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00后AI明星初创Cluely CEO谈传播:初创公司死于无人发现
搜狐财经· 2025-11-16 00:51
创业哲学核心 - 创业公司的核心策略是“传播大于产品”,将病毒式传播视为获得初始用户和关注度的首要任务 [4][5][6] - 成功的营销需要结合两种类型:Funnel顶端的营销(让人知道“我们是谁”)和Funnel底部的营销(让人“立刻下载或购买”)[14][15] - 对于大多数初创公司而言,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产品不好,而是“没人发现它们”,因此应将重心放在分发与传播上 [26] 营销策略与方法 - 在社交媒体时代,要被看见就必须“与众不同”,通过制造争议性和病毒式内容来吸引注意力 [10][11] - 营销内容需要适应不同平台的特性:Twitter(X)依赖标题和文字,视频第一帧至关重要;而Instagram和TikTok则更注重视频本身是否足够吸睛,标题反而不重要 [37][38] - 有效的传播需要持续产出大量内容,而非仅依靠单条爆款,内容量是维持热度的关键 [34] 产品开发与用户反馈 - 公司采用“先发布、再补产品”的策略,通过早期发布一个“几乎不能用”的产品吸引初始用户,让真实用户帮助发现和定义最有价值的使用场景 [23][24] - 产品上线后留存率提高了3倍,但未透露具体基线数值 [21] - 真实用户反馈促使产品方向从宽泛的AI助手收敛到聚焦于“专业会议场景” [24][25][26] 行业对比与案例分析 - OpenAI被视为成功实施类似传播策略的案例,通过Sam Altman发布关于AGI的模糊预告来制造恐慌和引发媒体传播 [32] - 与OpenAI相比,Anthropic在制造争议和内容产出量方面“还远远不够”,导致其月活用户数存在明显差距 [33][34] - 在极端情况下,强大的个人影响力(如Mr. Beast)本身就能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传播分发的红利是巨大的机会 [27] 公司现状与未来规划 - 公司增长“超出了预期”,但拒绝公开具体的营收和用户数据,以避免被竞争对手分析和攻击 [16][19] - 未来战略规划取决于AI模型的发展路径:如果模型性能停滞,公司将专注于成为最好的AI会议记录工具;如果模型性能爆发(如GPT-7级别),则定位为未来智能工作界面的先驱 [41][42] - 营销运营已实现体系化,可以将具体的营销渠道运营工作交给团队,从而让创始人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产品打磨上 [26][28]
深度|00后AI明星初创Cluely CEO谈传播:初创公司死于无人发现
Z Potentials· 2025-11-15 22:26
创业哲学核心观点 - 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传播和分发能力,而非单纯依赖产品,“传播大于产品” [5][8] - 普通创业者最应优先学习的是如何让人看到自己,而非听信亿万富翁“专注产品就行”的建议 [8][49] - 初创公司失败的主因往往是“没人发现”,而非“产品不好” [29] 创业起点与意识觉醒 - 早期B2B项目因缺乏病毒传播性而失败,促使创始人转向思考如何制造“最炸裂的LinkedIn帖子” [6] - Interview Coder项目通过一条帖子获得约一百万浏览量,验证了病毒式传播的可行性 [6][7] - 从五岁起就开始研究“如何获得注意力”,天生擅长创造差异化内容吸引眼球 [9] 创业营销策略 - 社交媒体环境已极端化,要脱颖而出必须“与众不同”,内容需要越来越疯狂 [14] - 营销分为两类:Funnel顶端的品牌认知营销与Funnel底部的转化营销,两者需结合但存在冲突 [18][19] - 成功的营销需要预见他人引用转发内容时的反应,“愤怒的声音”最响亮但非唯一有效方式 [45] - 线上声誉观念已过时,世界正朝着极端、真实、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7] 公司运营与产品发展 - 公司增长速度超出预期,但并非“史上增长最快的公司” [20][22] - 产品留存率自上线以来提高了3倍,但未透露具体基线数值 [24][25] - 采用“先上线、后补产品”策略,早期产品几乎无法使用,通过真实用户反馈发现核心应用场景为专业会议 [26][27][28] - 现已能将营销渠道运营工作交给团队,创始人可更专注于产品 [29] 不同平台的传播逻辑 - Twitter(X)是文字和标题驱动的平台,标题和视频第一帧至关重要,用户平均滑动速度快 [41] - Instagram和TikTok是视频驱动平台,用户有约3秒停留时间,标题不重要,视频的吸睛程度是关键 [42] - 平台对应不同“意识层级”:TikTok/Instagram用户处于低意识状态,易被情绪触发;Twitter用户意识层级更高,更适合B2B或复杂产品 [43] 行业案例与竞争对手分析 - OpenAI通过Sam Altman发布模糊的AGI预告制造恐慌和流量,是“用愿景卖产品”的玩法 [35][36] - Anthropic虽也制造争议,但内容产出量远不够大,月活用户数与OpenAI差距明显 [37][38] - 真正的内容制造机如Andrew Tate、Donald Trump,其成功关键在于远超他人的内容产出量和差异化策略 [38][40] 未来战略与行业展望 - 公司战略取决于AI模型发展:若模型性能停滞,则聚焦成为最好的AI会议记录工具;若模型爆发(如GPT-7级),则定位为未来智能工作界面的先驱 [47][48] - 在AI工具领域,AI会议记录是少数能让用户“确实感受到价值”的高潜力应用品类 [47] - 成功者的“专注产品”故事存在幸存者偏差,大量失败案例的教训是应更早重视营销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