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王消化
icon
搜索文档
“地王”消化难
经济观察报· 2025-05-13 19:43
地王现象与市场现状 - 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频现"地王",如何有效消化这些高价土地成为房企现实问题 [1][2] - 朝阳11号地以126亿元底价成交,成为2025年朝阳区总价"地王",楼面价达5.45万元/平方米 [2] - 黄杉木店地块周边二手房挂牌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但开发商仍保持谨慎态度 [2] 房企应对策略 - 中建智地计划将黄杉木店地块打造为140—300平方米的纯改善型产品,引入"好房子2.0"标准 [4] - 房企通过提前蓄客、回访未成交客户等方式为项目预热 [5] - 海淀树村项目楼面价10.23万元/平方米,计划推出180平方米起步的高端产品,总价2000万元以上 [6] 市场竞争与去化压力 -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板块"心意和园"项目网签率为71.4%,网签价较备案价下降11.6% [6] - 海淀朱房地块华润项目单价13万元/平方米,建发项目均价14万元/平方米,预计5月底或6月初开盘 [7] - 区域多年无新项目供应时,首入市项目易取得良好销售成绩,后续项目去化难度增大 [9] 去化与利润平衡 - 北京某板块两个高价"地王"项目网签率分别为54%和7%,去化周期长导致成本压力大 [11] - 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企倾向于去化优先,首期开盘不利后降价几乎不可避免 [11] - 国央企因审批流程复杂、应变不灵活,易陷入项目滞销局面 [11] 成本控制与品质保障 - 保销售与保利润难以兼得,部分国央企因利润考核压力压缩成本导致品质下降 [13] - 房企可通过减少"三费"开支、集中采购、战略合作等方式控本增效 [13] - 与地方政府协商提高容积率后,某地块楼面价从7.2万元/平方米降至4.6万元/平方米 [14]
消化“地王”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10:52
土地市场动态 - 中建智地、中国金茂和越秀地产联合体以126亿元底价竞得朝阳11号地,成为2025年朝阳区总价"地王",楼面价达5.45万元/平方米 [2] - 黄杉木店地块是板块十年来首个新房项目,周边二手房挂牌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但开发商仍保持谨慎态度 [2][5] - 2025年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频现"地王",消化高价土地成为房企现实问题 [2] 项目规划与蓄客 - 黄杉木店地块计划打造"宸"系纯改善型产品,户型面积140-300平方米,引入"好房子2.0"标准 [4] - 中建智地已开始蓄客,重点回访北京宸园未成交客户推荐新项目 [4] - 海淀树村项目楼面价10.23万元/平方米刷新北京单价纪录,计划推出180平方米起步高端产品,总价2000万元以上 [6] - 朱房地块华润项目单价13万元/平方米,建发项目均价14万元/平方米,预计5月底或6月初开盘 [6] 市场竞争与去化 - 心意和园项目作为酒仙桥板块十五年来首个入市项目,网签率71.4%,网签价较备案价下降11.6% [5] - 2021年悦锦雅苑作为王四营板块十年来首个项目开盘即热销,但后续项目未能复制成功 [7] - 2023年北京某板块两个"地王"项目网签率分别为54%和7%,显示高端产品去化压力 [8] - 国央企因审批流程复杂应变不足,易陷入项目滞销局面 [10] 开发策略与成本控制 - 房企面临保销售与保利润的两难选择,压缩成本可能导致品质下降 [12] - 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可降低楼面价,某地块从7.2万元/平方米降至4.6万元/平方米 [13] - 房企与地方政府形成默契,房企托底楼市,政府给予规划审批等弹性支持 [13] - 产品力和操盘能力成为房企应对市场的关键,国央企通过吸纳民企人才提升竞争力 [11] 行业趋势 - 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背景下,板块内部需求有限,先入市项目优势明显 [7] - 当前市场环境下去化优先,首期开盘不利将导致后期降价压力 [9] - 控制成本可通过提升效率、优化结构、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不必牺牲品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