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酸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动作喝饮料,相当于给水接种细菌
虎嗅· 2025-08-03 18:46
饮料微生物滋生研究 核心观点 - 所有开盖后的饮料(包括矿泉水、茶饮料)均存在微生物滋生风险,其中含乳含糖饮料风险最高 [1][3][4] - 饮用方式直接影响微生物滋生速度,"喝一半组"比"倒一半组"微生物数量增长更快 [11][12][16] - 饮料pH值、营养成分、二氧化碳含量、储存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繁殖的四大关键因素 [20][22][27][29] 实验设计 - 测试12类饮料:3种碳酸饮料、2种含乳饮料、3种果汁、3种运动饮料(糖度4.5-7.8)、4种茶饮料、矿泉水 [7][8] - 设置两组对照:"倒一半组"(机械倒出)和"喝一半组"(口腔接触),样本量分别为20/22 [10][14] - 检测时间点:开盖后第1/3/6/14天 [10] 关键发现 - 微生物检出率TOP5:奶茶(100%)、混合茶(95%)、牛奶咖啡/乌龙茶(91%)、矿泉水(86%)、番茄汁/绿茶(82%) [16] - 矿泉水滋生微生物主因:含可溶性固形物及有机物质(≥50mg/L) [21] - 碳酸饮料抑菌机制:二氧化碳降低pH值(平均pH2.5)、形成高压环境、减少含氧量 [27] 饮料变质影响因素 1. **营养成分** - 含果汁/糖/牛奶的饮料微生物繁殖速度提升200-300% [20] - 低糖饮料(糖度≤4.5)与高糖饮料(糖度7.8)微生物增长率无显著差异 [21] 2. **酸碱度** - pH>4.6的饮料(奶茶/茶饮/番茄汁)微生物数量达10^6 CFU/mL [22][25] - pH<4.6的碳酸饮料微生物数量控制在10^3 CFU/mL以下 [23][26] 3. **储存条件** - 室温(25-30℃)储存6小时可使绿豆汤微生物超标500% [31][33] - 电饭锅保温模式(60-70℃)加速微生物繁殖速度达常温3倍 [32][33] 消费建议 - 即开即饮最优,开盖后冷藏不超过12小时 [37][39] - 避免嘴对瓶口饮用,改用杯子分装可降低50%微生物污染 [11][37] - 现制饮品(奶茶/果汁)开盖3小时后建议丢弃 [35][36]
抓住夏日契机升温“清凉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3
清凉经济市场表现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推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夜间纳凉和消暑旅游等体验型消费迭代升级 [1] - 清凉电器销量大幅提升,黑龙江、辽宁、湖北、吉林、贵州环比增幅达183%、178%、170%、164%、144% [1] - 碳酸饮料、冰淇淋等品类成交量环比增长超75%,清凉眼罩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 [1] 消费需求与供给趋势 - 消费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更注重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和创新功能,愿意支付溢价 [2] - 新技术赋能消费,即时零售和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涌现,防晒伞、瑜伽服造型防晒衣等创新产品热销 [2] - 电商平台加强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带货和体验场景搭建促进消费增长 [2] 产品与场景创新 - 凉席、空调服、风扇服、沙滩鞋、速干衣等产品注重质量、设计和功能升级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新品,平台商家开展即时配送服务 [3] - 上海室内滑雪场带动客流量和周边酒店预订率,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景区漂流和水上乐园提升消费体验 [3] 行业监管与规范 - 建立多元共治监管体系,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和执法协作 [4] - 严格线上销售商品质量监管,确保线上线下同标同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4] - 健全直播带货服务标准,厘清平台、电商经营者和主播责任,提升网购服务体验 [4]
“清凉经济”乘“热”而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9 14:51
清凉经济市场表现 - 空调等制冷电器销量显著增长 京东线下自营门店空调销量同比增长超两倍 全国京东MALL及城市旗舰店空调安装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 [1] - 便携式小家电需求激增 风扇 除湿机 制冰机等电商平台成交额翻倍 义乌太阳能风扇帽海外订单突破50万顶 [1] - 消暑食品饮料消费旺盛 碳酸饮料 冰淇淋等京东成交量环比增长75% 冰粉 果茶等清爽品类成为电商平台热门 [2]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创新 - 夜间消费占比显著 城市60%消费发生在夜间 淘宝闪购数据显示127个城市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倍 [2] - 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景加速形成 各地通过夜游 夜演 夜食 夜购等业态拓展消费体验 [2] 产品技术创新趋势 - 降温产品科技融合加速 智能穿戴空调 石墨烯降温贴 便携迷你风扇等创新产品涌现 [3] - 供给端精准匹配需求 厂商通过新材料 新设计升级传统日用品 解决高温消费痛点 [3] 政策与产业发展方向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各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扩大优质供给 推动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 [4] - 产业向智能化发展 鼓励企业技术研发 促进清凉经济多元化 可持续发展 [4] - 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清凉经济突破季节性限制 衍生新业态新模式 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4]
