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权益保护

搜索文档
“特厨隋卞”的MCN锤了半天,结果把自己锤爆了
虎嗅APP· 2025-05-20 22:00
核心观点 - 百万粉丝博主"特厨隋卞"与MCN公司合约纠纷凸显自媒体行业个人IP与机构合作的深层矛盾 [9][11][15] - 真人出镜类账号权属争议成为行业焦点,法律层面倾向于认定IP与个人强绑定 [15][18] - MCN商业模式面临转型压力,需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以匹配创作者价值 [17][45][58] 账号运营与商业表现 - 原账号"特厨隋卞"在B站/抖音拥有百万粉丝,单条视频播放量中位数达80万 [3][8] - MCN对外商单报价为4.8万-8.5万/条,但创作者实际分成仅500元/条 [4][16][33] - 合约要求每月拍摄16-30条视频,被质疑为"压榨式运营" [16][35] 法律争议焦点 - 账号所有权争议:MCN主张投入数百万元孵化账号,但司法判例倾向真人出镜账号归属个人 [15] - 竞业协议有效性存疑:民事协议中三年竞业限制条款可能因限制职业自由被认定无效 [15] - 商标权规避策略:创作者使用本名"隋坡"开设新号形成法律规避空间 [16] 行业运作模式分析 - 典型分成结构:初期MCN拿大头(九一/八二分),后期可能反转至二八分 [46] - MCN核心价值应体现在商业资源拓展与内容战略升级,而非单纯流量控制 [49][51] - 优质MCN应提供汽车品牌联动、非遗文化嫁接等跨领域商业化方案 [51] 市场反应与影响 - 原账号掉粉35万,新号"特厨隋坡"首条视频即突破百万粉丝 [17][9] - 舆论一边倒支持创作者,MCN被批"资本压榨"导致形象受损 [17][36] - 事件加速行业对《网络内容创作者权益保护条例》中"账号人格权"概念的关注 [18] 商业模式冲突 - 专业内容创作者追求内容公允性,与MCN规模化变现需求存在根本矛盾 [41][50] - 探店类账号更适合1-3人轻量化运作,难以承载MCN重投入高回报预期 [41] - MCN商业资源不足体现在仅能获取妙界、美团等普投型广告主 [50] 行业发展趋势 - 参考李子柒、野球帝等案例,显示控制型MCN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17][43][44] - 未来合作需明确账号控制权、姓名使用权等关键条款 [17] - 行业将向理性评估转型,依靠硬实力而非流量红利获取收益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