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食鸡蛋
搜索文档
同样是鸡蛋,为什么“可生食”价格更高?
中国经济网· 2025-11-19 15:44
行业现状与市场认知 - 高端鸡蛋市场存在显著价格差异,普通鸡蛋售价约10多元一盒,而“可生食”或“无菌蛋”产品售价往往翻倍 [1] - “可生食鸡蛋”并非绝对无菌,其核心在于通过严苛生产流程确保无沙门氏菌,高价源于全链条品质控制而非营销噱头 [1] - 市场存在乱象,电商平台宣传泛滥,部分商家以“蛋壳无鸡屎即无大肠杆菌”、“国际双重认证”或低价“9.9元包邮10个”等名义进行误导性销售 [1] 产品标准与生产流程 - 可生食鸡蛋的核心标准是内外均不得检出沙门氏菌,该致病菌是鸡蛋安全隐患之首 [2] - 高标准生产流程涵盖“种源到餐桌”全链条,包括种蛋多轮检测净化、鸡苗体检、专用智能化鸡舍控制温湿度与空气、饲料每批实验室检测以及末端每日抽检,企业每月敲碎上万枚鸡蛋进行验证 [2] - 行业缺乏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主要依靠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和中国肉类协会的团体标准来管控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李斯特氏菌等指标 [2] 市场竞争与领先企业 - 黄天鹅品牌在可生食鸡蛋市场处于领跑地位,四年蝉联高品质销量第一 [2] - 黄天鹅通过全链路管理体系实现零沙门氏菌检出,不仅保障安全还保留营养 [2] - 专家建议消费者选择知名品牌以避免低价陷阱,并查标签确保品质 [2] 产品营养与科学食用 - 鸡蛋是“全营养食物”,蛋黄富含优质蛋白,含量达15.2克/100克,高于蛋清的11.6克/100克,且包含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利用率达98% [2] - 蛋黄富含胆碱,含量为680毫克/100克,一个蛋黄可满足成人日需的35% [2] - 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推荐“黄金8分钟”水煮法,即水沸后小火煮8分钟,可消灭抗营养因子并保留90%维生素,溏心蛋不易氧化 [3] 行业规模与发展建议 - 2024年中国禽蛋产量达3588万吨,为全球最大生产国,蛋品质量已达国际水准 [3] - 专家呼吁加强行业监管并完善标准体系,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3] - 建议消费者遵循“三平衡”原则:食用量(健康成人每日1个全蛋)、膳食搭配(搭配纤维助代谢)及烹饪方式(蒸煮少油盐) [3]
从普通鸡蛋到可生食鸡蛋,我们的餐桌在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14:02
文章核心观点 - 可生食鸡蛋的兴起是餐桌消费升级的体现,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安全标准的提升、多元化饮食场景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对品质体验的追求 [1][2][3] 安全升级 - 传统鸡蛋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风险,需充分加热后食用,而可生食鸡蛋通过全链条质控体系消除致病菌,实现从“熟吃避险”到“生食无忧”的转变 [1] - 依据《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产品在养殖、加工、储运等全环节需满足微生物、农兽药残留等严苛要求,可生食期限定在生产日期15天内 [1] - 以黄天鹅为例,公司建立数个生产基地,从种鸡育种到冷链运输全程可控,其沙门氏菌检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 [1] 需求升级 - 2024年中国可生食鸡蛋市场规模达86亿元,同比增长19.4%,远超普通鸡蛋3.2%的增速,预计2025年将突破102亿元 [2] -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可生食鸡蛋达5.8公斤,是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1.8倍,广泛应用于婴幼儿辅食、日料搭配、健身餐等场景 [2] -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10枚装15元以上的可生食鸡蛋销量同比增长31.7%,消费者愿意为安全品质支付溢价 [2] - 黄天鹅等头部品牌通过布局商超、电商、社区团购等全渠道,精准匹配25-45岁中高收入群体需求 [2] 理性升级 - 可生食鸡蛋与普通鸡蛋的基础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核心区别在于安全控制标准与食用体验,前者蛋壳更洁净、蛋黄流动性好、无腥味 [3] - 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力较低人群仍建议食用熟制鸡蛋以降低风险,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执行T/CAI008-2021团体标准的品牌并查看生产日期 [3] - 对于日常煎炒烹炸等传统吃法,普通鸡蛋已能满足需求,而追求生食安全或高品质烹饪体验时,可生食鸡蛋是更优选择 [3]
