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银行代销业务规范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银行代销业务将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3-25 18:29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标志着商业银行代销业务进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新阶段[1] - 新规通过八章54条内容全面规范代销业务内部管理、合作机构管理、产品准入管理、销售管理、存续期管理等环节 旨在防控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指明行业发展方向[1] 监管要求影响 - 首次系统性要求商业银行严格履行代销业务主体责任 严把售前准入关 包括严格筛选合作机构和严把产品准入关口[2] - 强化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的管理责任 对代销产品实施分级管理 涉及私募基金或非标资产的产品需经高级管理层批准并设定准入红线[2] - 要求建立健全全流程监测管理机制 明确禁止误导销售、混淆代销产品与存款、诱导频繁交易等11类违规操作[3] - 针对老年客户等特殊群体需制定更审慎销售流程 强化风险揭示并建立员工行为监督与举报机制[3] 业务操作规范 - 强化代销产品存续期信息披露责任 要求督促合作机构定期公开产品净值、风险事件等关键信息[4] - 明确商业银行在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产品管理、销售管理、信息披露、投诉处理等具体职责[4] - 要求持续关注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风险评级变动及信息披露情况 督促合作机构履行主动管理责任[4] - 建立更严格客户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 从根本上回应消费者投资痛点[4] 风险监管要求 - 推动银行代销业务向合规化、专业化转型 短期可能抑制代销规模增速但中长期将倒逼风控能力提升[5] - 私募产品代销门槛提高可能加速行业分化 合规基础扎实的头部机构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6] 消费者权益保护 - 通过强化准入管理、明确禁止违规行为、加强适当性管理等措施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6] - 新规虽短期增加管理难度 但为构建稳健业务框架和赢得客户信赖提供机会 推动从规模导向向质量与风控导向转型[6] - 中长期将优化银行收入结构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