一分钟了解日本|日本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日本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 2010-2023年日本饮料行业产量年复合增速为1.8% 目前处于量价同升阶段 [1] - 生产端分为三个阶段:1945-1979年起步期以碳酸饮料和果汁为主 1980-1999年快速发展期茶饮和咖啡崛起 2000年至今成熟期以茶饮和矿泉水为主 [1] - 消费端特征呈现阶段性演进 但具体特征未在文中展开 [1] 行业历史发展阶段 - 1945-1979年为行业起步期 碳酸饮料和果汁是主要产品类型 [1] - 1980-1999年进入快速发展期 茶饮和咖啡品类开始快速扩张 [1] - 2000年后行业进入成熟期 产品结构转向茶饮和矿泉水为主导 [1] 数据来源 - 行业数据引用自日本清凉饮料协会统计 [1] - 研究内容基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年4月9日发布的《东京酒水图鉴3》研究报告 [4]
内蒙古大窑饮品或将易主,美国KKR成潜在新东家?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26
股权架构调整传闻 - KKR公司对远景国际股权的收购案已获得无条件批准 审批流程于7月4日完成[1] - KKR新设主体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计划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1] - 远景国际2024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关联公司在中国经营饮料业务 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1] - 远景公司注册董事名为"WANG,QINGDONG" 与大窑汽水董事长王庆东拼音一致[1] 市场份额与行业格局 - 远景国际2024年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介于5%~10%[2] - 碳酸饮料市场前两大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合计占据近九成份额[2] - 大窑2024年市场份额2.42% 位列第三[2] - 2025年1-4月碳酸饮料线下市场整体下滑 但大窑份额从2023年2.28%提升至2024年2.42%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2.64%[4] 公司运营与财务数据 - 大窑饮品运营主体大窑嘉宾饮品股份无外资股东背景 王庆东持有67.984%股份[4] - 公司源自内蒙古 总部设于呼和浩特 2023年营收突破32亿元[4] - KKR管理资产规模6640亿美元(约4.83万亿元人民币)[6] 潜在收购影响 - 若KKR成功入主大窑饮品 将为该国产饮料品牌注入新活力并带来发展机遇[6]
市场份额增长,大窑却“被卖”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7 21:25
收购传闻 - 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股权的案件已通过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审结时间为2025年7月4日 [2] - 远景国际于2024年在开曼群岛成立,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从事饮料业务 [4] - 远景国际2024年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占比达到5%~10% [4] 大窑饮品与远景国际的关联 - 远景国际注册董事名为"WANG, QINGDONG",与大窑汽水董事长王庆东拼音拼写高度雷同 [4] - 大窑饮品2024年碳酸饮料市场占比2.42%,是唯一接近远景国际市场占比的国产饮料品牌 [4][5] - 大窑饮品运营方大窑嘉宾饮品股份目前无外资股东,王庆东持股67.984% [5] 碳酸饮料市场表现 - 2025年前四个月碳酸饮料线下市场整体下滑 [6] - 可口可乐在华装瓶合作伙伴中国食品与太古可口可乐2024年相关产品销量均下滑 [7] - 大窑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3年2.28%,2024年2.42%,2025年上半年2.64% [8] 市场格局 - 2024年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占比60.28%,百事可乐29.37%,大窑2.42%排名第三 [4] - 若收购完成,大窑可能不再被视为国货品牌 [9]
KKR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股权获批,后者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从事饮料业务