俞敏洪挥别大将,200亿东方甄选走出震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9 10:50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俞敏洪确认,自2007年加入的资深高管孙东旭已正式离职,其曾带领公司成功转型直播电商 [2] - 孙东旭于2023年底因处理与头部主播董宇辉的争议失当,被免去执行董事及CEO职务,仅担任高级顾问,并于近期离职 [5][6] - 俞敏洪强调此次为和平分手,双方无矛盾,并曾挽留孙东旭未来重返管理岗位 [5] - 孙东旭在职期间薪酬丰厚,2023年6月至12月半年内总薪酬(含股份权益)达3360万元,为高管中最高 [8] - 孙东旭目前仍在公司多家关联公司担任法人,如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东方甄选(北京)公司等 [12] 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当前市值超过200亿港元,正朝“线上山姆超市”模式演变,进行差异化竞争 [15] - 公司自2023年10月推出付费会员制,年费199元,权益包括百款商品88折及310元券包,并承诺“省不够199元可申请退费” [16][17] - 2025年公司升级会员玩法,推出亲友卡,会员可邀请亲友共享优惠,亲友消费所得积分计入主卡账户 [18] - 公司选品与山姆有所重合,重点发展自营产品,如爆汁烤肠售出近800万单,可生食鸡蛋售出605万单 [19][20] - 公司战略从流量导向转向满足家庭实际需求,聚焦高频、稳定的日常消费品类 [24] 运营数据与财务表现 - 截至5月底,公司累计推出732款自营产品,同比增加244款 [23] - 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团队总人数达1401人,供应链及产品团队达643人 [25] - 自营产品成为增长引擎,2025财年贡献43.8%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占据销售额半壁江山 [26] - 公司App付费会员人数增长至26.4万人,但与山姆中国900万付费会员相比规模较小 [27] - 剔除出售“与辉同行”业务的影响后,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净溢利增加30%至1.35亿元 [27] 挑战与风险 - 头部主播董宇辉于2024年7月出走,导致在截至2025年5月的12个月内,公司抖音订单量降至9160万单,仅为上一财年的一半,GMV大幅降至87亿元 [28] - 公司直播间人气下滑,11月7日在线人数为3200人,相比两年前动辄上万的在线人数显著下跌 [29] - 直播平台获客成本走高,公司通过自有小程序布局私域流量以自主掌控流量 [30] - 基于外部平台的商业模式被认为具有脆弱性,公司需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31]
私域直播购物,“银发族”权益如何护
人民日报· 2025-10-16 07:03
老年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 截至今年6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61亿人,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达52.0% [1] 私域电商市场增长与监管挑战 - 2024年私域电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8.69% [6] - 私域电商作为销售新业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传统电商监管体系尚未较好覆盖私域场景,形成监管真空 [6] 针对老年消费者的营销策略与风险 - 私域直播电商公司将老年群体细分为三类:外地户口外地身份证号、本地户口外地身份证号、本地户口本地身份证号的老人,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营销策略 [5] - 针对“老漂族”(随迁老人)利用其孤独感,通过全天候陪伴和销售人员的问候进行营销 [5] - 直播间采用编故事、虚假人设、AI造假、“托儿”现身说法、制造健康焦虑等套路销售商品 [2][3] - 直播间销售的不知名品牌产品价格比正规品牌类似产品贵不少 [3] 私域直播的运营模式与特点 - 私域直播通过建立微信群或私聊发送链接(H5、小程序、APP等形式)邀请特定人群观看,区别于淘宝、京东、抖音等公域直播平台 [2] - 私域直播服务商声称公域直播监管严、限制多、流量费贵,而私域直播“啥都能干”,针对老人的直播“钱景”非常好 [2] - 会员身份通过线下活动(如送鸡蛋)确认,仅限老人加入,年轻人无法参与甚至无法进入线下店铺 [2] - 私域直播通过互动答题、介绍新会员赢积分换礼品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 [3] 消费者维权难点 - 私域直播交易链条被设计成“脱平台”模式,规避电商平台风控和监管 [3] - 维权面临证据零散、交易主体难以锁定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直播无回放、聊天可删除、收款与发货主体分离 [3] - 许多私域直播“一次换一个链接”,有的直播不直接卖货,仅进行“专家问诊和科普”,购买需找“专属客服”下单 [3] 行业规范与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明确私域直播中各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完善老年人重点保护机制,并建立针对小额高频案件的简易执法和快速处置程序 [7] - 建议强制要求私域直播公示经营主体信息,留存可追溯回放,确保宣传信息前后一致 [7] - 建议建立老年消费者特别保护规则,对健康类内容前置资质审核、加强风险提示并延长冷静期 [7] - 建议建立跨平台黑名单与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确保各环节主体依法同责 [7] - 社交平台、支付机构和云服务商应识别并拦截常见套路,建立高风险组合拦截模型,并提供经营主体核验、资质识别和内容留存等工具 [7] - 企业应做到资质、价格、售后“三公开” [7]
私域直播购物,“银发族”权益如何护(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老年网民与消费市场概况 - 截至今年6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61亿人,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达52.0%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老年消费陷阱和私域引流营销乱象 [1] 私域直播电商的运营模式与风险 - 私域直播通过微信群或私聊发送链接(H5、小程序、APP等形式)邀请特定人群观看,区别于淘宝、京东、抖音等有资质审核的公域直播平台 [2] - 私域直播服务商声称公域直播监管严、限制多、流量费贵,而私域直播“啥都能干”,针对老人的直播“钱景”非常好 [2] - 私域直播交易链条被设计为“脱平台”模式,规避电商平台风控和监管,导致消费者维权时面临证据零散、交易主体难以锁定等问题 [3] - 维权难点包括直播无回放、聊天可删除、收款与发货主体分离等,加大了取证和追责的难度 [3] 针对老年群体的营销策略与影响 - 商家利用剧本摆拍、卖惨诱导、AI造假、虚假人设等套路,并针对老年人渴望陪伴的心理,提供全天候问候和互动 [1][5] - 私域直播电商公司可能将老人群体分类,例如区分“老漂族”(随迁老人),并针对其孤独感进行精准营销 [5] - 直播间通过积分、红包、礼品等激励机制,以及互动答题、介绍新会员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 [2][3] - 直播销售的产品价格高于正规品牌类似产品,但老年人因长期观看直播而被“洗脑”,认为直播间产品更好 [3] 私域电商市场规模与监管挑战 - 2024年,中国私域电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8.69% [6] - 作为销售新业态,私域电商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传统电商监管体系尚未较好覆盖私域场景,形成监管真空 [6] 行业规范与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明确私域直播中各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完善老年人重点保护机制,并建立针对小额高频案件的快速处置程序 [7] - 建议强制要求私域直播公示经营主体信息,留存可追溯回放,确保宣传信息前后一致 [7] - 建议建立老年消费者特别保护规则,对健康类内容前置资质审核、加强风险提示并延长冷静期 [7] - 建议建立跨平台黑名单与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确保各环节主体依法同责 [7]
