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唯论文评价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论文工厂”年赚8000万背后
经济观察网· 2025-10-15 22:38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卧底两家论文中介机构,发现其年运作论文量超18万篇、年收入8000万元;央视财 经则曝光"AI枪手"批量生产假论文、社交平台公开招揽生意的乱象。 从代写到代发,从伪造参会证明到操纵期刊录用,论文工厂已形成一条分工明确、暴利驱动的黑色产业 链。这条产业链侵蚀学术诚信,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到底是什么让"论文工厂"得以存在? 论文黑色产业链的三个重要环节 对医生而言,晋升职称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尤其是核心期刊。《2025年医疗行业人才需求报告》显 示,三甲医院招聘普遍要求博士学历,硕士仅能竞争县级医院岗位。教育部统计数据也发现,医学类研 究生招生规模近年持续扩张,年均增长率约15%,但医疗体系高端岗位增量有限,这就导致了"学历通 胀"。 现实中的另一个境遇则是,来自小红书的跟帖留言就提到了临床医生要每天辗转于诊室和病房,没有充 足的时间做实验,也没有时间去写论文。这样的声音折射出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临床医护人员承担着 繁重的诊疗任务,日均门诊量动辄数十上百人次,夜间急诊随时待命,客观上确实难以抽出系统性的科 研时间与精力。但必须明确的是,这并不能成为寻求代写代发的借口。真正值得反思的是,当前"唯论 ...
“唯论文”让男性“患上”妇科病(健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9 06:42
日前,涉事医院已发布情况说明,给予这名护士记过、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医院在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做出处理,态度值得肯定。然而,这篇论文是在发表8年后才被发现,或许 只能说明,从作者到作者单位再到刊发杂志,大家只在乎论文能不能发出来,而不管"论文为何物"。 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这篇违反基本常识的论文被曝光后,多篇涉妇科论文被曝出现男性患者的数 据,包括"宫颈癌""产后出血"等疾病,涉及多个期刊。这么多的医学期刊被卷入,令人震惊,也暴露出 学术监督链条的多重失效。理论上,一篇医学论文需经过数据核查、同行评议、编辑审核等多道关卡。 但现实中,部分期刊为收取高额版面费,主动降低审稿标准,有的甚至"交钱就能发"。当本该严谨的学 术评审沦为"走过场",出现"男性患上妇科病"式的谬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水论文"频频出现,追根溯源,恐怕与部分医疗机构"唯论文"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一段时期以 来,发表论文成为医护人员职称评定的"硬通货",相关考核和评价体系往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 质。为了通过考核、评职称,有的基层医护人员花钱请人写、发论文,有的选择"剪刀加糨糊"的组装模 式,将精力耗费在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