快讯· 2025-07-16 19:10
收购交易 - KKR公司通过其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的股权 [1] - 该收购案已于2025年7月4日办结 [1] 目标公司业务 - 远景国际有限公司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 [1] - 2024年在中国境内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为5-10% [1] 市场传闻 - 此次收购让外界联想到此前KKR被曝收购大窑饮品的传闻 [1] - 大窑饮品方面表示目前不便评论相关事项 [1]
美国私募KKR收购国内一碳酸饮料公司85%股权案公示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02
交易概况 - KKR通过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股权 [3][4] - 目标公司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 [3][4] - 交易前目标公司由自然人全资持有并单独控制 交易后KKR取得单独控制权 [3][4] - 目标公司2024年在开曼群岛成立 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 [4] 公司背景 - KKR成立于1976年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投资业务 [4] - KKR最终控制人为KKR管理有限合伙 关联实体从事投资业务 [4] - 大窑饮品由大窑嘉宾饮品100%控股 实际控制人王庆东持股67.984% [4] 市场信息 - 目标公司2024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为5-10% [4] - 大窑饮品定位"大汽水喝大窑" 在餐饮渠道发展迅速 [5] - 大窑饮品产品线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 [5] 公司表态 - 大窑饮品曾对KKR收购传闻回应"不予置评" [4] - 大窑饮品常务副总表示公司是百分百民营企业 无外部融资 [5] - 公司选择资本方看重长期看好和资源支持能力 [5]
食物的鲜艳色彩都是从哪来的?
虎嗅· 2025-07-10 13:13
食品色素行业概述 - 视觉要素"色"在中华饮食文化三重感官评判标准中居首,与现代心理学结论一致[5] - 心理学实验表明相同食物外观更好看时消费者味觉体验显著提升,颜色偏淡或外形不整洁会被评为"不新鲜"[6] - 现代食品工业中色素不仅用于装饰,更作为味觉引导语言(如草莓味糖果用红色)[7] 合成与天然色素分类 - 中国允许使用11种合成色素(柠檬黄、喹啉黄等)和数十种天然色素(茶黄色素、二氧化钛等)[8][9][10] - 二氧化钛(编号171)含10%-50%纳米级颗粒,欧洲2022年8月起禁用但英国仍允许使用[14][15] - 2022年美国消费者起诉玛氏公司彩虹糖二氧化钛含量超标,但符合FDA干重1%以下标准[13] 天然蓝色色素突破 - 2021年科学家从紫甘蓝中分离出仅占5%含量的P2花青素,通过酶促转化实现天然蓝色色素量产[19][20][21] - 该技术需对特殊酶进行定向改造,已能稳定制备亮蓝和绿色着色剂[25] 结构色技术应用 - 瑞士ETH团队开发无添加剂虹彩巧克力,利用表面纳米结构产生结构色(类似蝴蝶翅膀光学效应)[28] - 日本企业将结构色技术应用于"Morphotex"织物,完全无需染料[29] 可食用装饰材料监管 - 美国FDA允许使用含糖/阿拉伯树胶/云母基珠光颜料的可食用闪光剂,但需明确标注成分[32] - 中国禁止金箔用于食品生产,所有装饰材料必须符合GB 2760食品添加剂清单[34][35][36]
清凉经济带火夏日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1
清凉经济整体表现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带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消费市场呈现多个亮点 [1] - 防暑刚需产品如空调、防晒用品持续放量,体验型消费如夜间纳凉、避暑旅游不断升级迭代 [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要求提升,愿意为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及创新功能支付更高价格 [1] - 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涌现,电商平台与品牌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体验场景搭建带动消费增长 [1] - 碳酸饮料、冰淇淋成交量环比增长超75%,清凉眼罩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 [1] - 消费者从关注降温饮食转向注重口味口感、运动场景和热量负担 [1] - 促销力度强、优惠幅度大的商品更受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青睐 [1] 旅游及体验型消费 - 避暑旅游热度攀升,呈现短途高频、长短结合特点 [2] - 夜间纳凉活动如夜市、啤酒节、音乐节密集推出,带动餐饮、娱乐消费增长 [2] - 体验型消费丰富了夏日生活,推动文旅、餐饮、娱乐等行业热度升高 [2] 行业影响 - "清凉经济"为消费市场带来强劲增长动力,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 - 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有望带火更多夏日专属消费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