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通化东宝与东富龙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探索医药制造领域新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0:16
战略合作 - 通化东宝与东富龙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品研发、设备创新、工艺优化及商业合作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 [1] - 双方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糖尿病治疗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共同探索医药制造领域新机遇 [3] 通化东宝业务布局 - 公司深耕糖尿病治疗领域,拥有业内最全面丰富的糖尿病治疗产品研发管线布局,包括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等 [1] - 积极向减重、痛风/高尿酸血症等其他内分泌领域一类创新药推进,在研管线包括超速效胰岛素、司美格鲁肽、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等 [1] - 横向协同布局减肥、痛风/高尿酸血症治疗领域,拓展内分泌代谢领域研发管线 [1] - 坚持"自主研发+对外合作"并行发展战略,持续提高研发效率,拓展业务布局广度与深度 [2] 通化东宝研发与国际化 - 公司不断完善创新研发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全面化、系统化提升创新研发能力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胰岛素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等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 - 未来将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同时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 [2] 东富龙业务概况 - 东富龙为全球制药公司提供工艺服务与耗材、核心装备及工程的整体解决方案 [2] - 拥有四个核心事业部:工艺事业部、制剂装备事业部、工程事业部、食品工程事业部 [2] - 拥有26家境内控股子公司,13家境外控股子公司,8个基础制造基地,3个全球研发中心(中国、美国、德国) [2] - 致力打造"下一代药物制造平台",助力药物快速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2] 合作意义 - 双方多年友好合作,本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和行业活力,共同推动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为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3]
医药行业专题研究:中美剑拔弩张 关税如何影响中国医药
新浪财经· 2025-05-04 14:3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4月10日宣布关税政策,对中国征加125%,虽大部分药品在豁免清单但可能未来执行单独税率,医疗器械加征后税率提高,长期将促进美国医药制造业回流并对中国医药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同时给出相关投资建议 [1][2] 美国关税政策情况 - 4月10日美国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和对重点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对中国征加125%,其他国家豁免90天,中国对美实行相应税率 [1] - 美国正在启动对药品和半导体的调查,可能未来对药品执行单独税率,但70%原料药来自中国,未来2年内药品供应链回流无法做到,暂时无法取消关税豁免 [1] - 医疗器械不在豁免清单里,此次加征后低值耗材达到170 - 245%,医疗设备达到170% [1] 中国医药行业出口情况 - 中国对美国出口额190.47亿美元,占比18%排名第一,但对美依赖度不高,对“一带一路”和欧盟市场出口额更大 [1] 不同产品受关税影响情况 药品 - 若药品实施关税,原料药下游欧美仿制药客户财务不佳难以承担关税大概率由中国企业承担,印度仿制药客户尚有利润空间可能共同承担,原研客户可能共同承担,具体取决于品种不可替代性、成本利润空间、议价能力、合作深度和关税政策持续时间 [1] - 化学制剂利润率不高且面临印度制剂竞争 [1] 医疗器械 - 年初加了20 - 50%关税,大部分公司有几个月至1年库存,当年销售不受影响 [2] - 长期看,低值耗材利润空间被挤压,2024年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13.9%,2025年初有额外25 - 50%关税,小企业将转向其他市场,头部上市公司近两年开始在海外自建工厂或收购公司 [2] - 高端产品利润率较高,未来出口重点将转移到其他国家并在海外设厂 [2] 美国医药制造业动态 - 今年以来不少跨国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宣布在美投资新建和扩大产能计划,未来5年在美投资已超1500亿美元 [2] 投资建议 - 若药品取消豁免,创新药出海形式多为出售海外权益且利润率高、竞争格局良好,值得关注 [2] - 医疗器械中高端产品美国出口额小增速高,海外毛利率高可覆盖关税影响,中国对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后,国产化率低的子行业有望快速实现国产替代 [2] - 内需为主、几乎不受影响的行业有医药流通、线下药店、医院、血液制品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