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污降碳协同效益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发布报告 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为修订提供科学参考
经济网· 2025-10-27 15:43
10月24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北京举办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标准引领 健康驱动"为主题的 2025中国蓝天观察论坛,现场发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最新成果《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研究系列报告》,包括《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达标路径分析》《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 的经济影响评估》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国际案例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新标准情景 下的达标路径、减污降碳协同效益与宏观经济影响,并提供全球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的动态与国 外实践,可为我国迈入新标准阶段提供科学参考。 据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空气质量项目总监张伟豪介绍,在WHO发布新版《全球空气质量指南》 对包括PM2.5在内的多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指导值和过渡目标值进行调整后,美国与欧盟紧随其后,在 2024年先后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并发布新标准,分别将PM2.5年均浓度限值收紧至9μg/m3和 10μg/m3。本研究围绕标准修订的触发因素、制度与决策流程、科学评估框架、成本效益评估等内容, 对美国和欧盟的实践展开深入分析,并探讨共性与差异,可为我国乃至更多其他国家完善自身标准体系 提供有益借鉴。 编辑:孙庭阳 "随着 ...
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为修订提供科学参考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19:21
论坛背景与核心成果 -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团队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系列报告》,包括达标路径分析、经济影响评估和国际案例研究三份报告 [1] - 研究成果旨在为我国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订工作提供科学参考,该标准于2016年全面实施,2022年启动修订 [1] - 国务院2023年11月发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启动标准修订研究工作 [1] PM2.5标准修订的必要性与目标设定 - 全国整体PM2.5年均浓度已连续五年达标,达标城市比例突破70%,现行标准限值对已达标城市的引领作用减弱 [3] -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将PM2.5年均浓度指导值由10μg/m³收紧至5μg/m³,使中国现行限值相形偏高 [3] - 研究报告提出将PM2.5年均浓度限值修订至25μg/m³,该数值既是“美丽中国”2035年目标,也符合世卫组织第二阶段过渡目标 [4] 分阶段达标路径与关键措施 - 报告建议“分阶段、分区域”的达标路径:到2030年,全国339个城市和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平均值可率先达到25μg/m³目标限值 [4] - 到2035年,通过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的浓度平均值也有望低于目标限值 [4] - 实现路径需聚焦能源、产业与交通三大领域的结构调整措施,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交通清洁化 [5] 标准修订的经济影响评估 - 研究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四类标准修订情景,包括2030年与2035年分别实现20μg/m³和25μg/m³目标的情景 [7] - 实施更严格标准短期内会对经济产生压力,主要源于污染减排支出增加和生产性投入挤出 [7] - 但中长期能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转型,表现为高污染行业产出下降、清洁能源占比增长 [7] 成本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 - 成本效益分析表明,尽早发布并实施更严格标准具有更显著的净效益,健康效益随政策力度加大呈加速增长趋势 [8] - 报告建议通过技术改造补贴、环保设备投资抵税等方式降低企业减排成本压力 [8] - 建立差异化成本分担与效益共享机制,对减排任务重的地区和行业给予转移支付 [8] 国际案例比较与借鉴 - 美国和欧盟在2024年先后完成标准修订,分别将PM2.5年均浓度限值收紧至9μg/m³和10μg/m³ [10] - 美国依据高度制度化的五年审查机制进行修订,欧盟修订更多由宏观战略与国际共识驱动 [11] - 美国采用以健康影响为核心的评估体系并明确排除经济成本考量,欧盟则依托兼顾多重影响的综合评估框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