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梦
icon
搜索文档
底特律兴衰
经济日报· 2025-09-14 06:25
事件概述 - 底特律发生撒钱事件 当地洗车店继承人为完成父亲遗愿撒下约6万美元现金 引发社会争议 [1] 汽车工业黄金时期(20世纪50年代前后) - 亨利·福特1914年引入流水线生产 推动底特律崛起 鼎盛时期每8名工人中就有1名在汽车工厂就业 [1] - 1955年福特汽车工人时薪达5美元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可轻松支撑家庭生活 [1] - 福特 通用 克莱斯勒形成集群效应 吸引2万多家配套企业入驻 汽车产量占全美80% [2] - 城市人口突破180万人 成为全美第四大城市 工业规模庞大 [2] 产业衰退期(20世纪70年代-2013年) - 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价从3美元/桶飙升至12美元/桶 美国大排量汽车销量骤降30% [3] - 日欧汽车凭借低油耗抢占市场 三大巨头利润一年内蒸发近60% 关闭13家工厂 裁员超10万人 [3] - 1979-1999年间流失约17万个制造业岗位 工厂区沦为"铁锈地带" [3] - 税收收入从1960年4.5亿美元降至2000年2.1亿美元 [3] -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汽车产业 2009年克莱斯勒和通用申请破产保护 失业率超20% [3] - 2013年人口降至70万人 较巅峰时期减少超110万人 [3] 城市财政危机与破产 - 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 成为美国最大市政破产案 财政赤字达180亿美元 [4] - 人均负债超2万美元 破产原因包括产业结构单一 人口流失 福利压力过大及治理失效 [4] - 汽车工会制度使厂商降薪困难 产业下滑导致税收减少而福利支出增加 政府靠借债度日 [4] 转型与复兴措施(2014年至今) - 2014年11月法院批准破产重组计划 通过债务减免协议节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重建 [6] - 改革养老金和医疗福利制度 调整发放标准 建立医疗保健信托以控制长期支出 [6] - 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和自动驾驶转型 福特改造密歇根中央车站为无人驾驶研发中心 通用投资22亿美元生产电动汽车 [6] - 培育新兴产业 吸引初创企业和科技孵化器入驻 金融机构重新提供融资支持 [6] -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 建设汽车博物馆和工业遗产公园 [6] 转型成效与挑战 - 人口流失趋势得到遏制 稳定在63万人左右并有回升态势 [7] - 失业率从20%降至2024年6.8% 基础设施和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7] - 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汽车产业占比过高) 贫富差距突出 财政状况脆弱等挑战 [7]
美国经济悲观情绪创纪录!房市低迷待售牌林立,“美国梦”褪色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16
调查数据描绘出一幅令人沮丧的社会图景:近70%的美国人不再相信通过努力工作就能实现美国梦,这 一比例达到近15年来的峰值。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无论受访者的年 龄、性别、教育程度或收入水平如何。值得注意的是,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中,仍有65%对经济 前景持负面看法。 政治立场与经济感受之间的关联同样引人注目。调查通过六个维度综合评估发现,55%的共和党支持者 对经济感到悲观,而民主党支持者的这一比例高达90%。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尔·马奥尼对此表示 忧虑:这确实令人沮丧。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国民那种'不懈的乐观'精神。正是这 种精神,在过去数十年里推动着创业浪潮和技术创新。 8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罕布拉市一处独栋住宅前,一块褪色的待售标牌在烈日下显得格外醒 目。这栋标价85万美元的三居室房屋已在市场上挂牌超过90天,却鲜有买家问津。这一幕生动反映了当 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经济困境。 《华尔街日报》与NORC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最新民调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美国民众对经 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正达到历史高点。这项覆盖全美2000 ...