明确主体责任,解决监管真空 私域直播购物,“银发族”权益如何护(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13
老年网民与消费市场概况 - 截至今年6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61亿人,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达52.0%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老年消费陷阱和私域引流营销乱象 [1] 私域直播电商的运营模式与风险 - 私域直播通过微信群或私聊发送链接(H5、小程序、APP等形式)邀请特定人群观看,规避了公域平台的资质审核和监管 [2] - 私域直播服务商声称公域直播监管严、限制多、流量费贵,而私域直播“啥都能干”,针对老人的直播“钱景”非常好 [2] - 交易链条被设计成“脱平台”模式,导致直播无回放、聊天可删除、收款与发货主体分离,消费者面临证据零散、交易主体难以锁定等维权难点 [3] 针对老年群体的营销策略与影响 - 商家利用剧本摆拍、卖惨诱导、AI造假、虚假人设等套路,并针对“老漂族”的孤独感提供全天候陪伴和问候进行营销 [1][5] - 直播间通过互动答题、介绍新会员赢积分换礼品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销售价格虚高且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 [2][3][4] - 老年人沉迷直播间购物,其消费行为受到健康焦虑和情感需求的双重驱动 [2][5] 私域电商市场数据与监管挑战 - 2024年私域电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8.69% [6] - 传统电商监管体系尚未较好覆盖私域场景,形成监管真空,一些商家利用“非公开空间”逃避责任 [6] 行业规范与发展建议 - 建议监管部门明确私域直播中各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强制公示经营主体信息并留存可追溯回放 [7] - 建议建立老年消费者特别保护规则,对健康类内容前置资质审核、加强风险提示并延长冷静期 [7] - 建议建立跨平台黑名单与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确保各环节主体依法同责 [7] - 企业应做到资质、价格、售后“三公开”,社交平台和支付机构需建立高风险组合拦截模型并提供经营核验工具 [7]
标准空白下的竞逐:可生食鸡蛋企业的“品质长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6:11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多元化,半熟蛋、生食蛋等“非全熟”吃法逐渐普及,带动可生食鸡蛋品类受到广泛关注 [1] - 天猫平台上超过一半的商家已布局可生食鸡蛋,其成交额贡献接近整个蛋品行业的70% [1] - 可生食鸡蛋相关品类词的搜索量已经超过土鸡蛋,正以持续高速的增长率扩大市场规模 [3] 产品定义与核心差异 - 可生食鸡蛋与普通鸡蛋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沙门氏菌的检测与要求,并在单增李斯特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检测上有严格规定 [3] - 可生食鸡蛋意味着更严格的产品标准和饲养标准,其品质完全依赖于企业自律 [6]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每年约1.15亿人因感染沙门氏菌患病,蛋及其制品是沙门氏菌最常出没的重灾区之一 [6] 标准现状与行业痛点 - 可生食鸡蛋是新兴品类,目前仅有团体标准,缺乏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强制标准,导致市场充斥名不副实的产品 [3] - 现行国标对液态蛋、卤蛋等加工类蛋制品设有严格细菌控制要求,但对未经加工的生鲜鸡蛋基本豁免 [4] - 采用国际标准的可生食鸡蛋企业仅占全产业链的18%,而宣称具备该资质的产品却占据线上销量的35% [13] 国际经验与借鉴 - 日本对可生食鸡蛋实行全链条品质管控,从源头规范饲料配比和卫生情况,鸡蛋须经过清洗和GP中心的筛选评级流程 [6] - 日本有9个法规规章和行业规范对鸡蛋的沙门氏菌控制、可生食等级进行要求,达不到生食标准的鸡蛋无法进入市场流通 [9] - 日本和英国均建立了科学、透明可追溯的标准系统,如英国的狮标,以标准为基石建立消费者信任 [9] 领先企业实践与标准制定 - 黄天鹅在2019年从日本引入“可生食鸡蛋标准技术体系”,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优化,率先建立企业标准 [10] - 