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投资

搜索文档
在景气与价值中找寻平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17
基金经理沈犁的投资策略 - 财通新视野混合基金自2021年至2024年均实现完整会计年度正收益 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66% [1] - 管理的4只权益产品中有3只近一年净值翻倍 [1] - 持仓中半导体 周期 高端制造等成长风格板块占比较高 但基金净值走势平稳上行 [1] 投资平衡术与策略定位 - 拒绝被成长或价值标签束缚 在产业趋势与安全边际交叉地带寻找投资机会 [1] - 规避对短期景气的过度追逐和对静态低估值的机械依赖 [1] - 策略实施依赖两层筛选机制:自上而下要求行业景气不下行即可 自下而上聚焦企业盈利空间确定性 成长延续性和风险收益比 [1] 策略优势与操作纪律 - 在市场下行和震荡阶段能不断低吸高抛 但在单边上行阶段可能跑不赢激进选手 [1] - 今年4月市场大幅震荡时大举加仓出海类标的 认为市场恐慌时是买入优质标的良机 [1] - 6月-7月放弃短期涨幅过大的算力股 规避情绪过热带来的泡沫 [1] 职业背景与投资理念 - 职业生涯始于财务分析 后深耕消费行业研究 2020年从研究员转型为基金经理 [1] - 核心使命是构建长期有效的策略框架 寻找长期胜率更大的投资方案 [1] - 能力圈从消费向科技延伸 注重中观行业选择 聚焦创造增量的领域 [1] 市场研判与资金面 - 市场整体处于修复深化期 情绪指标已修复至正常区间并向乐观方向摆动 [2] - 利率下行初期资金流向债市 在下行趋缓阶段权益市场将开始受益 [2] - 居民储蓄迁移刚起步 是未来的增量来源 大部分核心领域估值仍处合理区间 [2] 看好的投资板块:AI与硬件 - AI将是未来几年资金流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硬件是产业周期主轴 [3] - AI发展阶段类似2018年的白酒 产业内生动力强劲 [3] - 海外算力需求至少持续3年-5年 目前硬件估值仍在合理水平 [3] 看好的投资板块:半导体 - 半导体迎来周期与成长的共振 已进入第二轮上行周期 [3] - 此轮周期相比2019年-2021年的首轮周期更具发展质量 [3] - 上一轮下行周期成为半导体公司试金石 留存公司已验证产品竞争力 [3] 看好的投资板块:制造出海与消费 - 优质制造出海类公司已完成价值重估 全球产能布局能力形成新壁垒 [4] - 出海龙头企业估值中枢已系统性提升 更青睐具有产品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的公司 [4] - 平价成为筛选消费公司的重要逻辑 性价比赛道契合消费中的确定性需求 [4] - 白酒行业总量承压 但具备渠道优化和份额提升能力的龙头有望迎来估值进一步修复 [4]
股民吵翻了!老登VS小登!周末刷屏热榜!市场风格持续分化,该如何选择?
雪球· 2025-09-14 14:37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虽然是周末,但是大家关于投资的讨论热情依旧不减。此前 买方大佬和分析师互怼的风波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大家关于不同投资风格以及"老 登VS小登"的讨论以及在持续,也一度占领雪球App热帖榜前三席。 一起来看大家的讨论情况。 01 一句"老登"引起的风波 9月5日, 荒原投资董事长 凌鹏质疑市场对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超250亿元的预测,认为零部件制造业公司难达此利润规模,且线性外推的预 测逻辑不合理,担忧未来产能投放或面临价格下滑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凌鹏在业内颇具影响力,其从业经历丰富且亮眼。早年,他曾担任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师,三次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2013年至2015年,凌鹏任职于东吴基金,期间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以及基金经理等职务;2015年至2016年,他转至兴业 全球基金,继续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专户经理。 2016年,凌鹏创立荒原投资。 凌鹏的质疑迅速引发卖方机构的强烈回应,国盛证券一名分析师在社交平台直接回怼其"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言辞火药味十足。该分析师团 队认为,随着人工智能(AI)集群朝着十万卡甚至百万卡规模升级, ...
