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点依赖理论

搜索文档
研究 | 黄日环:贸易信贷中的“风险悖论”——为何高破产风险反而让零售商赚更多?
搜狐财经· 2025-08-19 18:32
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 -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 供应链内贸易信贷因其信息优势与较低成本成为关键融资工具 对难以获取银行贷款的零售商至关重要[1] - 现有理论基于风险中性假设 预测资金约束零售商在有限责任保护下将增加订货 供应商则提高批发价以获取更高利润[1] - 实际决策可能受行为偏差影响而偏离理论 其机制尚不明确[1] 研究方法与设计 - 通过受控实验室实验实证检验零售商破产风险如何影响贸易信贷契约下的订单量 批发价决策及其利润结果[2] - 模拟由供应商和资金受限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 零售商可通过贸易信贷从供应商处采购商品[6] - 设置三种不同初始资金水平的零售商:无破产风险NR 低破产风险LR 高破产风险HR[6] 主要研究发现 - 与理论预测相反 面临破产风险时零售商会显著减少订货 而供应商则会降低批发价以应对[2] - 零售商在面临破产风险时减少订单量以降低实际破产概率 供应商则降低批发价以激励零售商增加订单[6] - 零售商利润随着破产风险增加而增加 与完全理性模型结论相反[6] 行为模型解释 - 参照点依赖理论和公平偏好可以分别解释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决策偏差[6] - 无破产风险时零售商轻微超订 供应商定价略高于理论值[7] - 参考点依赖和公平偏好模型能有效解释实验中的决策偏差[7] 利润影响与反转效应 - 与理论预测相反 供应商在与无破产风险零售商合作时利润更高[7] - 零售商在破产风险较高时净利润反而更高[7] - 该现象被称为"利润反转"效应[7] 管理启示与实践意义 - 供应商需意识到破产风险下零售商的保守行为 并调整合同设计[7] - 零售商可能因忽视有限责任优势而错失盈利机会[7] - 研究为供应链融资实践提供了行为经济学视角的解释框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