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政绩观
搜索文档
中考改革,究竟该如何“动真格”?
36氪· 2025-09-25 17:40
教育改革核心方向 - 教育部部长提出以县中振兴为推动 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配合中考改革探索 目标是淡化竞争和减少焦虑 [1] - 改革旨在从根本上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为过度焦虑的教育生态降温 标志着教育价值观的重塑 [1] -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重点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政绩观 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偏差 [2] 升学政绩观的扭转 - 专家指出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最关键的是扭转地方政府的升学政绩观 不能围绕升学配置资源或奖励学校 [1][2] - 部分地方领导仍特别在意升学率 甚至纵容违规办学 必须通过严格规范办学和上级查处来扭转政绩观 [3] - 对服务于升学政绩的违规办学行为必须严查 教育督导部门需强化规范办学 否则会助长教育功利化 [4]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 当前教育评价权力过度集中且标准单一 需形成多元办学和多元评价格局以减轻学生压力 [4] - 全社会教育评价观念深受古代科举影响 需以废科举的勇气消除不良现象 回归教育评价本质 [5][7] - 评价应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测验 需描述教育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性以改进教学 [8] 中考改革具体措施 - 北京、成都、广州、西安等多地已公布新中考中招方案 变化集中在减少考试科目、调整分值、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 被视为给中考瘦身 [2] - 淡化中考竞争需推进两项制度改革 一是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推进高中多样化均衡化发展 [10] - 需严格治理超级高中违规跨区域招生和掐尖行为 构建更健康的高中发展生态 [11] 职业教育体系发展 - 近年来积极推行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等长学制培养模式 比例持续提高 打破了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 [10] - 中高职贯通为有技能潜质的学生提供直接选项 中本贯通则可进一步扩大合作院校范围 甚至纳入地方重点本科及211院校相关专业 [10] - 提升职业教育地位与质量 使其成为真正的教育类型 是缓解中考竞争焦虑的关键 [10] 高中教育格局调整 - 推进高中均衡化多元化发展 逐步淡化重点高中制度 是普及基础教育后的必然要求 [11] - 实现高中均衡发展是将其纳入义务教育的前提 若保留重点高中和普职分流则难以推进 [10] - 高中教育格局调整能拓宽学生成才渠道 缓解中考竞争焦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