股神的价值投资策略,在A股也有效吗?|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9-06 21:22
大家好,我是银行螺丝钉,欢迎来到这期的螺丝钉带你读书。 「螺丝钉带你读书」也陪伴大家度过了三百多期,为大家讲解了很多有趣、经典的书籍和故事,比如《三十几岁,财务自由》、《如何读一本 书》、《战胜拖延症》等等。 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几位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他的好搭档查理芒格和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投资生涯和投资的理 念。 大家可以点击下面链接查看部分螺丝钉带你读书合集: 《 世界读书日,螺丝钉送你121本私藏经典好书 》 格雷厄姆的代表性著作《证券分析》 这一期螺丝钉带你读书,介绍的,是投资领域的一套经典好书《证券分析》。 格雷厄姆被称为是价值投资之父。 他的书籍,也是对螺丝钉影响比较大的书。 螺丝钉的低估值投资理念,也是来自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有两套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 前者更通俗易懂一些,后者比较专业。 今年《证券分析》也推出了全新版本,把里面的一些案例更新了。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这套经典投资书籍。 价值投资在A股同样有效 经常有朋友问螺丝钉,价值投资是诞生于美股。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 价值投资,不同投资者的定义不同。 不过在指数 ...
追寻时间的玫瑰 探究公募长期主义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04:16
公募基金行业长期主义实践 - 行业在职基金经理突破4000人 投研团队近1.1万人 数据持续稳步增长[1] - "双十"基金经理标准为从业超10年且年化回报超10% 代表长期主义实践典范[1] - 长期主义体现为组织架构能力与文化信仰 依托体系化投研生态系统[1] 基金经理投资流派特征 - 价值派坚守物超所值原则 重视企业内在价值与安全边际 偏好传统行业与金融地产[2] - 成长派聚焦高增长潜力行业 重点布局科技医药新能源消费升级板块[2] - 均衡派注重行业分散与回撤控制 追求不同市场环境下稳健回报[2] - 量化派运用多因子模型优配资产 持仓分散且风格稳定[3] 投研团队建设机制 - 基金公司自主培养人才 建立分层建设与清晰成长路径[4] - 易方达建立"以老带新"传帮带机制 景顺长城实行新老基金经理联合挂名[4] - 鹏华基金形成梯队式培养机制 工银瑞信与建信设立研究员至全市场基金经理晋升路径[4][5] - 工银瑞信打造多层次股票池管理体系 实现投研知识实时共享[5] - 易方达推进数智化转型 打造智能投研一体化平台[5] - 景顺长城布局智能研究平台与ETF投资平台 以AI技术提升投研效率[5] 长期导向考核体系 - 工银瑞信对投资经理考核以3年期以上业绩为主 权重不低于80%[5] - 2024年起工银瑞信将5年期业绩占比提升至50%[5] - 建信基金将滚动3年与当年业绩权重调整为80%和20% 养老产品实施5年期考核[5] - 易方达将净值增长率与盈利客户占比纳入考核 建信增设投资者获得感指标[5] - 景顺长城对投资人员考核纳入净值增长率指标 销售团队考核纳入盈利客户占比[5] - 景顺长城给予基金经理三至五年观察期 通过定期投资回顾机制区分业绩落后原因[6] 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工银瑞信要求核心投研人员绩效薪酬递延支付3年 与风险暴露挂钩[6] - 工银瑞信实施绩效跟投制度 高管与部门负责人20%奖金跟投公募基金 基金经理30%奖金跟投本人管理基金[6] 行业政策导向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以投资者为本 强化投研能力建设[7] - 要求建立基金公司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提升权益类基金发展质量[7] - 行业需实现专业信任与责任深度融合 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8]
