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极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观海听潮丨以青春之我,赴冰雪之约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8 11:57
极地考察青年突击队的贡献 - 青年突击队在南极腹地开展科学观测和考察站建设,克服极端环境完成多项任务 [1] - 团队在南极内陆日行13小时进行艰难穿行,并在海拔4000多米处仅用20天建成昆仑站 [1] - 春节期间坚持24小时轮班开展长城站卸货作业,展现拼搏精神 [1] 极地考察的技术与战略价值 - 突击队在建站前搜集大量珍贵资料,为工程蓝图提供数据支持 [1] - 团队在国际交流中接待国外访客并分享经验,提升中国极地考察的国际影响力 [1] - 作为国家极地战略的智慧尖兵,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1] 极地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 新一代年轻人继承并发扬南极前辈勇斗极寒、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 [1] - 从80后到95后队员均展现出面对困难不迟疑退缩的韧性 [1] - 中国极地事业在代代相传中取得快速发展 [1]
筚路蓝缕破冰逐极(序与跋)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历程 - 中国极地事业从零起步,40多年间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等多个南极考察站 [3] - 科考装备实现现代化升级,拥有"雪龙"号和"雪龙2"号专业考察船,配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及数十辆雪地车 [3] - 1988年首次远征南极建设中山站时遭遇38度船体摇摆、船艏1 1米破洞及300吨进水等极端险情 [3] 极地科考重大挑战 - "极地"号遭遇特大冰崩被困7天,通过监测冰山缝隙成功突围 [4] - 在40天内完成3000多吨建站物资运输,实现中山站建设突破 [4] - 当前仍面临科研通道有限、有效工作时间不足等发展瓶颈 [5] 极地科研成就与精神 - 中国用40年完成发达国家百年极地考察进程,形成"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南极精神 [5] - 《筑梦极地四十年》系统梳理40年代表性科研成果,通过科研人员访谈增强内容科学性 [6] - 该书完整呈现中国极地事业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具有科学普及和史料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