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套路

搜索文档
治理商标套路得下真功夫
经济日报· 2025-08-02 07:06
"潘婷三分钟奇迹""多半袋面""壹号土"猪肉、"千禾0"酱油……你以为这些描述的是商品特质,其实都 是注册商标。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商家在商标注册上玩起文字"套路",误导消费者,相关话题多次冲上 热搜,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市场乱象。 其实,这些商标的文字套路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商品某些特性的心理预期,通过精心设计商标来制造信 息差。像"山里来的土"鸡蛋,能让人联想到原生态散养;"树上熟"水果,听起来肯定是新鲜成熟的。利 用拆分词汇、夸大描述、模糊标注,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间陷入"套路"。等把商品买回家才发现,哪有 描述的高品质,全是商标套路的噱头。 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不得作为商 标使用。从法律条文来看,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防止商标误导消费者,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商标审查存在主观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审查员对欺骗性和误导性的判断标准 有主观偏差。比如,对于"山里来的土"这样的商标,单独审查时可能觉得只是表述有些特别,不具有明 显欺骗性,但与外包装上的鸡蛋组合使用时,就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土鸡蛋。同时,部分商家利用一些 隐蔽手段规避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