3800点基民大调查 基金仍是主流配置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23:32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 刷新2015年6月以来逾十年新高 8月25日继续上涨逼近3900点 [1] -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大盘有望继续突破压力位 近五成投资者对市场长期走势持乐观预期 [1][20] - 投资者情绪以谨慎乐观为主 占比达48.2% 乐观情绪占20% 中性情绪占23.5% [21] 投资者结构特征 - 57.6%投资者投资年限在1~5年 21.8%投资满5年 20.6%投资时间不足1年 [5] - 62.5%投资者将基金作为核心配置品类 股票和债券配置比例分别为37%和38.3% [8] - 36.1%投资者权益仓位60%~90% 33.9%仓位30%~60% 满仓者仅占12.9% [12] 持仓状况与操作策略 - 近六成投资者处于被套状态 24.5%过半标的深套超过50% 34.1%部分被套20%~50% [14] - 49.7%投资者选择减仓降低风险 24.6%选择加仓 22.4%按兵不动 [18] - 45.8%投资者采用波段操作策略 39.9%选择长线持有 11.4%进行短线交易 [28] 板块偏好与配置调整 - 50.1%投资者看好科技板块(半导体/软件/AI) 消费板块和金融板块分别获42.8%和41.4%青睐 [25] - 90.3%投资者计划调整持仓结构 40.1%倾向于价值股 29.4%倾向成长股 20.8%倾向防御板块 [26] - 盈利投资者偏好科技和成长类高弹性板块 被套投资者侧重消费和防御板块 [26] 风险认知与决策因素 - 46.9%投资者最担忧经济下行风险 42.9%关注流动性收紧 35.2%担忧外部冲击 [24] - 53.6%投资者决策主要依据公司财务报表 40.7%参考宏观经济数据 41.0%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30] - 35.2%投资者已使用杠杆工具 51.1%从不使用杠杆 风险偏好呈现明显分化 [27] 基金产品选择趋势 - 51%投资者偏好ETF及指数基金 显著高于主动权益基金的27.7% 21.3%选择均衡配置 [33] - 84.6%投资者进行定投操作 51.1%定投宽基指数基金 44%定投行业主题基金 [33] - 55%投资者对明星基金经理持参考态度但不盲目跟随 22.5%表示影响较大 [35] 基金筛选标准 - 51.4%投资者最重视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和业绩表现 40.9%关注基金规模及成立时间 [36] - 35.4%投资者考虑历史业绩和费率因素 30.1%关注投资标的及行业集中度 [36] - 仅11.2%投资者参考基金评级 决策更侧重专业能力而非外部评价 [36] 行业发展趋势建议 - 投资者呼吁降低基金费率 指数基金减少跟踪误差 主动基金拉长业绩考评周期至3~5年 [38] - 建议避免市场高潮期集中发行新基金 加强投资者保护措施 [38] - 期望增加基金经理沟通活动 为新手推荐稳健透明产品 促进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38]
中金:南下掘金,港股主动量化策略
中金点睛· 2025-08-21 07:31
港股市场概览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整体呈现向上态势,主流指数均实现显著涨幅[2] -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长期收益表现相对优异,反映市场对长期价值投资的认可[2][5] - 价值、红利、质量和成长因子在港股通范围内表现良好,ROE因子IC均值为3.30%,ICIR为0.39[2][15] - 南向资金在质量风格暴露稳定,偏好持有高质量股票,近三年对低估和高股息股票暴露有边际改善[2][18] 港股市场结构特征 - 仙股(股价低于1港元且市值低于10亿港元)占比超过50%,剔除后全市场股票数量约900只,港股通约500只[6] - 港股通股票市值中位数约200亿港元,全市场市值中位数低于100亿港元[6] - 港股通近一个月日均成交额中位数约5000万港元,全市场成交额中位数约1000万港元[6] 因子有效性表现 - 价值因子EP_TTM的IC均值为3.82%,年化收益率10.6%[16] - 红利因子DP_TIM的IC均值为4.09%,年化收益率9.4%[16] - 质量因子ROE_TTM的IC均值为3.30%,年化收益率6.5%[16] - 成长因子NET_PROFIT_TTM_QOQ的IC均值为2.54%,年化收益率8.7%[16] - 动量因子mmt_normal_A的IC均值为4.10%,年化收益率12.0%[16] - 长期来看价值、红利和质量因子累计IC表现优于成长因子,质量因子在2020年成长风格占优期间仍维持优势[16] 主动量化策略表现 - 全市场价值策略2012年以来年化收益率19.9%,最大回撤32.6%[3][39] - 