美媒:为何他们不再相信“美国梦”
环球时报· 2025-09-05 06:52
核心观点 - 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 仅25%受访者认为有很大机会改善生活水平 创1987年以来新低 [1] - 超过75%受访者对下一代生活改善缺乏信心 近70%认为美国梦已不再适用或从未成立 创15年新高 [1] - 经济指标与公众情绪出现显著分化 疫情后经济指标稳健但情绪负面 仅17%认为美国经济优于其他地区 [2][3] 民意调查结果 - 55%共和党人和90%民主党人对自身及子女前景持负面态度 不满情绪跨越人口统计学界限 [2] - 28%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带来严重财务压力 该比例与2023年通胀率5%时完全一致 [4] - 不到25%受访者对实现购房计划非常有信心 56%表示几乎没有或完全没信心 [4] 住房市场状况 - 46岁科技从业者指出房租高得离谱 通胀迫使年轻人搬回父母家居住 [4] - 61岁房地产评估师收入仅为过去40% 三个成年子女中两个仍同住 [4] - 现有低利率房贷(如2.5%)持有者因月供可能翻倍而暂停换房计划 [4] 就业与收入挑战 - 56岁微软前员工与35岁MBA女婿同时失业 前者关注工资与房价脱节及AI冲击就业 [6] - 尽管有MBA学位和12万美元年薪 仍未能还清7万美元学贷信用卡和医疗债务 [6] - 关税政策被质疑推高美国物价 影响消费者购买力 [6] 历史经济冲击影响 - 公众消极情绪反映多年经济冲击叠加 包括2008-2009金融危机 新冠疫情 当前通胀及关税担忧 [5] - 经济学家指出2005年至疫情前经济指标与公众情绪基本一致 但疫情后出现显著分化 [3]
民调显示美国人对“努力致富”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很有可能提高生活水平的受访者比例降至25%,创下自1987年有调查以来的最低
格隆汇· 2025-09-02 13:20
格隆汇9月2日|《华尔街日报》和NORC联合进行的一项新民调发现,认为自己很有可能提高生活水平 的受访者比例降至25%,创下自1987年有调查以来的最低纪录。该民调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 示,他们对下一代的生活会比自己更好缺乏信心。近70%的人表示,他们认为"美国梦"即只要努力工 作,就能出人头地已不再成立,或者从未成立过,这是近15年来调查中的最高比例。调查中的共和党人 不像民主党人那么悲观,这反映了入主白宫的政党对经济看法更为乐观的长期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
00后,还有什么时代红利吗?
虎嗅· 2025-08-27 19: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星海情报局 (ID:junwu2333),作者:星海老局,头图来自:AI生成 古话说"光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这句话,放在现在也很适用,比如讨论"时代红利"的时候。 当我们讨论"时代红利",很多情况下,我们说的其实是"发展机遇"——也就是"贼吃肉"。 但也请别忘了,人这一辈子,想要发展,首先要学会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发展机遇",其实并非"时代红利"的全部,因为你还需要考虑到比较糟糕的那种情况:万一自己没有赶 上时代风口,是否还有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就是"贼挨打"了。 很多人认为过去的发展空间比现在大,这我不否认。 但要知道,过去的日子也是比较难过的。 以80/90年代来说:学校里,高等教育录取率仅有30%上下,算上中考筛选的话,如果你在90年代读 书,连续通过中考、高考筛选上大专、大学的概率其实不超过10%。 社会上,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犯罪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环保问题、恶性事故层出不穷..... 同样都是失业,今天没工作了好歹可以送外卖、跑滴滴,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有口饭吃。 在那个年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当年的下岗职工有多凄惨,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当我们讨论"时代红利 ...
