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ely

搜索文档
Cluely硅谷爆火的另一面:功能被狂喷,增长渠道成谜?
虎嗅· 2025-07-10 14:29
公司概况 - Cluely是一款能绕过录制软件检测、在屏幕上显示面试答案的AI辅助工具,定位为"Cheat on everything"(在一切事情上作弊)[1][2][20] - 创始人Roy Lee原为哥伦比亚大学大二学生,因开发该工具通过亚马逊、Meta等公司面试后被举报作弊退学,随后与同学Neel Shanmugam共同创立公司[2][3][4] - 公司近期获得a16z领投的1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1.2亿美元,曾拒绝马斯克10亿美元收购要约[11] 产品与技术 - 核心功能包括实时回复建议、信息总结及隐藏式显示,但实际测试显示存在反应延迟、音频故障等问题[9][13][16] - 产品形态为本地客户端,依赖官网下载,无App或其他分销渠道[38] - 竞品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开发了反Cluely工具Truely,可检测通话对象是否为真人[18] 市场营销策略 - 创始人主张摒弃传统广告投放和SEO,强调通过争议性短视频内容实现病毒传播[6][7] - 具体措施包括开设1万个TikTok矩阵账号,但实际账号粉丝数多在几十至几百区间[49][50] - 营销效果存疑:官网日访问量峰值15万(a16z投资官宣次日),此前日均仅5万,主要流量来源为Twitter(占60%)而非宣称的Instagram/TikTok[39][40][48] 行业反响与争议 - 投资机构a16z看好其"造势突围"策略,但YC CEO Garry Tan等业内人士公开抵制[8][21][22] - 用户反馈两极分化:Reddit上大量咨询使用场景的帖子与功能吐槽并存,主流科技公司疑似封杀该工具[50][52][53] - 舆论批评集中于产品实际效果与道德争议,a16z专访视频获4万浏览但差评率达90%以上[28][29][30][34] 运营数据 - 官网访问量地理分布显示30%流量来自印度,与主攻美国市场的定位存在偏差[43] - 对比竞品ZeroGPT(日均50万访问量),Cluely流量规模显著落后[39] - 主要流量入口为设计类网站land-book,社交媒体导流效果未达预期[46][48]
刚刚,为对抗哥大退学生开发的AI作弊器,哥大学生造了个AI照妖镜
机器之心· 2025-07-09 12:23
Cluely AI工具 - Cluely是一款AI桌面助手,能够以透明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监听和录制会议内容,代替用户接受采访或参加会议 [1] - 该工具由Roy Lee和Neel Shanmugam共同创办的创业公司开发,被称为"人生作弊器" [1] - Roy Lee宣称该工具"杀死了9个行业",相关宣传推文获得超过293万查看次数 [2] Truely反作弊工具 -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Antonio Li和Patrick Shen开发了反Cluely工具Truely,用于检测通话对方是否为真人 [4] - Truely通过检测对方设备上的进程标识符(PID)来识别Cluely进程,发现后会发送警报信号 [7] - 工具核心功能包括实时进程监控、自动加入Zoom会议、发送聊天警报等 [9] - 使用Truely需要对方安装特定应用,过程较为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 [8] 市场反应 - Truely获得积极反馈,有用户称赞开发者"坚守正直" [10] - 有评论建议该工具在工作场所和学校有广泛应用前景 [11] - 开发者表示这只是一个小项目,未来发展方向尚不确定 [11] 法律争议 - Cluely向安全研究者Jack Cable发出DMCA申请,要求删除其公布的逆向工程提示词 [14] - Jack Cable批评Cluely对研究者发出法律威胁,希望公司能更开放 [15] - 相关提示词在GitHub上仍有备份可供研究 [17] 行业影响 - Cluely的成功引发市场关注,催生反制工具Truely的出现 [3] - 两款工具分别代表了AI应用的创新和监管需求 [4][7] - 该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会议和通讯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引发的伦理争议 [1][4]
「AI 作弊产品」Cluely 创始人 Roy Lee:别再迷信 PMF 了,先传播才是王道