港股通价值策略2016年以来年化收益率15.6%,年化超额收益11.4%[3][42] - 全市场红利策略2012年以来年化收益率19.1%,年化超额收益7.7%[3] - 港股通红利策略2018年以来年化收益率12.0%,年化超额收益5.1%[3] - 港股通质量策略2016年以来年化收益率16.2%,年化超额收益12.3%[3] - 港股通成长策略2016年以来年化收益率17.1%,2025年收益率达47.2%[4] 价值策略构建方法 - 采用"PB-ROE"体系筛选低估且具备抗风险能力的安全性资产[24] - 通过回归残差识别估值被低估股票,残差越小表明估值越低[24] - 在价值股票池中优选ROE、现金流资产比和净利润增速稳健因子综合得分前30的股票[39] - 盈利因子、业绩稳健增长因子和现金因子在价值风格选股中表现亮眼,净利润增速稳健因子IC均值达4.88%[36] 策略持仓特征 - 价值策略持仓市值25%分位数多在100亿港元以上,中位数维持在200亿港元以上[45] - 近期持仓行业集中在医疗保健业、金融业和非必需性消费业[45] - 策略采用月度调仓,单边手续费0.2%,等权重配置[39]
把握成长投资的本质:提前布局业绩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8-14 20:45
成长投资理论 - 凯恩斯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大多数投资者预期上涨的股票 因为集体买入行为会推高股价 [1] - 成长投资策略的核心逻辑是企业业绩增长推动投资者预期抬升 最终反映为股价上涨 [1] - 历史数据显示业绩增速与股价涨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中美股市三十年数据均验证此规律 [2] 历史数据验证 - A股市场分组研究显示最高增速组在多数年份获得最高涨幅 例如2007年增速最高组涨幅达250.1% 而增速最低组仅175.0% [4] - 美股市场同样呈现规律 涨幅最高组在1992年获得109.4%收益率 而涨幅最低组同期为-25.0% [5] - 2009年A股增速最高组涨幅达158.3% 显著高于最低组的118.8% [4] - 2020年美股涨幅最高组收益48.8% 而最低组亏损51.6% [5] 传统成长指数局限性 - 创成长和国证成长等指数依赖历史业绩筛选成分股 隐含"动量"投资思想 [3] - 基于历史数据的编制方法存在滞后性 可能错失企业增长红利期 [3] - 部分成分股经历短期高爆发后业绩趋于稳定 反而拖累指数表现 [3] 成长100指数创新 - 该指数设计注重未来短期预期业绩增速而非历史增速 [6] - 成分股虽然历史增速较低 但未来一年增速显著高于同类指数 [8] - 指数表现显著超越同类成长指数 截至2025年7月超额收益明显 [10] 行业轮动把握 - 指数权重调整与全市场强势行业演进高度一致 包括2009-2012年白酒 2013-2015年计算机 2020-2022年电力设备 [13] - 2020-2021年提前布局新能源及上游电池 原材料行业 [16] - 2022-2023年及时减配新能源 转向优势出海行业 [16] - 2024年起超配电子 通信行业代表的AI算力板块 紧扣国产AI产业发展 [16] 指数编制优势 - 立足未来业绩爆发预期而非历史惯性 能灵活调整成分股 [17] - 敏锐反映不同产业发展和轮动趋势 既能发掘行业投资价值又能规避增速放缓风险 [17] - 策略基于资本市场投资者预期博弈 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能获得超额收益 [18]
新兴成长基金池:近期大幅上涨
民生证券· 2025-08-14 17:51
新兴成长基金池理念与定义 - 新兴成长投资策略聚焦渗透率低、预期空间大的赛道,如机械、TMT、电新等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增长[7] - 新兴成长型基金定义为重仓股中成长股占比>60%、新兴成长股占比>30%的基金,筛选标准包括规模>1亿元、权益仓位>60%等[22] - 基金池筛选侧重持仓景气度和残差动量因子,选取打分前10的基金等权配置[23] 历史表现与特征 - 2014-2025年基金池年化收益率16.56%,超额收益7.73%,但波动率达25.68%,夏普比率0.64,呈现高风险高弹性特征[10] - 近三个月绝对收益23.71%,超额收益11.17%,行业配置贡献主要超额收益[13] - 风格呈现高流动性、高成长、高波动率特征,最新一期弹性显著提升[16] 行业配置动态 - 当前重点配置TMT(47%)、电新(23%)、机械(15%)板块,2023年以来从电新向TMT切换,近期增加制造板块配置[18] - 细分赛道中储能预期2年复合增速66.18%,航空军工62.71%,新兴计算机软件144.28%,显示高成长性[8][9] 组合基金分析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规模36.6亿元,今年回报37.96%,在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突出[23][28] -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A聚焦通信等科技赛道,今年回报36.35%,选股能力显著[23][31] - 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A专注电力设备赛道,今年回报19.33%,成长风格突出[23][40]
