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食鸡蛋标准

搜索文档
专家称“无菌蛋”很难做到完全无菌 还能放心吃吗?
央视新闻· 2025-06-30 20:35
行业现状 - 市场上涌现大量"无菌蛋"产品,商家宣称其"安全无菌,食用更放心",但专家指出鸡蛋很难做到完全无菌,"无菌蛋"名称存在误导性[1] - "无菌蛋"实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不含沙门氏菌、可以生食的鸡蛋,商家利用消费者追求高品质鸡蛋的心理进行营销[3] - 2024年我国禽蛋产量达3588万吨,已成为全球最大蛋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蛋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24] 产品标准 - "无菌蛋"科学名称应为"可生食鸡蛋",其标准要求内外均不得检出沙门氏菌[5] - 目前可生食鸡蛋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仅有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等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有严格要求[5] - 标准明确要求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致病菌[5] 生产工艺 - 可生食鸡蛋生产需经过多轮沙门氏菌检测和净化,种蛋进入孵化环节前需严格筛选[9] - 采用智能化设备控制鸡舍环境温度、空气质量、采食饮水等,避免外源带入有害微生物[11][13] - 每批饲料都需在实验室进行深度检测,可追溯运输车辆、供应商产地和到货时间[13][15] - 生产基地每月需检测12000枚鸡蛋,通过打碎鸡蛋进行内部安全检测[17][19] 市场乱象 - 商家宣传手段多样,有的标榜"国际双重认证",有的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价格从超市2.65元/枚到线上0.9元/枚不等[6][19] - 生产一枚可生食鸡蛋成本在1.4-1.8元之间,低价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19] - 行业缺乏强制标准导致部分商家钻空子,市场上充斥名不副实的"可生食鸡蛋"[21] 消费建议 - 消费者应关注产品标签,选择执行标准明确、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产品[22] - 专家建议消费者科学认识各类鸡蛋产品,理性选择并按需购买,不盲目追风[24]
一年卖出18亿,黄天鹅到底是“智商税”还是“国货之光”?
中国食品网· 2025-06-19 17:46
行业分析 - 可生食鸡蛋行业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对鸡蛋的传统认知,从"必须煮熟"转向"源头无菌"的高标准[1] - 国际市场上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已建立成熟的可生食鸡蛋体系,核心在于控制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污染风险[4] - 行业门槛高,需要完善的种源体系、高密度检测和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支持,不是简单的蛋壳表面杀菌[4] - 黄天鹅牵头制定《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新增6项关键指标,填补国内行业空白[7] 公司战略 - 黄天鹅采用全产业链模式,自建鸡苗孵化、饲料加工、养殖基地、分级工厂、冷链物流等全流程体系[5] - 公司以"沙门氏菌零检出"为基本标准,从祖代鸡开始筛查,三代无菌,年自检鸡蛋超过70万枚[5] - 每颗鸡蛋出厂前经历9轮处理(清洗、消毒、紫外杀菌、抽检),外壳喷有可食用安全编码实现全链路追溯[5] - 公司不是在卖贵价蛋,而是用体系定义"下一代蛋",成为国内首个认真做"可生食鸡蛋"的品牌[12] 产品优势 - 使用玉米、豆粕、高粱、万寿菊精华等天然植物性食材,不含抗生素、色素和人工香精[8] - 蛋黄颜色更黄,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高于普通鸡蛋[8] - 蛋黄更厚、更细腻,几乎没有"蛋腥味",适合溏心蛋、温泉蛋等高品质料理[8] - 8分熟的可生食鸡蛋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远高于全熟蛋[10] 市场表现 - 2024年在可生食鸡蛋品类中的市场渗透率达到78.8%,每10个购买可生食鸡蛋的用户中近8人选择黄天鹅[11] - 线上覆盖天猫、京东、盒马、叮咚、OLe等核心渠道,采用顺丰冷链配送[11] - 线下进入北上广深等20多个核心城市的主流超市和高端零售渠道[11] - 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成为高端蛋品市场的现象级品牌[1] 行业认可 - 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11] - 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11] - 获得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杰出贡献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