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

搜索文档
小暑养生做好这三点 助你安然度夏
每日商报· 2025-07-08 11:13
小暑养生要点 - 小暑节气预示炎夏来临,高温湿热将持续[1] - 养生重点在于防暑降温、养心健脾、祛湿清热[1] - 外出需使用遮阳帽、防晒口罩、太阳镜等防护用品[1] - 室内应合理使用空调风扇,保持温度适宜和空气流通[1] - 及时补充水分,推荐饮用温开水和淡茶水[1] 饮食调理建议 - 推荐食用健脾食物如扁豆、山药[2] - 赤小豆和薏米是祛湿经典组合,可煮粥煲汤[2] - 清热解暑推荐西瓜、冬瓜、丝瓜等瓜类食物[2] - 冬瓜可祛湿消肿,苦瓜能清心火解暑热[2] - 盛夏可饮用绿豆汤、荷叶汤、莲子百合粥[2] 养心健脾方法 - 保证充足睡眠,建议午休30分钟左右[1] - 保持心情平和愉悦,避免情绪大起大落[1] - 可通过听音乐、冥想、静坐等方式静心[1]
香起来 蚊虫绕道走
北京青年报· 2025-06-30 09:09
香草防蚊 "蛙声阵阵,蝉鸣声声。"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登场了。夏至时节,骄阳似火,雨水频繁,人体皮肤 外露的时间明显延长,日晒损伤不说,蚊虫叮咬也令人不堪其扰。今天,中医科与皮肤科的医生就为大 家准备了一份护肤防蚊指南,请注意查收。 此外,还可外用炉甘石、薄荷脑、苯海拉明等止痒剂。若红肿明显,可适当冰敷,外用中效或弱效 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不过,若是局部有水疱或破溃,或者出现发热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但最重要的提醒就是, 不要搔抓刺激。 食香养生 夏至属"火",苦味食物有助降火。此时节,饮食配合苦菊、生菜等凉拌蔬菜,或饮用荷叶粥、绿豆 汤,能从内调节湿热体质。苦菊的微苦可清热泻火,生菜富含纤维助脾胃运化湿浊,荷叶粥借荷花的清 芳之气升发脾胃阳气,绿豆汤则是经典的解暑佳品。 夏季食物水分大,纤维含量高,而且很多自带芳香,清爽可口,就如同体内的"灭火剂",当湿热之 邪随尿液排出,人体不再成为吸引蚊虫的"湿热温床",自然也能减少叮咬困扰,让您安度盛夏。 古人有用香囊驱邪避秽的智慧,至今仍具妙用,可随身携带或放置居室中。取藿香、佩兰各10克, 橘皮、薄荷、豆蔻、丁香各5克,装入透气布袋 ...
高温天来袭,这份避暑纳凉攻略请收好!
央广网· 2025-06-25 20:54
高温天气预防中暑 - 高温天气预防中暑需从"衣食住行"方面注意 穿衣选择轻薄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 避免紧身深色衣物 外出携带遮阳伞帽 涂抹防晒霜 [2] - 饮食方面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饮水量 出汗多时补充含盐电解质溶液 适量食用西瓜西红柿苦瓜等果蔬 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食品 [2] - 起居方面保持规律作息 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 [2] - 出行方面减少室外劳作和户外活动 避开日照强烈的11点至15点 长时间外出建议备防暑降温药物 [2] 中暑症状识别 - 先兆中暑症状包括头昏疲乏耳鸣心悸恶心口渴胸闷注意力不集中 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37.5℃ [3] - 轻度中暑症状体温38℃以上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而快 [4] - 重症中暑症状体温超40℃ 皮肤干燥无汗 严重者昏倒或痉挛 [5] 中暑紧急救治 - 出现先兆中暑症状需尽快脱离高温高湿环境 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饮用淡盐水或含盐功能性饮料 用凉毛巾擦拭降温 [6] - 常见防暑药物包括藿香正气水金银花颗粒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 需注意酒精过敏者避免使用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 不与头孢类抗生素同用 [6] -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6] 慢病患者防暑要点 - 慢病患者需主动多次适量饮水 不要等口渴才喝 疾病限制饮水量或服用利尿剂者应咨询医生合理饮水量 [7] - 减少剧烈运动 充分休息 必须锻炼时安排在一天较凉爽时段 [7] - 通过餐食饮品补充电解质 低盐饮食者需咨询医生 [8] - 与家人邻里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取帮助 [8]
夏至已至,一年养生正当时 做好这几点,让你整个夏天元气满满
每日商报· 2025-06-23 10:05
