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风险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撤资引发基金“崩盘”?从5.22亿到不足5000万,诺德安元纯债基金要“凉凉”?
搜狐财经· 2025-06-17 20:54
基金规模变动 - 诺德安元纯债基金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净值为5.22亿元,但截至2025年6月10日已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接近清算阈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不足200人将触发清算)[1] - 基金资产净值自2024年6月30日的5.96亿元持续下滑至2025年3月31日的5.22亿元,期间资产变动率从5.02%降至-0.48% [5] - 成立初期(2022年5月)规模为2亿元,2022年9月30日规模激增182.2%至5.64亿元,但2022年12月31日回落至4.95亿元(-12.32%)[5] 持有人结构风险 - 2024年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97.23%份额(5.01亿份),个人投资者仅占2.77%(1429.84万份),呈现极端集中化特征[10] - 单一机构撤资导致基金规模骤降,2025年二季度机构资金撤离后基金资产净值跌破5000万元[4] - 基金公司过度依赖机构资金"抱大腿"模式,忽视分散化风险防控[6] 业绩表现 -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0.06%,近一年收益2.36%,低于同类债基平均3.41%的回报率[7] - 短期表现优于市场基准(2025年涨幅1% vs 沪深300指数-1.64%),但长期三年期收益10.02%落后同类平均11.41%[7] - 四分位排名显示其近一年表现"不佳",但今年来排名跃升114位至"优秀"区间[7] 行业问题 - 机构资金主导的基金规模扩张存在高波动性,与散户资金相比稳定性显著不足[7] - 基金公司为追求规模快速增长,普遍倾向接纳大额机构资金,导致风险集中度失控[6] - 该案例揭示行业普遍存在的"规模至上"导向与风控缺失矛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