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文化

搜索文档
中外园林 美美与共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中外园林艺术交流 - 中国花鸟画通过托物言志展现意境之美,而西方静物画更注重客观真实,日本浮世绘融合中国画元素并影响法国印象派 [4] - 清代《红莲图轴》由唐炗与恽寿平合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体现中国古典绘画技艺 [4] - 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作品《名所江户百景》与莫奈的《睡莲池》分别代表日本和西方对自然景观的艺术表达 [6][7] 季节与自然主题的艺术共鸣 - 英国版画《十二月花令》与中国《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均以花卉表现季节变迁,反映跨文化的自然审美 [9][11] - 中西方艺术通过"月令"主题展现季节与劳作的共通性,如英国六月花束与中国腊月水仙的对比 [9] 园林文化的国际展览 -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以雅集、鉴藏等六种园事串联中外展品,展示园林文化的多元性 [12] - 展览突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精神,强调其与世界园林体系在营造自然意趣理想家园上的共同追求 [12]
东方意境在园林里流淌(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6-16 06:11
楹联寄托园林的文化渊源,体现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淡泊明志的情思。苏州沧浪亭的"清风明月本无 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充满情趣和意境。拙政园"荷风四面亭"的楹联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 房山",夏日美景、荷花绽放,具有视觉上的"包围感"。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楹联更长:"风风雨雨暖 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28个叠字将一年四季的景观变化予以展现。 品读文字,能更深入理解园林所传达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背后的审美标准,在我们学习说话、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就已经慢慢形成,流淌在文化血脉之 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创作模式,和西方花园追求几何对称的平面布局完全不同。中国园林采用 蜿蜒的小径、错落的亭台构建起含蓄的东方意境。透过漏窗框取的半幅竹影,恰似文人画中的留白, 将"不全之全"的美学智慧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是遵循以园林仿画作的造园理念的结果,也是由中国人看 待世界的哲学思维高度决定的。 园林既是避世的桃源,也是入世的隐喻,每一处景观都是道德人格的物化表达。现代人对"诗意栖居"的 渴望依然不减,人们用混凝土模仿太湖石的褶皱,将数字投影技术融入水景,将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 转化为对 ...
相约博物馆 | 乐在林泉中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6 09:09
北京中山公园内的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上刻八种兰亭相关书法作品。 视觉中国 宋徽宗《祥龙石图卷》(局部),奇石如蛟龙一般挺立。 资料图片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池》。 陈彧之 摄 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来自国内外博物馆的200余件(套)展品汇聚一 堂,呈现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及中国人对理想人居环境的追求,亦与外国园林展开对话,各美其美,美美 与共。请随我们走进园林深处,在林泉中栖息、沉思。 园林宜雅集,千年前的兰亭盛会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展览中有一块奇石,见证了元代玉山雅集的盛况。玉山雅集的主人叫顾瑛,江苏昆山人,顾瑛善读书, 但十六岁就离家去外地经商,打理家族产业。元代江南文士仕进渠道十分有限,经商不失为一条出路。 顾瑛经商有成,积累下丰厚家资。至正八年(1348年),顾瑛在家乡昆山开始经营自己的园林,这便是 历史上有名的"玉山草堂"。 展览的名称"乐林泉",出自清乾隆帝为画家李世倬所绘《皋涂精舍图轴》题写的"诗塘"。所谓"诗塘"指 的是在装裱立轴时,在画心上方留出的用以题写诗文的地方。这幅《皋涂精舍图轴》"诗塘"处只有"乐 林泉"三个大字和一方印,其下有乾隆帝的四段题字,再其下 ...
山月窥檐,溪风掠坐:共赴一场园林故梦|观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08:48
展览概述 - 故宫博物院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展览时间2025年4月1日至6月29日,地点为故宫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 [1][82][83] - 展览以"园林雅事"为核心叙事,聚焦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并延伸至全球园林文化,涵盖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六大主题 [1][82] - 展品包括中国历代书画、清宫文玩、古典家具及西方油画、雕塑、日本浮世绘、波斯细密画等跨文化艺术品类 [1][82] 雅集主题 - 通过乾隆花园烫样模型复现江南园林手法,展现"曲水流觞"场景及乾隆帝归隐林泉的精神追求 [2][3][4] - 展陈兰亭雅集相关文物如《兰亭八柱帖》第二册(褚遂良摹本)、第三册(冯承素摹本)及明代尤求《修褉图卷》 [4][5] - 对比呈现中西雅集文化:中国以《西园雅集图卷》《东园图卷》为代表,波斯文化通过细密画《花园景致》《霍斯劳与席琳在花园》展现 [6][8][10][11] 鉴藏主题 - 复原乾隆帝建福宫花园"四美具"收藏空间,展出剔红提梁盒"福寿宝胜"百什件及《九歌图卷》《女史箴图》摹本 [24][25][27][28] - 西方鉴藏部分展示意大利画家帕尼尼《古典风格的建筑随想》,融合罗马古迹与庄园雕塑收藏 [32][33] - 18世纪欧洲"中国风"设计图稿如《邱园中的塔和桥》反映东方美学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35][36] 游山与静修主题 - 中国园林通过《万松金阙图》《祥龙石图卷》体现"以小见大"的造山哲学,西方以埃斯特庄园版画展示几何化台地设计 [39][40][45][46] - 静修单元对比冷枚佛教题材画作(如《顽石点头图》)与西方圣哲罗姆主题作品,揭示不同文明的修行方式 [51][52][55] - 云光楼十六罗汉屏风以嵌玉和漆地描金工艺展现清宫宗教艺术 [56] 观花与畅音主题 - 莫奈《睡莲》系列与清代《弘历观荷抚琴图轴》《墨荷图轴》形成东西方莲花意象对话 [58][59][60][61] - 日本浮世绘如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与欧洲《丘比特崇拜》挂毯呈现花卉美学差异 [66][69] - 畅音单元复原乾隆花园符望阁小戏台,并展陈清代戏服(如何仙姑衣)、戏本及西方水剧场设计图 [72][73][74][79]
文化中国行 | 遇见古风雅集 感受园林背后的文化魅力
央视网· 2025-05-05 17:33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展出200余件中外文物艺术品 [1][3] - 展览分为"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6个单元,融合园林景观与文学、戏剧、历史典故等元素 [3] - 展览通过建筑烫样、复原模型和历史空间意象化再现等形式,生动阐释紫禁城园林的营造智慧 [10][12] 展品亮点 - 明代尤求《兰亭修禊图》描绘王羲之兰亭雅集场景,清代石涛《西园雅集图》卷呈现北宋名家群像 [5] - 明代吴彬《方壶图轴》展现方壶仙山奇景,南宋马麟《层叠冰绡图轴》刻画绿萼梅风姿 [7][9] - 莫奈《睡莲》和《睡莲池》系列作品成为展览重磅展品,体现东方意韵 [10] 展陈技术 - 运用3D打印技术重构乾隆花园倦勤斋小戏台,结合镜面屏幕营造沉浸式体验 [14] - 复刻乾隆花园烫样详尽展示建筑内外结构,反映内檐装修工艺巅峰水平 [12] 文化主题 - 展览通过假山湖石、楼台亭榭等元素,展现中国古典园林"城市山水"的意境追求 [7][16] - 以花卉题材作品(如荷花、梅花)传递高洁人文精神,呼应园林文化内核 [9][10] 配套活动 - 修缮完毕的乾隆花园计划于今年9月对外开放,展览提前通过烫样形式呈现其风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