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空心化

搜索文档
国际贸易是互利合作,而非胜负博弈(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02 05:52
中美贸易逆差成因分析 - 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根源在于低储蓄率与高消费倾向 2024年12月个人储蓄率仅3.8% 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达70% [2] - 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60年25%降至目前10% 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79年2000万峰值降至1200万 [2] -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要求美国通过经常账户逆差维持全球流动性 客观上造成贸易逆差长期存在 [2] 贸易逆差认知误区 - 将货物贸易逆差等同于"吃亏"是零和思维误解 国际贸易本质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互利合作 [1][3] - 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保持顺差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收入超1440亿美元 企业在中国市场利润远超中国企业在美利润 [3] - 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中附加值和利润有限 关键零部件仍需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 [3] 关税政策影响评估 - 美国加征20%关税将使普通家庭年损失4200美元 成本主要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 [4] - 关税无法解决制造业空心化问题 美国缺乏完整产业链配套和熟练劳动力 [4] - 关税推高进口成本 加重企业负担并抬升通胀水平 [4]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 - 中美经贸是经济全球化和亚太区域合作的共同产物 非单方面获利关系 [1][4] - 美国限制对华技术出口和双向投资 实质是遏制中国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 [4] - 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持续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