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

搜索文档
00后,还有什么时代红利吗?
虎嗅· 2025-08-27 19: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星海情报局 (ID:junwu2333),作者:星海老局,头图来自:AI生成 古话说"光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这句话,放在现在也很适用,比如讨论"时代红利"的时候。 当我们讨论"时代红利",很多情况下,我们说的其实是"发展机遇"——也就是"贼吃肉"。 但也请别忘了,人这一辈子,想要发展,首先要学会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发展机遇",其实并非"时代红利"的全部,因为你还需要考虑到比较糟糕的那种情况:万一自己没有赶 上时代风口,是否还有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就是"贼挨打"了。 很多人认为过去的发展空间比现在大,这我不否认。 但要知道,过去的日子也是比较难过的。 以80/90年代来说:学校里,高等教育录取率仅有30%上下,算上中考筛选的话,如果你在90年代读 书,连续通过中考、高考筛选上大专、大学的概率其实不超过10%。 社会上,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犯罪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环保问题、恶性事故层出不穷..... 同样都是失业,今天没工作了好歹可以送外卖、跑滴滴,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有口饭吃。 在那个年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当年的下岗职工有多凄惨,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当我们讨论"时代红利 ...
从“垮掉的一代”到“在路上”,凯鲁亚克的反叛和自我寻找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37
凯鲁亚克文学定位 - 凯鲁亚克本质上更接近现代巫师而非传统小说家 通过提供自由幻觉和生命力的疯狂投入诱惑读者[5] - 其作品价值逐渐局限于帮助特定读者群发泄多余热情和对生活的不满[4] - 文学手法缺乏创新 采用自然主义风格和自动写作 但早被超现实主义者实践过[3] 作品与时代背景关联 - 《垮掉的一代》创作于1957年 最初因无人接手制作而被束之高阁[1] - 作品意义与艾森豪威尔时代美国社会背景紧密关联 包括冷战/麦卡锡主义/核恐慌/种族隔离等特定沉闷气氛[8] - 若脱离对抗特定社会背景的语境 其性乱/杂烩宗教信仰/旅行强迫症等元素仅成为软绵绵的象征性姿态[8] 文学技巧评价 - 戏剧观念主张"让人们像现实中哇啦哇啦说话" 但未能理解戏剧作为舞台艺术与生活的本质区别[3] - 杜鲁门·卡波特批评其写作方式"不是在写作而是在打字" 指其缺乏文学技术深度[6] - 直抒胸臆的写作方式未能触及真实 反而暴露自欺程度 例如《垮掉的一代》中对"灵体"的肤浅描写[4] 受众群体特征 - 主要吸引较高收入群体 这类群体是文学主要消费者但多数不需要真正文学 只需从替代品寻求刺激[6] - 在中国特定人群中的持续走红具有时代背景 但相较于美国反叛精神 更易成为自欺工具[9] - 典型读者如专栏作家A M 霍姆斯 代表高收入知识女性群体 具备对自由浅薄理解和对适度混乱的嗜好[5] 比较分析 - 与切·格瓦拉相比 凯鲁亚克本质是美式个人主义者 仅关注自我灵魂救度 缺乏世界意义[7] - 格瓦拉因悲天悯人气质和自我牺牲精神 通过历史事件超脱个人追求 形成全球影响力[7] - 凯鲁亚克自称陀思妥耶夫斯基崇拜者 但实际在写作技巧和思想深度上相距甚远[8] 出版信息 - 《在路上》由漓江出版社于2024年12月出版[11] - 《垮掉的一代》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13]
“最上川”:我们为什么写起了俳句?
虎嗅· 2025-05-08 22:07
俳句在中文互联网的流行现象 - 俳句以五七五音节格式成为年轻人情感表达新载体 内容覆盖日常生活吐槽 社会热点评论和随意换行创作[2] - 复旦人周报调查显示 多数用户通过互联网流行风气接触俳句 创作动机包括搞笑 记录生活 社交互动和参与平台比赛[2] - B站UP主MOJi辞書2024年12月19日发布日本俳句大赛解读视频 发起中文创作活动 推动俳句成为社交媒体评论区的网络模因[12][15] 俳句的历史演变与文学特性 - 俳句起源于日本奈良时代和歌 平安时代后期发展为连歌 江户时期通过俳谐定型为五七五十七音格式 需包含季语和切字[4][5] - 俳圣松尾芭蕉提升俳句艺术性 使其从诙谐小调转为抒情短诗 其代表作最上川俳句成为传世经典[6] - 川柳作为俳句通俗变种 无季语限制 题材更自由 注重机智滑稽风格 类似中国打油诗和三句半[7][8] ACGN作品对俳句传播的推动 - 日本ACGN作品广泛使用俳句 如动画《日常》恶搞松尾芭蕉最上川俳句 番剧《川柳少女》以俳句为核心叙事元素[9][10] - 电影《言语如苏打般涌现》用俳句概括剧情 游戏《原神》角色枫原万叶设定包含吟诗作对 促进俳句破圈传播[11] 中文俳句的创作特点与本土化创新 - 汉字单字单音节特性使中文俳句更灵活 用户将最上川专有名词拆解为最XX格式进行互动捧哏[16][17] - 创作呈现事件评论和主题创作两种形式 例如网友针对地铁坐错线 大学早八迟到等场景创作生活化俳句[18][21][24] - 对比宋词30-40字要求 俳句17字格式更符合社交媒体碎片化传播趋势 且去除了平仄格律等传统创作门槛[25] 俳句的全球化传播与跨文化适应 - 英语世界俳句发展经历意象主义 垮掉的一代和互联网创作三阶段 保罗·瑞普思和埃兹拉·庞德推动俳句与西方文化融合[27][29] - 杰克·凯鲁亚克主张美式俳句突破五七五格式限制 关注人物场景 命名波普俳句以区别传统形式[30][31] - 跨文化传播中 意大利语和土耳其语因发音结构与日语相似 能更好保留五七五原格式 其他语言多形成变体[32][33] 俳句流行的文化根基与社会意义 - 中国诗经四言 唐诗五七言 宋词长短句的审美传统使俳句格式更易被接受 且俳句本身受中国诗歌影响演化[26] - 松尾芭蕉俳句创作受杜甫诗句启发 当代中文俳句又反向吸收日本文学元素 形成文化双向滋养[26] - 俳句作为文字游戏帮助用户在原子化社会中表达情绪 通过幽默自嘲搭建社交连接 实现生活记录和情感宣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