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债换手率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点评:如何定价50年国债
国盛证券· 2025-07-07 20: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50年国债表现亮眼,与30年国债利差持续压缩,已降至2023年以来均值以下,存量达1.3万亿;当前50 - 30年国债利差处于中性水平,继续压缩空间有限,但调整压力同样不大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0年国债投资价值分析背景 - 近期50年国债表现亮眼,与30年国债利差从6月16日的15.6bps降至7月4日的8.4bps,累计降7.2bps,存量达1.3万亿,需分析其投资价值 [1][7] 影响50 - 30年国债利差的因素 - 基本面角度对50 - 30年利差基本不具备解释力,该利差更多反映资产属性差别,与基本面变化关系不大 [1][10] - 50年国债换手率大幅攀升,6月月换手率达7.5%超30年国债,其与30年国债换手率差额和50 - 30年国债利差有一定相关性,流动性提升使流动性溢价下降,利差趋势性压缩 [2][12] - 股市反映的风险偏好与50 - 30年利差呈正相关,30年国债能更多代表市场风险偏好,后续50年国债流动性提升后关系变化待察 [2][16] - 资金价格会影响整体曲线斜率,50年债券供给对利差有一定影响,但关系不显著;50与30年国债利差和R007有负相关性,今年二季度资金价格回落提升超长端斜率水平;50和30年国债净融资及差额与利差相关性弱,但对去年以来利差影响强 [3][18] 定量定价模型 - 以R007月均值、50与30年国债月度净融资差额、30与50年国债月均换手率差额以及Wind全A指数为解释变量,对50 - 30年国债利差回归解释,方程解释能力较强,四变量对超长债期限利差解释力强 [3][20] 利差现状及展望 - 6月50 - 30年国债利差拟合值4.9bp略低于当前8.4bps;假定后续条件,后续几个月拟合值在7.4bps左右,当前利差处于中性水平,压缩空间和调整压力均有限 [4][23]
债市微观结构跟踪:超长债换手升至高位
国金证券· 2025-06-29 22: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金证券固收 - 债市微观交易温度计”读数回升 3 个百分点至 52%,位于偏热区间的指标数量占比升至 35%,交易热度分位值大幅回升 14 个百分点,机构行为类指标均值小幅下降 2 个百分点,利差分位均值回升 3 个百分点,比价分位均值小幅下降 2 个百分点 [11][14][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指标情况 - 20 个微观指标中,位于过热区间的指标数量上升至 7 个(占比 35%)、中性区间 6 个(占比 30%)、偏冷区间 7 个(占比 35%) [3][18] - 30/10Y 国债换手率由偏冷区间升至过热区间,全市场换手率、货币松紧预期由中性区间升至过热区间,市场利差由偏冷区间升至过热区间,1/10Y 国债换手率由过热区间降至中性区间 [3][18] 交易热度类指标 - 位于过热区间的指标数量占比升至 50%、中性区间占比仍为 50% [5][19] - 30/10Y 国债换手率分位值大幅上升 87 个百分点至 96%、由偏冷区间升至过热区间 [5][19] - 全市场换手率分位值回升 6 个百分点至 75%、由中性区间升至过热区间 [5][19] - 1/10Y 国债换手率分位值回落 17 个百分点至 60%、由过热区间降至中性区间 [5][19] - TL/T 多空比分位值回升 10 个百分点 [5][19] 机构行为类指标 - 位于过热区间的指标数量占比升至 50%,中性区间占比降至 13%,偏冷区间占比仍为 38% [6][23] - 货币松紧预期分位值小幅上升 1 个百分点至 70%、由中性区间升至过热区间 [6][23] - 上市公司理财买入量回落 17 个百分点至 4% [6][23] 利差类指标 - 政策利差进一步收窄 1bp 至 -1bp,3 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行至政策利率下方,对应分位值继续上升 5 个百分点至 59%,位于中性区间 [7][30] - 信用利差、IRS - SHIBOR 3M 利差分别收窄 2bp、1bp 至 50bp、 - 6bp,农发 - 国开利差则小幅走阔 2bp 至 10bp,三者利差均值由 19bp 收窄 1bp 至 18bp,分位值小幅回升 1 个百分点至 41%,位于中性区间 [7][30] 比价类指标 - 位于偏冷区间的指标数量占比仍为 100% [8][30] - 商品比价、不动产比价分位值分别下降 6 个、2 个百分点至 7%、27%,股债比价、消费品比价分位值均持平前期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