了解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雪球· 2025-08-14 15:52
投资风格定义与重要性 - 投资风格是构建投资组合与筛选标的时展现的认知框架、操作纪律与风险阈值的总和,需与自身禀赋契合[4] - 风格确立后能帮助投资者形成自洽逻辑,避免随波逐流,从而赚到该赚的钱[3][4] - 价值投资并非刻板教条,而是以"价值与价格差"为核心,衍生出多样化的实践形态[5] 投资风格多样性 - 成功的价值投资者策略差异显著:有的专注小盘股,有的偏好大盘蓝筹,有的深耕特定行业如房地产或能源[5] - 不同方法论共存:量化分析寻找低估标的、并购套利估算收购溢价、事件驱动捕捉催化剂等[5] - 风格无优劣之分,适合自身特质的才是最佳选择,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最好风格"[6][14] 自我认知与风格适配 - 确立风格需基于对知识储备、风险承受能力及性格特质的清晰认知[7][8] - 投资者需划定能力圈,避免因认知不足导致策略摇摆(如短线追涨与长线持有混淆)[8] - 短板决定投资上限,需正视认知盲区,避免因重大失误导致全局崩塌[9][10] 风格执行与长期主义 - 风格需保持稳定,避免频繁切换策略[12] - 成功关键在于找到与自身匹配的"适和解"而非理论最优解,例如稳健型适合指数投资,挑战型适合主动选股[14] - 同时追逐多套逻辑(如成长+低估+反转)会导致认知混乱,最终一无所获[15] 具体投资策略示例 - 绝对避免杠杆,极端市场条件下杠杆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失[17] - 行业分散配置(3-5个行业,7-8家公司)以控制单一风险事件冲击[17] - 仓位与确定性挂钩:高确定性标的配置高仓位,不确定性标的限制试水仓位[17] - 聚焦内在价值,市场恐慌时逆向布局,高估时果断卖出[18] - 长期持有是价值增长的自然结果,非强制目标[18] - 设立"不为清单"排除ROE低下、高负债、薄利润率、政策风险或管理不善的公司[18] - 保守估值并预留安全边际,以应对判断误差或市场意外[19]
每日速递:挖呀挖,挖出几位“大种子型”基金经理~
华尔街见闻· 2025-08-14 07:12
基金经理筛选标准 -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期间 [3] - 任职年化收益率需超过12% [3] 管理规模超百亿的基金经理 - 富国基金杨栋自2015年12月18日管理富国低碳新经济基金,任内收益163.09%,年化收益率13.99%,同类排名前3% [3] - 基金持仓偏均衡,非纯新能源主题,2016-2021年连续6年同类排名前50%,但2022年因重仓新能源、半导体、军工、医药行业下跌33.06%,同类排名后50% [3][4] - 投资风格注重成长性,认为产业趋势向上是核心 [3] 管理规模50-100亿的基金经理 - 诺德基金罗世锋自2014年11月25日管理诺德价值优势基金,任内收益264.82%,年化收益率16.55%,同类排名前9% [4] - 持仓长期重仓食品饮料、医药、新能源行业,2018年前曾重仓电子,采用"自下而上"选股结合"自上而下"选行业策略 [4][5] - 富国基金林庆自2015年5月6日管理富国文体健康基金,任内收益135.1%,年化收益率11.27%,同类排名前12% [5] - 持仓行业分散且具轮动特征,科技背景侧重电子行业,2017-2022年连续6年同类排名前50% [5] 管理规模小于50亿的基金经理 - 华富基金陈启明自2014年9月26日管理华富价值增长基金,任内收益295.1%,年化收益率17.29%,同类排名前6% [6] - 投资目标年化20%,持仓聚焦计算机、电子、医药及新能源等成长赛道 [6][7] - 建信基金王东杰自2015年7月29日管理建信大安全基金,任内收益180.96%,年化收益率14.21%,同类排名前8% [7] - 投资风格注重个股阿尔法收益,持仓覆盖食品饮料、新能源、银行、地产等多行业,2019-2022年连续4年同类排名前4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