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命名的重要性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智驾为什么改名?
虎嗅· 2025-05-06 13:46
小米SU7智能驾驶更名事件 - 小米将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标准版Xiaomi Pilot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Pro/Max版Xiaomi HAD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1][2] - 更名原因与近期智能驾驶相关负面新闻(如车主开智驾睡觉、车祸等)引发的消费者认知偏差有关 [3] - "智驾"易被理解为完全自动驾驶,而"辅助驾驶"更准确传达需人工监督的产品定位 [5][29] 命名对消费者认知的影响机制 - 消费者倾向于通过名称字面意思理解产品功能,而非详细说明文档 [4] - 名称构成会触发既有词汇的联想(如"智驾"关联"智能驾驶","辅助驾驶"关联"人工监督") [5][12] - 负面命名案例:预制菜因名称与"现炒"形成对立遭抵制,尽管速冻水饺等同类产品已被广泛接受 [6][11] 商业命名策略与案例 - 命名直接决定产品市场认知,案例包括"发财树"(原瓜栗)提升办公室场景渗透率 [20][21] - 有效命名可降低沟通成本,如"95纯虾排"通过名称直接传递核心卖点(95%虾肉含量),效果优于口号宣传 [24][26] - 名称具有指导作用,如"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通过词汇组合最初呈现中性印象,实际为纳粹全称 [15][18] 行业命名方法论 - 命名是事物传播的前提条件,海德格尔"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强调其哲学意义 [23] - 名称力量高于宣传话语,因名称具有确定性而口号易引发质疑 [26] - 命名需避免负面联想(如"鳄梨"更名"牛油果"),并构建正面暗示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