒冷刺激耐受力下降 冰饮可能诱发胃部血管收缩 脑血管痉挛 增加心绞痛风险 建议选择常温饮品 [7] - 儿童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过多冷饮易导致消化不良 腹泻 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7] - 孕妇肠胃功能较弱 冰饮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甚至影响胎儿健康 [7] 特殊时刻饮用建议 - 高温剧烈运动后人体体温高 血管扩张 突然喝冰饮易引发胃部痉挛或心血管痉挛 严重时可能诱发心源性猝死 [8] - 正确做法是先休息3-5分钟等心率平稳后再喝 若喝冰饮可先放在温水中静置1分钟回温 再小口慢饮 [8] - 空腹时肠胃黏膜脆弱 冰饮会直接刺激肠胃 引发腹痛 腹泻等不适 建议在饭后1-2小时后再饮用 [8] 健康解暑饮品选择 - 建议自制绿豆汤 酸梅汤等健康解暑饮品 能解暑降温并具有养生功效 制作时可少放糖避免过多糖分摄入 [9] - 市售冷饮如碳酸饮料 冰淇淋通常含有较高糖分和热量 过多饮用可能导致肥胖 血糖升高等问题 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