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双缓冲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搜索文档
以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贡献20%的外资和10%的税收 挂牌10年 广东自贸试验区再提升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20 15:54
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着力深化合作并加快推动各类要素连通衔接[1] - 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0%的外资、8%的外贸和10%的税收收入[1] - 挂牌10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由2015年的107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494亿元,年均增速超24%[6] 中葡经贸数字化合作 - 推出国内首个面向葡语国家市场的行业级大模型DeeCo-Model,支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四类模态[2][3] - 该大模型涵盖估值超过2亿元的多模态、多语种AI算料数据资产包,并在巴西、葡萄牙等主要葡语国家落地推广[2][3] - 横琴积极探索跨境数据流动新机制,通过"双循环双缓冲"机制构建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运河"[6]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7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4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237项[8] - "一港通"模式辐射全国12个城市的21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站点,累计进出口货物66万标箱,节省企业综合成本约2亿元[6] - 前海设立全国首家港资控股消费金融公司、港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等,累计开立FT账户近1.4万个,办理资金业务超5.9万亿元[7] 现代产业体系培育 - 深海智人公司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实现商业化出口,前三季度订单额超2.5亿元[10] -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10][11] - 支持新能源智能网联整车制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型储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发展[10][11] 粤港澳深度合作 - 澳门和横琴新增"遥距服务柜台",实现"琴事澳办、澳事琴办"[12] - 前海梦工场引进91家港澳及国际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7] - 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集聚各类科技机构188家、可转移转化成果超3万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