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内镜技术突破
icon
搜索文档
手术台看不见血点,打破日企30年垄断,被欧美称为等待10年的技术
新浪财经· 2025-07-22 21:23
内镜屏幕上那片模糊的血色视野,像一团化不开的浓雾——出血点到底在哪? 这样的焦灼场景,每天都在全国数千家医院的内镜中心上演。而破局的关键,竟藏在一束中国人自主研 发的"红光"里。 灵眸医疗参加Arab Health 2025 被卡脖子的"生命通道"。 当奥林巴斯用NBI窄带成像技术筑起专利高墙,当日系三巨头靠CCD传感器垄断中国80%软镜市场,国 产内镜的突围战一度陷入僵局。CMOS替代CCD的技术红利逐渐消退,我们仿佛又站在了十字路口。 文章来源:医药精英论坛,未经械友授权不得转载 手术灯熄灭的瞬间,主刀医生额头的汗珠滚落下来。 冰冷的数字更让人揪心。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22年中国新发胃癌48万例、食管癌32万例,这两个"吃 出来的癌症"占全球患者的30%到40%。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规范化的内镜检查成为救命的关键,这种 检查将直接决定能否在癌细胞扩散前锁定目标。 | 国产内镜的技术短板与追赶方向 | | | | --- | --- | --- | | 现存不足 | 因你差距 | 国产应对策略 | | 镜体精密密封性 | 日本企业>5万次弯折测试 | 联合哈工大研发仿生关节销管 | | 光学放大倍数 | 奥 ...
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但仍会漏诊,国产技术寻找突破口
第一财经· 2025-06-27 12:55
结直肠癌筛查技术现状 - 结直肠癌是中国发病率第二高、死亡率第四高的癌种 [1] - 约90%结直肠癌由腺瘤恶变而来,早期切除可使5年生存率提升至90%以上 [3] - 当前白光内窥镜技术面临漏诊挑战,腺瘤检出率(ADR)质控标准为30%但仍存在漏诊 [3][4] - 扁平状息肉和无蒂锯齿状病变因颜色接近黏膜更易漏诊,后者癌变风险高且速度快 [1][3] 聚谱成像技术研究突破 - 国内首次针对国产聚谱成像技术(SFI)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覆盖698例患者 [1][4] - 聚谱成像技术通过数字光谱处理提升微血管吸收峰值波段信号,增强组织结构对比度 [4] - 腺瘤检出率达38.29%显著高于白光内镜的30.46%,息肉检出率56.29% vs 47.99% [4] - 无蒂锯齿状病变检出率3.14% vs 1.15%,进展期腺瘤检出率6.57% vs 3.16% [4] 技术应用优势 - 聚谱成像技术无需喷洒染色剂,一键切换成像模式降低操作难度 [5] - 提升病变与正常黏膜区别度,特别有助于发现扁平病变和无蒂锯齿状病变 [4] - 功能集成于内镜手柄,降低对临床经验的依赖,适合基层医院普及 [5] 行业影响 - 研究由上海仁济医院牵头联合10余家医疗机构完成,为国产内镜技术提供临床数据支撑 [1][4] - 开立医疗自主研发的聚谱成像技术实现光学技术创新 [4] - 技术突破有望改善偏远地区内镜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