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套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11月农产品策略:反共识的方向
对冲研投· 2025-11-05 20:10
核心观点 - 研究分析应摒弃将复杂市场现象简单归因于“黑箱博弈”的思维,聚焦于正在发生的事实本身 [2] - 当前市场的反共识方向逐渐清晰,研究应聚焦于玉米基差的抵抗强度、棕榈油库存拐点信号及中美贸易政策实质影响等事实 [7] 本月关键市场变化 - 玉米市场出现质量担忧与基差走强,华北降雨引发对玉米质量的担忧,东北玉米基差出现抵抗式上行,期货市场Contango结构与现货近端韧性形成对立格局,可能预示正套交易的安全边际正在形成 [3] - 棕榈油10月份马来西亚MPOB库存预计累积至240-250万吨高点,代表月度供需最宽松时刻,市场面临因高库存持续看空与布局未来减产预期两种定价路径选择 [3] - 中美关系阶段性外交缓和为CBOT美豆带来显著反弹动能,其涨幅明显大于南美贴水跌幅,传导至国内导致豆粕价格明显反弹,并影响豆油与其他植物油价差关系 [4] - 苹果与红枣市场焦点集中于最终产出水平和优果率,临近交割月季节性规律重要性凸显 [4] 核心规律与季节性框架 - 北半球农产品在9-10月集中收获,密集上市成交期通常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此之前形成的价格趋势往往具有很强惯性,很难在密集上市期被趋势性反转 [5] - 期货市场会提前反应供需预期,在8-9月产量基本确定后,市场已提前计价丰产或减产预期,使得10月前后价格趋势具有惯性 [5] - 该规律在近年苹果和红枣市场上得到显著验证,跌幅高达40%以上,正逐渐成为交易者的“肌肉记忆”,影响未来对新季农产品的定价模式 [6] 各品种策略要点展望 - 花生油厂需求是盘面关键托底力量,若需求端无法提供支撑,任何减产叙事都可能被证伪,当前低迷利润已抑制油厂收购积极性 [7] - 豆粕受中美关系缓和与南美天气炒作窗口临近影响,获得成本支撑,但在全球大豆供给宽松大背景下,上方空间亦受限 [7] - 苹果与红枣估值高度依赖交割成本和现货价格,需理解“期货+保险”等模式对现货定价的深刻影响,期货盘面与现货市场高度绑定,单纯脱离基本面的独立行情难以出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