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思想

搜索文档
把握成长投资的本质:提前布局业绩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8-14 20:45
成长投资理论 - 凯恩斯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大多数投资者预期上涨的股票 因为集体买入行为会推高股价 [1] - 成长投资策略的核心逻辑是企业业绩增长推动投资者预期抬升 最终反映为股价上涨 [1] - 历史数据显示业绩增速与股价涨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中美股市三十年数据均验证此规律 [2] 历史数据验证 - A股市场分组研究显示最高增速组在多数年份获得最高涨幅 例如2007年增速最高组涨幅达250.1% 而增速最低组仅175.0% [4] - 美股市场同样呈现规律 涨幅最高组在1992年获得109.4%收益率 而涨幅最低组同期为-25.0% [5] - 2009年A股增速最高组涨幅达158.3% 显著高于最低组的118.8% [4] - 2020年美股涨幅最高组收益48.8% 而最低组亏损51.6% [5] 传统成长指数局限性 - 创成长和国证成长等指数依赖历史业绩筛选成分股 隐含"动量"投资思想 [3] - 基于历史数据的编制方法存在滞后性 可能错失企业增长红利期 [3] - 部分成分股经历短期高爆发后业绩趋于稳定 反而拖累指数表现 [3] 成长100指数创新 - 该指数设计注重未来短期预期业绩增速而非历史增速 [6] - 成分股虽然历史增速较低 但未来一年增速显著高于同类指数 [8] - 指数表现显著超越同类成长指数 截至2025年7月超额收益明显 [10] 行业轮动把握 - 指数权重调整与全市场强势行业演进高度一致 包括2009-2012年白酒 2013-2015年计算机 2020-2022年电力设备 [13] - 2020-2021年提前布局新能源及上游电池 原材料行业 [16] - 2022-2023年及时减配新能源 转向优势出海行业 [16] - 2024年起超配电子 通信行业代表的AI算力板块 紧扣国产AI产业发展 [16] 指数编制优势 - 立足未来业绩爆发预期而非历史惯性 能灵活调整成分股 [17] - 敏锐反映不同产业发展和轮动趋势 既能发掘行业投资价值又能规避增速放缓风险 [17] - 策略基于资本市场投资者预期博弈 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能获得超额收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