夏至养生核心观点 - 夏至是阳气最旺盛、阴气最衰弱的时期,养生重点是健脾祛湿和保护阳气 [1] - 夏至过后天气炎热潮湿,人体易受暑邪、湿邪侵袭,需注意饮食和运动调节 [1] - 养心安神是夏季养生重点,需保持情绪稳定以防心火过旺 [2] 饮食养生 - 饮食应尽量清淡,可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苣、芥兰等以增长心气,但不宜过量 [1] - 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乌梅、绿豆汤等消暑,但应常温食用避免损伤胃肠 [1] - 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 [1] - 梅雨时节湿气较旺,可食用健脾祛湿食物如薏仁、芡实、茯苓、荷叶等 [1] 运动养生 - 选择清晨(不宜早于6时)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 [1] - 避免大汗淋漓,运动后切勿立即用冷水洗澡 [1] - 运动后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补充水分和盐分 [1] 阳气保护 - 避免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风扇,大量饮用冷饮或吃寒凉食物以免损伤阳气 [2] - 可通过适当晒太阳、艾灸等方式补充阳气 [2] 情绪调节 - 夏季与心相应,需重视养心,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烦躁不安 [2] - 可通过听轻音乐、静坐、练瑜伽、闭目养神等方法调适心情以防心脑血管疾病 [2]
中暑发热,吃退烧药管用吗?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3:42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张尼)近期,多地迎来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达40℃以上,一不 小心就可能中暑。 出现中暑症状后,千万不要做这几件事! 中暑的发病顺序 怎样辨别中暑? 1.如果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有时也可伴有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有可能是中暑先兆; 2.如果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可能是因为钠盐丢失引起的热痉挛; 3.如果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等症状,或伴有眩 晕、晕厥等症状,可能是因为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 如何预防中暑? 1.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运动或者生活,当室温超过32℃或者室内湿度超过 60%,建议每30分钟休息5~10分钟,同时要注意补水,劳逸结合; 2.及时补水,特别是含有盐分的淡盐水; 3.清淡饮食,如果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抽烟喝酒,容易导致湿热体质,更容易发生中 暑; 4.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比如绿豆汤、绿茶、西瓜等; 中暑发病顺序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状态就是 ...
夏天到了,我们为你准备了 10+ 个好做又好喝的解暑甜品
36氪· 2025-05-16 15:47
清凉饮品制作框架 - 饮品制作分为A类(固体水果)、B类(液体)、C类(需加工食材)三大基础分类,通过组合可创造多样化配方 [5] - B类液体(牛奶/茶饮/椰汁等)是核心基底,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类别搭配均可形成完整产品 [5] - C类食材需预处理,包括西米需沸水煮至透明[2]、白凉粉按1:30比例煮沸冷藏[4]、吉利丁需50-60℃溶解后冷藏定型[8][10] 核心配方技术 - 凝固剂应用差异:白凉粉成品较软适合糖水搭配,吉利丁定型性强适合造型甜点[10] - 冷萃茶技术采用1:200茶叶冷水比例,冷藏4小时可保留清爽风味[16] - 酒精果冻通过分步添加法(15ml热酒溶解吉利丁+135ml冷酒)保留酒精浓度[53][55][58] 热门产品配方 - 水果基底组合:芒果西柚西米椰奶采用A+B模式,含10g西米+150ml混合乳制品[29][32] - 创新茶饮:冰糖雪梨菊花膏将500g梨汁与白凉粉结合,冷藏后形成便携固体饮品[31][34][37] - 分层甜点工艺:千层糕每层需15分钟冷藏定型,咖啡/椰子水按3勺量交替堆叠[73][77][78] 特色加工方法 - 气泡水自制:30ml风味糖浆+330ml苏打水为基础公式,可衍生白桃/青柠/杨梅等变体[21][22][24][26] - 养生食材处理:桃胶皂角米需12小时浸泡后分阶段炖煮,搭配玫瑰冻形成复合口感[84][86][88] - 模具创新应用:西瓜碗直接利用果壳容器,结合西米凉粉实现造型与功能统一[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