Founder Park· 2025-07-07 20:08
公司概况 - 创始人Roy Lee因开发面试作弊AI工具被哥伦比亚大学停学,后将工具商业化成立Cluely公司[1] - 公司采用激进营销策略,以"cheat on everything"为宣传语,公开承认使用产品通过亚马逊技术面试[1] - 公司累计获得a16z等风投超过1500万美元投资,产品ARR达700万美元[3] - 被描述为"硅谷最炙手可热但充满争议的创企"[4] 营销策略 - 主打病毒式传播,在X、LinkedIn、Instagram等平台生产大量争议性内容[4] - 采用"高产量、高争议"的TikTok内容策略应用于更保守的平台,利用算法红利实现爆发增长[9] - 仅花费2万美元制作短视频即达到传统营销数百万美元的效果[20] - 公司员工分为两类:行业顶尖工程师和拥有10万+粉丝的创作者[20] 产品开发 - 首创"半透明AI覆盖层"交互形态,认为这将成为未来AI产品标准[24] - 采用"先传播后开发"模式,用户行为数据直接指导产品迭代方向[21] - 产品第一行代码在10周前完成,总浏览量已突破10亿[21] - 从面试作弊工具原型起步,获得2.5亿次曝光后扩展为通用工具[21] 行业趋势 - 认为Z世代创始人将取代千禧一代成为主流,更懂流量和传播逻辑[18] - 预测公司形象将从"专业乏味"转向"真实有趣",争议性内容将成为常态[28] - 强调"产品传播能力"是稀缺资源,算法偏爱争议性内容但多数创作者不敢尝试[17] - 提出"完全透明、极度有趣"将成为新的企业文化标准[29] 运营模式 - 通过外包60+创作者按条计费生产内容,实现低成本高传播效果[20] - 发布未完善产品视频测试市场反应,根据数据快速迭代功能[23] - 在正式发布前通过大量造势内容建立用户认知和期待[24] - 强调真实感是核心护城河,公司内容策略追求"完全不像广告"[26]
速递|00后亚裔AI笔记Cluely上线一周ARR飙至700万美金,开源竞品Glass突袭
Z Potentials· 2025-07-04 11:56
公司业绩与增长 - 公司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在一周内从300万美元飙升至700万美元 [1] - 公司已实现盈利 增长势头来自消费者和企业客户 [1] - 与一家上市公司签约 年度合同金额翻倍至250万美元 [2] 产品与技术 - 产品利用AI分析在线对话 提供实时笔记 上下文解读及提问建议 [1] - 企业版产品增加团队管理和额外安全设置功能 [2] - 商业应用场景包括销售通话 客户支持和远程辅导 [2] - 实时笔记功能是最大亮点 区别于竞品的会后生成模式 [3] 市场竞争 - 竞品Pickle推出开源免费产品Glass 功能高度相似 [3] - Glass项目已获850多个星标和近150次分叉 显示开发者社区兴趣 [3]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曾因开发软件工程师面试作弊工具被大学停学 [1] - 最初营销口号为"在一切事情上作弊" 后调整为"你所需的一切 未问即达" [2] - 获得Andreessen Horowitz等顶级风投支持 [2]
扬言将杀死9个行业,21岁小哥又开发人生作弊器,曾被哥大、哈佛开除
机器之心· 2025-06-28 12:35
公司背景 - 创始人Roy Lee先后被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开除,后与Neel Shanmugam共同创办Cluely [4][7] - 公司开发的AI工具"Interview Coder"曾引发争议,导致创始人被开除 [4] - 公司产品Cluely定位为"人生作弊器",提供面试、考试、销售电话等场景的实时辅助 [7] 融资情况 - 2025年4月获得Abstract Ventures和Susa Ventures的5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8] - 2025年6月获得a16z领投的1500万美元A轮融资 [8] 产品功能 - 以透明窗口形式覆盖其他应用程序,可捕捉麦克风和系统声音 [9] - 实时提供问题建议、捕捉对话要点、生成会议总结 [10] - 自动生成实时笔记、智能提问、自动回复问题,辅助会议场景 [11] - 销售会议中实时引导客户需求挖掘、成交话术、技术难题应答 [12] - 客服场景可调取知识库、生成合规回复 [14] - 教育场景可实时记录笔记、预判问题、提供解答 [15] - 用户访谈中自动生成追问清单、结构化笔记 [17] - 产品设计时实时评估方案、提供专业建议 [18] - 软件操作时自动补全专业操作,如视频剪辑 [19] - 面试场景可实时捕捉代码漏洞、生成技术追问 [20] - 会议后自动生成可对话的智能摘要 [21] 行业影响 - 宣称正在颠覆9个行业,引发60多万人关注 [3][8] - 产品功能覆盖会议、销售、客服、教育、设计等多个领域 [11][12][14][15][17][18] - 重新定义智能工作方式,可能引领行业变革 [22]