平等是真正的答案么?(下)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8-24 07:54
美国不平等模式的历史背景 - 美国遵循大国与帝国的典型轨迹 优先扩张与创造财富 暂缓甚至忽视平等 [4] -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追求工业化与殖民扩张 城市底层陷于贫困 [3] - 改开后的中国明确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增长为先 [3] - 罗马帝国依赖征服与贡赋维持社会运转 国内贫富悬殊 [3] 美国社会契约与增长模式 - 美国社会契约基于明天会比今天更富裕的承诺 支撑美国梦的可信度 [5] - 前沿扩展领域包括铁路 石油 互联网 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 [5] - 增长停滞或技术领先地位丧失会导致美国梦幻象破灭 [5] - 美国模式依赖持续扩张 类似罗马停止征服后财富不再流入的历史案例 [5] 美国不平等的文化根源 - 金钱政治与游说让富人阶层牢牢把控政策 [12] - 种族裂痕削弱工人阶级团结 福利被种族化为施舍 [12] - 新教伦理与边疆神话强调自立 将平等视为软弱 [12] - 福音派与保守政治为不平等提供道德合理性 [12] 美国霸权的技术经济基础 - 技术前沿领域包括互联网 半导体 AI 生物科技 航空航天 [13] - 通过美元霸权掌控全球金融体系 [13] - 通过北约与亚太同盟提供全球安全保护 [13] - 霸权成果如Nvidia GPU OpenAI AI 波音与SpaceX航天 生物制药买来制度合法性 [9] 美国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 美国模式仅在独霸全球时成立 他国模仿会导致战略对抗 [7][8] - 美国承受不平等的独特条件包括技术领导地位与全球霸权 [7] - 失去领先地位将使美国梦失去遮羞布 [11] 其他国家的替代发展路径 - 北欧 西欧与部分东亚国家采用平衡之路 追求增长与创新但不依赖霸权 [10][14] - 控制不平等在可承受范围内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信任 [14] - 可持续道路是增长 创新与可控平等之间的平衡 而非模仿美国梦 [15]
原来美国那么多人流落街头是有原因的,因为美国有个叫房产税制度
搜狐财经· 2025-07-27 23:35
美国房产税制度与住房稳定性 - 美国房产税每年收取1%到1.5%,具体税率因州而异,需持续缴纳且不可断缴,否则房产可能被强制拍卖[3][5] - 2023年加州旧金山平均房价为144万美元,按1.25%税率计算,年房产税高达1.8万美元[5] - 房产税制度导致部分退休人群因无力支付税费被迫卖房或失去住宅,案例包括底特律一位老爷爷因拖欠800美元房产税被没收房产[5] 住房持有成本与中产困境 - 除房产税外,住房持有成本包括物业费(每月数百至上千美元)、房屋维修费用(部分需业主承担市政设施破损责任)及高额医疗支出(2023年美国家庭年均医疗费用超2万美元)[7] - 美联储加息导致30年期房贷利率在2024年升至7%以上,月供压力加剧,叠加其他开支可能引发中产阶层财务崩溃[7] - 洛杉矶2023年流浪人口中23%在失去住所前一年仍拥有稳定工作和住房,显示住房稳定性可能短期内迅速恶化[9] 房产税制度的社会影响 - 房产税制度本质是将住房变为“长期租赁”模式,业主需持续支付费用以维持居住资格,而非真正拥有房产[9] - 部分人群因综合成本过高放弃购房或租房,选择流浪以逃避账单压力,案例包括旧金山一位前餐馆老板因医疗债务失去抵押房产[11] - 美国财产制度(尤其房产税)的实际负担常被低估,可能对移民或追求“美国梦”的群体构成隐性风险[13]
2025美国最富有的移民:印度裔总人数登顶
虎嗅· 2025-07-15 08:32
移民亿万富豪概况 - 美国共有125位外籍出生的亿万富豪 较2022年增长超三分之一 [2] - 移民富豪占美国亿万富豪总数的14% 总财富达1.3万亿美元 占全体富豪财富的18% [2] - 十大富豪中有三位是移民 包括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 [3] 科技行业富豪 -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身家1397亿美元 排名第二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身家1379亿美元 排名第三 [5] - Alphabet CEO桑达尔·皮查伊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等12位印度裔科技领袖上榜 [8][9] - 53位移民富豪通过科技行业致富 占总数近三分之二 [10] 金融与投资领域 - 28位移民富豪财富源自金融行业 [10] - 风投家奥伦·泽夫投资Audible Chegg等公司 强调逆向思维优势 [10] - 折扣券商创始人托马斯·彼得菲身家679亿美元 排名第四 [14] 生物医药与医疗健康 - 莫德纳董事长努巴尔·阿费扬因新冠疫苗成为富豪 [13] - Summit Therapeutics联席CEO玛基·赞加内因肺癌药物股价涨200%跻身富豪榜 [7] 其他行业代表 - 赌场大亨米丽娅姆·阿德尔森家族财富334亿美元 排名第五 [14] -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Flex-N-Gate创始人舍希德·汗身家133亿美元 [11][12] - 网络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 CEO尼科什·阿罗拉上榜 [9] 财富创造模式 - 93%移民富豪为白手起家 显著高于美国本土富豪26%的继承比例 [10] - 典型路径包括求学留美(马斯克 乔德利)或早期务工(汗 赫兹) [10][11][1]
巴菲特退休,美国梦不再
虎嗅· 2025-07-09 16:28
美国资本主义体系分析 - 巴菲特将美国资本主义分为"大教堂"(美元世界体系)和"大赌场"(金融市场),两者相互依存但需保持平衡[7][8][10] - 美元体系通过全球购买力和金融市场回流机制维持美国高生活水平,形成难以脱钩的全球利益网络[8][9] - 伯克希尔连续10季度减持股票,2024年抛售1340亿美元资产,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46] 美国财政与货币风险 - 美国国债占GDP比重达122%,超过二战峰值,日本中国等主要买家持续抛售[13][19] - 达利欧警告未来三年为国债关键窗口期,赤字率需降至3%但可能升至7.5%,或引发"经济心梗"[19][20] - 央行可能被迫大规模印钞导致通胀,削弱美元作为财富储存手段的地位[23][24] 社会结构与政治动荡 - 美国60%人口阅读能力低于六年级水平,仅1%人口参与高增长科技行业,中产阶级缓冲作用消失[30][31] - 2024大选显示深度分裂,自由派媒体将特朗普称为"Mad King",参议院出现25小时反特朗普演讲[29] - 财富差距导致价值观分化,政治光谱两端同时幻灭,社会稳定性下降[25][28] 全球秩序重构 - 中国制造业不可替代性显著:85% iPhone仍在中国组装,核心部件依赖中国供应链[39] - 日本动用1万亿美元美债作为贸易谈判筹码,欧元区推动统一债券挑战美元地位[40][41] - 全球化逻辑受民族利益冲击,企业决策不再纯粹经济导向,供应链断裂风险上升[33][35] 投资范式转变 - 巴菲特价值投资前提(全球化受益标的)面临挑战,需重新评估跨国公司估值逻辑[33][46] - 达利欧建议增持抗通胀资产,关注地缘风险并保持流动性[47] - 美国财政赤字"不可持续"成为共识,市场对美元体系信心动摇[22][24]
美国梦新写照:日均造就千名“平民富豪”
财富FORTUNE· 2025-07-03 20:55
美国百万富翁增长趋势 - 2024年美国新增37.9万百万富翁,每天新增超1000名,超高净值人群比例增长1.5% [1][2] - 美国百万富翁人数全球第一,是中国的四倍,超过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总和 [3] - 百万富翁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房地产升值和美股创纪录表现 [4] 平民百万富翁群体特征 - 资产100万-500万美元的"平民百万富翁"成为增长主力,2024年底全球人数达5200万,较2000年的1327万增长近四倍 [5] - 该群体持有总财富107万亿美元,资产超500万美元的富豪群体持有119万亿美元 [5] - 美国平民百万富翁财富结构中,证券等金融工具占比37%,房产和抵押贷款占30%,保险和养老金占19% [5] 财富转移与未来趋势 - 未来20-25年全球预计83万亿美元财富转移,其中74万亿美元为代际传递,将推动新晋百万富翁人数持续增长 [6] - 美国前20%家庭平均净资产430万美元,占据全美71%财富,后50%家庭平均财富仅6万美元 [7] 普通人群财富积累路径 - 保险和养老金计划(如401(k))成为稳健增值主流方式,但Z世代接受度较低 [7] - 股票等金融投资手段可快速实现财富增值,尤其在海外市场 [7] - 房地产投资建议:择机入市优于等待利率下降,利率每降1个百分点将显著推高房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