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
搜索文档
东西相和 诗意栖居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苏州双塔 1964年 颜文樑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TCHOHOLL 睡莲 1906年 克劳德·莫奈(法国)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苏州拙政园 1964年 颜文樑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展厅一角。 苏州博物馆供图 虎丘塔影图 陆 治(明) 天津博物馆藏 从中国苏州拙政园到法国吉维尼莫奈花园,从吴门山水到印象派油画,古今东西,园林艺术都是人与自 然关系的具象表达: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类共同的向往目标。 莫奈所绘的睡莲与颜文樑笔下的拙政园均以园林水景为核心主题,追求自然意境与诗意表达。前者采用 裁剪构图的方式,满幅水面省略岸景,以抽象笔触捕捉光影的瞬息变化。后者则运用疏密自然的全景布 局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江南园林的自然风光与天然野趣。两者一特写探微,一全景寄情,皆臻自然诗 境。 江南文化中,塔常作为寺庙园林的一部分,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虎丘塔影图》意境疏淡深秀,《邱 园:宝塔和桥》再现英国对中国造园理念的吸收和改造,《苏州双塔》着力于景观的客观还原。三者一 为传统写意,一为东西融合,一为本土写实,虽语境各异,却共同折射出中国造园理念中对塔与景致相 映成趣的追求。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7日 17 ...
新华全媒头条|百载共守护 一城尽风华——写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10-09 21:46
百载共守护 一城尽风华——写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徐壮、杨湛菲 一脉文渊红墙铭史,百年守望紫禁流芳。 首都北京,绵延7个世纪的中轴线中心处,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 宫,将迎来历史性的日子。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这是一份厚重的时代记忆。 百年前,这里重门徐启、百废待兴;抗日战争时期,故宫人携近两万箱文物避敌南迁、以身护宝;新中 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翻开崭新一页,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 传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故宫博物院迎来了一个高 速发展的繁荣时期。秉持"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发展理念,这座人类共有的文化 遗产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穿越百年历史烟云,巍巍故宫存史博物,拥抱世界阔步未来。 从帝王禁苑到人民的博物院 国庆中秋假期,庄严恢宏的午门前,许多游客披着晨光而来。 午门城楼上,"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面向公众开放。这场献礼百年院庆的大展上, 人们可以一睹十年难见的《清明上河图》、凝望传承三千多年的亚醜方尊、定格含义隽永的金瓯永固 杯… ...
财经观察|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活力迸发
新华社· 2025-06-02 22:02
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表现 - 元代书法家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在香港苏富比2025年春拍以2.135亿港元落槌,创下该拍卖行史上最长竞投记录[1] - 巴斯奎特的《星期六的夜晚》在佳士得香港2025年春拍以1.126亿港元成交,成为本年度亚洲市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类别最高价拍品[1] -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列全球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实力[1] 拍卖市场数据 - 佳士得香港2025年春拍6大现场拍卖总成交额超7.2亿港元,成交率95%,落槌总额为低估价的111%[2] - 中国嘉德香港2025年春拍总成交额达4.1亿港元,同比增长22%,平均成交率76%,总成交价为低估价的166%[2]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吸引42个国家240家艺廊参展,其中23间为首次参展[2] 市场地位与吸引力 - 香港被视为展示亚洲古典、现代及当代艺术的核心平台,也是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国际舞台[2] - 许多国际画廊将香港选定为亚洲总部所在地,进一步彰显其在亚洲艺术市场的核心地位[3] - 2024年梵高《停泊的船只》以2.5亿港元刷新该艺术家在亚洲拍卖纪录,莫奈《睡莲》以逾2.33亿港元成交[4] 市场发展支撑因素 - 香港具备商品、资本、人才自由流动和完善法治环境等优势[4] - 自由港贸易、零税率及外汇货币流通便利性等条件构成市场长盛不衰的基石[4] - 西九文化区汇聚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等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项目[5] 政策与生态建设 - 香港特区政府推行政策措施巩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地位[5] - 计划建立完整艺术品交易生态圈,包括高端私人艺术藏品储存、修复和展览设施[5] - 国际拍卖行"四大巨头"将香港作为亚洲业务核心支点,富艺斯、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均在港设立或扩建总部[5]
相约博物馆 | 乐在林泉中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6 09:09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举办"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汇集国内外博物馆200余件(套)展品,展现中外园林艺术 [4] - 展览名称"乐林泉"源自乾隆帝为《皋涂精舍图轴》题写的诗塘内容,该画作描绘乾隆书房所在的园林景观 [5] - 展览通过雅集、鉴藏、游山等六类典型园事,系统展示中国传统园林的生活美学 [5] 中国园林艺术 - 兰亭八柱亭现存北京中山公园,八根石柱刻有唐代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临摹《兰亭序》及柳公权/董其昌等书法作品 [5][6][7] - 雍正帝在圆明园仿建兰亭流杯亭,乾隆将其木柱改为刻有书法名作的石柱,体现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 [6] - 元代顾瑛建造玉山草堂,12年间举办50余次雅集,倪瓒/杨维桢等名家参与,园中造云石留存八段元明题记 [8][9][10] - 中国叠山技艺讲究"做假成真",计成《园冶》提出瘦/皱/漏/透的赏石标准,宋徽宗《祥龙石图卷》展现太湖石四美兼备 [10][11] 中外园林交流 - 展览展出莫奈1900年《睡莲池》和1906年《睡莲》,展现其吉维尼花园中日式木桥与睡莲池的东方元素 [12] - 1762年《邱园中的塔和桥》描绘英国园林中的中式宝塔,原型为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14] - 18世纪西欧兴起"中国风",钱伯斯将中国元素融入邱园设计,同期圆明园也吸收西方园林技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