00 后 CEO 用一场视频会议拿下破亿融资!YC 总裁「拉黑」,爆款 AI 作弊工具引发骂战
搜狐财经· 2025-06-23 21:39
融资与资本动态 - 公司Cluely获得a16z领投的1500万美元融资 融资过程仅耗时几小时 [1][15] - 投资人看重公司的超强执行力和持续流量引导能力而非现有产品 [7][17] - 创始人Roy Lee强调融资需快速决策 传统投资流程已不适用当前快节奏环境 [21]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桌面半透明覆盖层应用 整合屏幕内容、语音输入实现实时AI交互 [8][29] - 突破性技术为"上下文拼接"(context stitching) 解决多模态数据融合难题 [9][37] -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面试辅助、销售话术支持及客服实时应答 [32][40] 商业模式与财务 - 采用订阅制收费 C端定价20美元/月 企业端合同达七位数 [43][44] - 公司已实现盈利 ARR达300万美元时仍保持零员工成本结构 [46][47] - 企业客户收入占比超过C端 主要来自呼叫中心和销售场景 [41][42] 营销与增长策略 - 组建50人UGC创作团队 日均产出4条病毒内容投放TikTok/Instagram [10][65] - 营销核心策略为制造文化事件 通过争议性内容占领用户心智 [11][80] - 重点布局Instagram和TikTok 认为X/LinkedIn用户规模有限 [64][67] 团队与文化 - 11人全职团队采用"黑客屋"模式 员工集中居住工作 [69][70] - 招聘仅两类人才:顶级工程师或10万+粉丝的创作者 [71][74] - 企业文化强调工作生活融合 拒绝传统职场规范 [70][76] 行业趋势与愿景 - 认为未来AI交互将突破聊天框 向多模态无缝融合演进 [29][30] - 目标成为AI时代的"心智占领"平台 类比Google颠覆搜索市场 [78][79] - 预测未来2-3年将出现能处理小时级屏幕录像的超级AI模型 [77]
靠开发AI作弊神器成名,21岁小伙遭学校开除不足一月后,转身拿下530万美元融资!
AI科技大本营· 2025-04-23 13:39
核心观点 - 00后创始人Chungin Lee开发AI作弊工具Interview Coder后遭哥伦比亚大学开除,但凭借该工具逆势获得530万美元融资并创立Cluely公司 [1][5][7] - Cluely定位为"隐形AI助手",宣称可应用于面试、考试、销售通话等场景,收费20美元/月 [7][9][13] - 公司将自身类比计算器、拼写检查等曾被视为"作弊"的技术革新,提出"未来只奖励杠杆而非努力"的激进理念 [16][17][22][23] - 项目引发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其代表技术革命,反对者担忧破坏能力评价体系 [30][32][34] 产品技术 - 核心技术基于Interview Coder改进,原项目通过截图识别LeetCode题目并调用ChatGPT解题,代码量不足1000行 [29] - 系统具备反屏幕监控设计,可规避Zoom/Google Meet等平台的检测 [29] - 新版本扩展至音频处理能力,实现"看屏幕+听语音"的实时辅助 [2][13] - GitHub开源项目获4.2k星标,原工具年化收入达300万美元 [29] 商业模式 - 采用SaaS订阅制,定价20美元/月与Cursor等竞品持平 [9] - 融资530万美元来自Abstract Ventures和Susa Ventures [1] - 营销策略极具话题性,官网直接使用"Invisible AI to Cheat"作为Slogan [7] - 发布争议性宣传视频展示社交场景应用,强化品牌记忆点 [25] 行业影响 - 大厂态度分化:亚马逊明确禁止面试使用未授权工具,但未直接封杀相关技术 [35] - 教育机构反应迅速,多所高校已明文禁止此类"隐形外挂" [35] - 引发关于AI时代能力评价标准的讨论,部分用户担忧医疗等专业领域滥用风险 [34] - 反映技术迭代与规则制定的滞后矛盾,同类产品可能加速涌现 [35] 创始团队 - CEO Chungin Lee(21岁)和COO Neel Shanmugam(21岁)均因开发作弊工具被哥大开除 [28] - 擅长制造话题,通过YouTube实证视频等手法快速建立市场认知 [29] - 提出"人机协同"愿景,认为AI将重构世界运行方式而非简单工具替代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