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检尺标准

搜索文档
新西兰标准与我国国标在原木检尺方面的差异
期货日报网· 2025-04-21 08:54
新西兰JAS检尺标准与中国国标差异 - JAS标准源自日本农林水产省要求,用于评估原木材积,注重可用性及加工价值,测量树皮下小头端面直径和材长后通过公式计算体积[3] - 材长测量取两端最短直线距离,允许0.1米超切以保证实际长度达标,切割不方正时以最短侧为准[3] - 检尺径测量规则复杂:直径<14厘米时向下取整至厘米;≥14厘米时向下取整至最近偶数厘米,长径与短径差值每超6厘米需调整短径值[3][4][5] - 材积计算分长度≤6米和>6米两类,后者需调整维度参数[6] - 等级评定基于形状缺陷(锥度/弯曲/摆动)和内部缺陷(枝节/腐烂/变色),允许范围内缺陷需精确测量[8][10][12] 中国国家标准检尺规则 - 材长分段处理:3.85-5.8米记3.9米,5.8-11.7米记5.9米,≥11.7米记11.8米,测量误差超限时降级计算[14] - 检尺径测量需先量短径再垂直量长径:长短径差>2厘米取平均数进舍,≤2厘米直接取短径进舍,直径≤14厘米四舍五入至厘米,>14厘米按2厘米进级[16][18] - 材积计算公式分四类,覆盖0.5-1.9米短原木、2-10米小径原木/普通原木及≥10.2米超长原木,保留小数位数根据检尺径粗细调整[25][26] 国内市场操作差异 - 北方市场(如山东)采用国标但取两次直径平均值导致"虚尺",部分原木直径较国标增加1-2径级[29] - 华南市场采用"小头短径"单次测量,标准严于国标,现货价格因此高于其他地区[29] - 长江地区将进口辐射松材长从3.9米调整为4米计算,形成与标称值的系统性差异[29] - 期货市场4米原木A材存在"涨尺"现象,导致期货升水现货并影响定价[29] 标准差异对贸易的影响 - JAS与国标无转换公式,新西兰部分材种进口时出现"涨尺",直接影响成本核算和贸易结算[1][2] - 国内跨区贸易因操作差异产生检尺结果偏差,涉及现货定价和期货交割环节[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