到2021年,黄天鹅联合产学研商主导建立《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补足了现行国标中未做要求的6项指标限量标准,并对8大环节、24个关键控制点提出明确规定 [10] - 凤集食品在上游种源管理方面实现祖代、父母代与青年鸡的自繁自育,通过三代检测净化体系保障母源健康 [11] - 凤集食品对沙门氏菌筛查设定严格指标,每栋鸡舍每月至少抽检鸡蛋1000枚,全年累计检测量达70万枚 [11] 产业升级与发展前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蛋品生产国与消费国,2024年禽蛋产量达358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42.8% [12] - 可生食鸡蛋凭借更高品质标准带来明显溢价,为行业跳出低价竞争、开辟新增长空间提供可行路径 [12] - 即时零售业务迅速发展提高了中高端蛋品的市场渗透率,加速形成消费黏性,释放可生食鸡蛋在新消费环境下的增长潜力 [16] - 行业目标是从“鸡蛋大国”向“鸡蛋强国”迈进,可生食鸡蛋代表中国鸡蛋的新一代品质、标准与价值创造路径 [16]
金龙鱼为何盯上“小众”蛋鸡赛道?公司回应
新京报· 2025-09-17 23:01
行业分析 - 蛋鸡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 公司战略 - 发展蛋鸡业务可有效利用现有饲料原料及下游销售渠道 [2] - 依托高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鸡蛋产品 [2] 产品布局 - 鸡蛋产品包括无抗鸡蛋、富硒鸡蛋、可生食鸡蛋等多个品类 [2] 产能进展 - 重庆蛋鸡工厂于今年投产 [2] - 目前蛋鸡存栏量为75万羽 [2] 销售渠道 - 主要销售渠道涵盖传统商超及地方连锁超市 [2]
金龙鱼(300999) - 2025年9月11日、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19:14
生产基地与业务布局 - 公司在全国已建成83个生产基地 [1] - 重庆企业群占地约800亩,包含大豆压榨、包装油、大米、面粉、中央厨房和蛋鸡业务 [1] - 杭州企业群占地约200亩,涉及油脂精炼、包装油、大米加工及中央厨房业务 [1] - 重庆蛋鸡厂占地670亩,蛋鸡存栏量75万羽 [2] 大健康产品线 - 泰州工厂生产低GI大米和植物甾醇系列产品 [1] - 廊坊央厨生产低GI米饭和18谷物杂粮饭等常温米饭 [1] - 石家庄工厂生产低GI黑青稞苦荞面 [2] - 秦皇岛工厂生产DAG油(甘油二酯油) [2] 中央厨房业务模式 - 采用高标准化厂房设计(层高8米),适配多数食品企业需求 [2] - 为客户提供原料、仓储、物流、研发及销售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2] - 通过参股至灿丰厨公司生产火锅底料和复合调味料 [2] - 提供两种渠道合作方式:直接通过公司渠道销售或推荐外部渠道资源 [2] 细分业务表现 - 重庆面粉业务通过专用粉产品(裹粉/包子粉/饺子粉)实现逆势增长 [2] - 蛋鸡业务利用现有饲料原料和销售渠道,产品涵盖无抗鸡蛋/富硒鸡蛋/可生食鸡蛋 [2] - 鸡蛋主要销售渠道为传统商超及地方连锁超市 [2]
辨伪存真:央视揭秘“无菌蛋”乱象 高品质“可生食鸡蛋”获肯定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7:22
行业现状 - 电商平台涌现大量"无菌蛋"产品 商家宣称"安全无菌"但价格差异大 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 [1] - "无菌蛋"实为"可生食鸡蛋" 核心特点是不含沙门氏菌 但名称易误导消费者认为完全无菌 [1] - 部分商家虚假宣传 如宣称"蛋壳无鸡屎代表无大肠杆菌"或"国际双重认证" 价格从9.9元/10枚到3元/枚不等 [1] 生产技术 - 可生食鸡蛋需经过种蛋检测净化 鸡苗两道体检 无沙门氏菌专用鸡舍饲养等严苛流程 [2] - 养殖环节采用智能化设备控制环境温度 空气质量 采食饮水 避免外源微生物污染 [2] - 每批饲料需实验室深度检测 每日产蛋进行抽检打碎检测 单枚生产成本1.4-1.8元 [2][3] 市场规范 - 目前仅有《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 缺乏国家行业强制标准 导致不良商家钻空子 [3] - 线下超市售价约2.65元/枚 线上低至1元/枚 价差反映市场存在名不副实现象 [3] - 头部品牌黄天鹅建立全链路品质管理体系 涵盖8环节24控制点 年自检70万枚鸡蛋 [3] 消费建议 - 应关注产品标签执行标准 优先选择品牌影响力大 信任度高的企业产品 [4] - 2024年中国禽蛋产量达3588万吨 为全球最大生产消费国 质量已达国际水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