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

搜索文档
甘怀真:天下是神域,不是全世界
新浪财经· 2025-05-07 11:07
学术脉络与研究理路 - 甘怀真对"史料学派"提出补充,强调在缺乏新史料时仍需利用旧史料建构新学说,古代史研究需提出当前最合理的解释以待未来验证 [4] - 甘怀真学术脉络围绕"中国为何存在"及"中国庞大版图维持"的课题展开,受东京大学西嶋定生从礼制角度研究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范式影响 [5] - 研究转向关注中日古代帝制祭祀活动,探讨经学、礼制与政治互动关系,成果收录于《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一书 [6] 核心论述:"天"与"国家宗教" - 反思学界主流观点:批判人文主义研究忽略宗教维度,指出郊祀礼体现国家对宗教性的关怀,提出"国家宗教"概念 [7] - 早期"天下"具有宗教色彩,其地理空间被"宗教之天"笼罩,与儒家诠释后的"天下"存在差异 [8] - 重新解读商周"天"观念:周人上帝具人格化特征(祖先神),商人上帝为超越性存在,商周变革后周人上帝逐渐转向普遍性 [9][10] 战国秦汉国家宗教演变 - 战国宗教多元发展:儒家"气论"与多神教并存,多神教可能受希腊化神学间接影响 [11] - 秦"皇帝"称号为"光明的太一上帝",汉代郊祀礼制融合中亚信仰与东方儒学,形成以名分论为原理的国家宗教 [11] - 儒教国家非儒家独创,而是对商周国家宗教传统的改造,为政权提供学说基础 [12] 与谈与对话议题 - 讨论"天"的宗教性与人文性:主张在历史语境中理解"天",古代宗教为完整知识系统包含人文范畴 [13] - 文明交流论:文化改变多受外来因素影响,载体为商旅和移民,过程间接漫长但不可忽视 [14] - 利用新出土简牍材料(如岳麓秦简)支持书中论述,如秦朝皇帝号的宗教性原理 [15] 跨学科研究与未解问题 - 甘怀真强调从语言角度理解中国政治体,雅言系统提升凝聚力但需注意内部族群语言复杂性 [16] - 探讨西嶋定生"二次即位"学说,质疑其史料依据并提出汉代天子观的补充研究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