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利益分配规则
搜索文档
雷军的硬仗已打响!小米与“黑公关”的舆论战,早已没有退路!
搜狐财经· 2025-10-20 15:49
事件背景与定性 - 事件由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公开呼吁抵制网络水军等乱象引发,此举被视为彻底打破了行业潜规则[1] - 该事件迅速升级为一场不对等的舆论战争,对方阵营准备充分、反应迅速,形成一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3] - 这场斗争本质上是关于商业利益分配规则的斗争,超出了单纯抵制黑公关的范畴[14] 舆论战态势分析 - 小米公司在舆论战中处于明显劣势,面临一场不对等的战争[3] - 对方阵营行动协调一致:在家电企业“接梗”起诉MCN的同时,大量支持小米的KOL、大V账号遭到封禁[3] - 舆论风暴预计将持续加剧,因平日互有矛盾的媒体和大V在“搞小米”一事上罕见地达成了共识[11] 小米的营销策略与行业冲突 - 小米公司在媒体和公关上的投入以“抠”著称,全年所有产品全平台营销费用据称约为1亿元[5][6] - 该“性价比”打法在过去为小米节省了可能高达几十亿元的营销费用,但同时也断了众多媒体、公关公司及大V的财路[6] - 由于未能让行业利益相关者“分一杯羹”,小米在关键时刻缺乏舆论支持,甚至被视为“全网公敌”[6] 小米面临的现实压力与选择 - 部分有影响力的KOL(如大熊)直接向小米喊话,要求其将利润回馈社会,具体方式为增加广告投放、媒体合作并提高接待标准[6] - 另一些KOL(如陈震)则趁小米孤立无援之际释放合作信号,意图争取利益[9] - 小米被指未向“京圈”媒体资源“上供”,此举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是破坏了行业规矩[11] 小米的战略困境与潜在影响 - 小米面临两条艰难选择:硬刚到底将陷入无休止的消耗战,产品、声誉乃至米粉都可能持续遭受攻击[11];选择服软花钱消灾则意味着向“黑公关”商业模式低头,可能开启被持续“吸血”的恶性循环[12] - 若选择妥协,增加的“保护费”支出最终可能转嫁至产品价格,由米粉承担[12] - 此次斗争的结果不仅关系到小米自身的声誉,更关系到未来是否还能存在敢于挑战行业“潜规则”的企业[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