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力

搜索文档
一线Leader怎么做?经理的必看指南
虎嗅· 2025-06-13 17:19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对管理有了一个概括性认识,大家应该能逐渐意识到:管理其实是一套治理框架。 这套治理框架的核心是法治与人治:他着眼点是架构与机制,事实上针对的是人。 他通过机制和架构不停去降低工作中的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然后鼓励更多的英雄去处理那些点状问题,从而维持公司的高效运转。 如图所示: 框架中会有四个层级,依次是:员工、经理、总监、高管。不同层级在框架中会有不同的责任,本章讨论的重点是人治期待的英雄:经理这个角色。 一、角色转变 经理是管理的第一站,也是令一线员工梦寐以求的职位,成为经理好像就上了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所以,很多员工挖空心思专研,如何才能"一步登天",就想求得这关键一票。 同时也有很多员工,好不容易成为经理,却在这个位置上不得其法,各种左右横跳,比如: 1. 有小伙伴角色模糊,天天跟一线抢活干; 2. 有小伙伴吹毛求疵,看不上一线工作,又不给正确的引导; 3. 有小伙伴隔绝信息链,欺上瞒下,将业务信息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只给每个员工必须的信息,并且忌讳员工串联全貌; 4. 有小伙伴喜欢杀熟,好欺负的员工就使劲用,刺头就躲着不用,最后导致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5. …… 所以,没做过 ...
浙江为何不像江苏“散装”?
虎嗅APP· 2025-05-17 12:06
江苏与浙江的"散装"现象对比 - 江苏省13个地级以上城市GDP全部位列全国前100,被称为"苏大强""十三太保",但存在"县不认市,市不认省"的"散装"现象 [1] - 浙江县域经济同样发达,但省内认同感明显高于江苏,原因包括历史、方言、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 [1] 历史因素 - 浙江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出现早于江苏,北宋时期浙江全境同属两浙路,而江苏分属多个行政区 [1] - 元朝时期江苏南部与浙江同属江浙行省,而江苏北部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南北差异明显 [1] - 明朝朱元璋设置直隶(后改南直隶),将苏南与浙北分离,浙江作为独立省份已存在300年 [2] 方言差异 - 江苏省内方言分为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和吴方言三大类,但次级方言较少,仅6种成片使用 [3][4][5] - 浙江省内方言差异更大,成片使用方言达三大类16种,北吴语与南吴语甚至不能互通 [6][9] - 浙江因方言差异大导致跨区域交流多使用普通话,反而弱化了方言差异的感知 [9] 经济发展差异 - 江苏经济更偏向投资驱动,2024年居民人均收入55415元,仅为人均GDP的34.5% [10] - 浙江经济更偏向藏富于民,2024年居民人均收入67013元,为人均GDP的49.4% [10] - 江苏人均收入极差2.24倍(苏州77524元vs宿迁34657元),浙江仅1.53倍(杭州76777元vs丽水50015元) [11] - 浙江上市公司密度差异为9.5倍(杭州4.13万人/家vs舟山39.2万人/家),江苏达16.44倍(苏州5.07万人/家vs盐城83.39万人/家) [11][12] 中心城市认同 - 杭州在浙江具有绝对中心地位,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均领先,历史可追溯至吴越国时期 [13][15] - 南京在江苏的省会认同度较弱,历史上曾与苏州形成"双省会"格局,直至1953年才完全确立省会地位 [12] - 杭州通过钱塘江水系可覆盖浙江大部分地区,历史上就是水路交通中心 [15] 行政区划变迁 - 江苏行政区划变动剧烈,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大部分县市隶属关系都发生过改变 [23][24] - 浙江行政区划相对稳定,明清时期11个府中有8个基本保留建制,仅严州府整体并入杭州 [24][25] - 浙江少数行政区划调整案例(如萧山、海宁、余姚、慈溪)成为全省"玩梗"话题,侧面反映调整之少 [25]
浙江为何不像江苏“散装”?
虎嗅· 2025-05-16 14:09
江苏省经济文化特征 - 江苏省13个地级以上城市GDP全部位列全国前100,有"苏大强""十三太保"之称[1] - 江苏省内存在"县不认市,市不认省"现象,行政区划认同感较弱[1] - 江苏省内方言分为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和吴方言三大类,但次级方言较少[6][7] - 江苏省内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24年人均GDP最高无锡市(21.67万元)是最低宿迁市(9.64万元)的2.25倍[16] - 江苏省居民收入差距显著,苏州(77524元)是宿迁(34657元)的2.24倍[17] 浙江省经济文化特征 - 浙江省民富水平高于江苏,2024年居民人均收入67013元,占人均GDP(135565元)的49.4%[15] - 浙江省内收入差距较小,杭州(76777元)是丽水(50015元)的1.53倍[17] - 浙江省方言差异大,有三大类16种方言,但通过普通话交流减弱了差异感[10][12] - 浙江省上市公司密度最高杭州(每4.13万人一家)是最低舟山(每39.2万人一家)的9.5倍[17] 两省历史行政区划差异 - 江苏省现行行政区划与清朝相比变动较大,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31][32] - 浙江省行政区划自明朝以来基本保持稳定,11个府中有8个整体建制保留[35][37] - 浙江省仅少数县市如萧山、海宁、余姚、慈溪等存在行政隶属变更[38] 两省中心城市比较 - 南京在江苏省内认同度较弱,历史上曾与苏州形成"双省会"格局[18] - 杭州在浙江省具有绝对中心地位,作为省会已有千年历史积淀[20][22] - 苏州是江苏省经济重心,上市公司密度(每5.07万人一家)显著高于盐城(每83.39万人一家)[17]
汽车人必备,2025年十大消费趋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7 23:00
米 好技之子 | 成就新汽车人 司法规范 名二维码 app I I 视 野 跨 实 战 界 国 际 / 撰 文 / 肖明超 张霖郁 推 设 计 / 师 超 大概在2021年前后,汽车行业的转型以及变革尚未清晰往哪儿变,当年有句话很流行,"新势力摸 着特斯拉过河,传统车企又摸着新势力过河"。 也正是这个时候,出现了大量的讨论,大家包括企业一把手纷纷思考:当汽车从传统的机械产品转 为智能电子产品时,品牌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高端品牌是否还有可能存在? "每一届金轩奖评审的时候,评委们都会因为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我想告诉大家的数据是,今天 品牌依然是人们做出消费考虑的重心,但我们要思考品牌向心力的塑造。"金轩奖评审团主席、知 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在第十一届金轩奖颁奖典礼上说。 今天的社会,消费已发生重要变化,这不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变 化。 大家越来越关注的是必要性消费,满足家庭和自我充实的消费。未来消费者会越来越关怀自我,大 家对内在小世界的消费会持续升温。 品牌承载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的表达,消费者不同群体在这几方面存在天然的差异。这正是 品牌产生意义的所在。 面对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