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与代言人关系
icon
搜索文档
品牌方下架,工作室否认,全智贤代言陷“双面”罗生门?
36氪· 2025-09-24 07:42
品牌应对代言人争议的策略 - 多个品牌如LV、海蓝之谜、伯爵珠宝已迅速下架全智贤相关代言物料,海蓝之谜清空了其微博、小红书及Instagram等平台的内容[1] - 品牌处理代言人争议的流程已高度熟练和标准化,核心目标是迅速完成切割,确保丑闻不再与品牌产生关联,无需进行价值判断或必须发布公开声明[5] - 以Prada为例,其在代言人出现争议后反应迅速,如郑爽事件后1天内终止合作、李易峰事件后1小时内撇清关系,尽管股价短期下跌超15%,但业绩未受明显影响,营收保持大幅增长[8] 全智贤面临的市场环境与选择 - 全智贤团队在前期可能未预料到《暴风圈》剧本会引发巨大反响,该剧剧情被描述为逻辑离奇、漏洞百出的“无脑爽剧”[10] - 韩国影视行业自2016年奈飞进入后发生剧变,奈飞宣布投资25亿美元布局韩国市场,提供高曝光和高片酬,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向奈飞,2023年韩国本土电影仅6部盈利,2025年开机拍摄的本土电影仅个位数[11][14] - 全智贤与奈飞合作有限,主要作品为2021年《王国:北方的阿信》且戏份较少,因此与迪士尼+合作《暴风圈》成为其缺乏拒绝资本的必然选择[14] 事件对全智贤商业价值的影响 - 风波导致原定邀请其代言的一家中国服装品牌取消了广告拍摄计划,尽管经纪公司回应称仅是行程推迟而非取消[1][4] - 随着官方媒体发声,全智贤在中国市场的商业链条被认为已基本断裂,据韩媒披露其中国区代言年收入约800亿韩元(约4.3亿元人民币),本次损失很可能远超该数字[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