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团队平台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逾710只基金增聘经理,增聘潮涌究竟是“离职前兆”还是“团队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7-08 00:04
公募基金行业团队化转型 - 行业正加速从"明星基金经理"模式向"团队平台化"转型 目前超四分之一基金采用"共管"模式 全市场1.29万只基金中有3307只由两位及以上基金经理管理 占比达25.61% [1][7] - 政策明确引导行业转型 2022年4月证监会提出构建团队化投研体系 2024年5月行动方案再次强调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 [8] - 新生代基金经理数量显著增长 全行业4052名基金经理中1542人任职不超过3年 占比超三分之一 另有534人任职未满1年 [8] 基金经理增聘现象分析 - 年内超710只公募产品增聘基金经理 涉及葛兰 冯波 刘格菘等知名经理 相关公告近900条 如葛兰管理规模311.79亿元的中欧医疗健康增聘赵磊 [1][4][5] - 增聘核心逻辑为团队动态优化 包括"以老带新"培养新人 减轻原经理管理压力 实现优势互补 如价值型与成长型经理组合管理 [5][6] - 行业分析师指出 若某经理全部产品密集增聘且风格相似可能预示离职 但多数情况属于正常团队迭代 [5][6] 新生代基金经理表现 - 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前10名中半数由任职不足3年的经理管理 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经理梁福睿任职不足1年 产品年内回报达90.92% [2][9] - 新生代优势在于投资灵活度高 学习能力强 善于把握新兴行业机会 但持仓行业集中度较高 业绩可持续性需时间验证 [9][10] - 资深从业者认为年轻经理更擅进攻 老将更擅风控 两者互补可形成更全面的投资策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