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业整合2.0
icon
搜索文档
近期证券业并购对行业长期影响分析:券业整合2.0开启,行业长期格局优化
国信证券· 2025-11-24 14:0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2][7] 报告核心观点 - 证券行业并购2.0时代开启,整合逻辑从“做大”资产规模的1.0时代转向“做强”专业能力的2.0时代,更重视功能性强化与业务协同[3][4][5] - 本轮并购潮由政策驱动与市场选择共同推动,旨在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优化行业长期格局[4][6][10] - 并购案例呈现两种路径:以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为代表的规模占优导向型整合,以及以中金公司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为代表的功能占优导向型整合[4][15][18] -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市场交投活跃、两融余额增长、主要股指上行等因素将驱动券商估值与盈利双击[4][22] 行业并购背景与驱动因素 - 政策驱动:证监会自2019年提出“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目标到2035年形成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2025年《重组办法》修订为整合提供制度便利[10] - 市场驱动:2025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实现营收4,214.16亿元,同比+42.57%,实现归母净利润1,692.91亿元,同比+62.48%,行业业绩提升为合并提供背景[6] - 行业集中度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TOP10券商占据行业65%的营收份额,净利占比高达70.6%,资产总额占比约70%[6] - 国际竞争差距:国际投行巨头高盛总资产达1.81万亿美元,而中信证券仅2,859亿美元;国际投行ROE普遍超过10%,国内上市券商平均仅为6.5%,通过合并做大做强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11] 业务结构特征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业务呈现“双轮驱动”特征,经纪与自营业务为主要驱动力[11] - 具体业务收入及增速:经纪收入1117.77亿元、同比+74.64%,投行收入251.51亿元、同比+23.46%,资管收入332.51亿元、同比+0.25%,利息净收入342.87亿元、同比+54.27%,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70.38亿元、同比+43.86%[11] - 业务收入占比:经纪收入26.5%、投行收入6.0%、资管收入7.9%、利息净收入8.1%、投资收益44.4%,其他7.1%[11] 规模占优型整合案例: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 - 合并是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例头部券商合并,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15] - 截至2025年Q3,合并后国泰海通证券总资产超2万亿元、归母净资产3,241亿元,关键规模指标大多位列行业第一、第二[15] - 合并核心逻辑是通过规模扩张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净资本实力大幅增强,风险承受能力提高,自营投资资产规模达8,800亿元[16] - 合并实现了全国网络布局优化,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协同效应明显,国际业务平台形成有效互补[17] 功能占优型整合案例:中金公司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 - 2025年11月,中金公司公告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属于“汇金系”内部整合[18] - 整合旨在实现业务功能补足与专业化能力提升,重组完成后三家券商营业部合计数量将位居行业第三,形成“高端投行+区域零售+特殊资产”的全场景服务体系[18] - 合并后主要指标:营业收入273.90亿元(行业排名第3),归母净资产1,714.59亿元(行业排名第4),净资本943.46亿元(行业排名第5)[19] - 整合带来三大功能补足:零售网络短板补足(获得东兴证券92家、信达证券104家分支机构)、特殊资产处理能力增强(借助信达证券在破产重整领域优势)、区域化与行业专注深化(借助两者区域根基)[20][21] 投资建议 - 推荐中金公司,看好公司并购落地后业务实力增强[22] - 推荐业绩布局全面、权益资产仓位逐步提升的龙头券商,如华泰证券、中信证券[22] - 推荐权益弹性突出、业绩有望充分释放的高弹性标的,如东方证券[22] - 推荐经纪&两融市占率持续提升,流量变现能力强大的东方财富[22] - 推荐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战略层面逐步焕新、协同预期较强的兴业证券[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