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德安元纯债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撤资引发基金“崩盘”?从5.22亿到不足5000万,诺德安元纯债基金要“凉凉”?
搜狐财经· 2025-06-17 20:54
基金规模变动 - 诺德安元纯债基金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净值为5.22亿元,但截至2025年6月10日已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接近清算阈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不足200人将触发清算)[1] - 基金资产净值自2024年6月30日的5.96亿元持续下滑至2025年3月31日的5.22亿元,期间资产变动率从5.02%降至-0.48% [5] - 成立初期(2022年5月)规模为2亿元,2022年9月30日规模激增182.2%至5.64亿元,但2022年12月31日回落至4.95亿元(-12.32%)[5] 持有人结构风险 - 2024年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97.23%份额(5.01亿份),个人投资者仅占2.77%(1429.84万份),呈现极端集中化特征[10] - 单一机构撤资导致基金规模骤降,2025年二季度机构资金撤离后基金资产净值跌破5000万元[4] - 基金公司过度依赖机构资金"抱大腿"模式,忽视分散化风险防控[6] 业绩表现 -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0.06%,近一年收益2.36%,低于同类债基平均3.41%的回报率[7] - 短期表现优于市场基准(2025年涨幅1% vs 沪深300指数-1.64%),但长期三年期收益10.02%落后同类平均11.41%[7] - 四分位排名显示其近一年表现"不佳",但今年来排名跃升114位至"优秀"区间[7] 行业问题 - 机构资金主导的基金规模扩张存在高波动性,与散户资金相比稳定性显著不足[7] - 基金公司为追求规模快速增长,普遍倾向接纳大额机构资金,导致风险集中度失控[6] - 该案例揭示行业普遍存在的"规模至上"导向与风控缺失矛盾[7]
年内已有117只基金退场
第一财经· 2025-06-17 10:37
基金清盘现状 - 6月刚过半已有9只基金触发合同终止条款 年内累计清盘基金达117只 其中因规模不达标清盘的97只 较去年同期69只增加40% [1] - 清盘主因包括业绩长期低迷 资金止盈撤离 以及单一持有人大额赎回导致规模骤降 [1] - 行业加速出清低效产品 头部公司主动清理 中小机构因投研和渠道弱势受经营影响更显著 [1] 净值增长但规模下降案例 - 浦银安盛幸福回报定开债券清盘前近一年/三年/成立以来涨幅分别为2.14% 6.68% 66.21% 仍因资产净值持续低于5000万元终止 [3] - 金鹰品质清盘前年内涨幅超11% 一季度重仓腾讯控股 泡泡玛特等个股 [3] - 申万菱信红利量化选股净值创新高 但份额从3.01亿份降至2500万份 连续40日低于5000万元 [4] 清盘基金分布特征 - 年内117只清盘基金涉及61家公募机构 博时基金以6只居首 淳厚 华安 南方各清盘5只 [5] - 博时基金2024年清盘17只产品 含红利主题和养老目标基金 为行业最高 [5] - 被动指数型基金年内清盘18只 部分ETF持续发布预警 [8] 迷你基危机现状 - 全市场1655只非货基净值低于5000万元 混合型817只最多 股票型479只 债券型204只 [7] - 诺德安元纯债一季度末份额5.12亿份 但近期因单一持有人90%比例大额赎回致净值跌破红线 [7] - 浙商惠丰定期开放自2022年份额保持9.66亿份 但单一持有人超99% 现规模仅剩1600万元 [7] ETF清盘风险案例 - 博时国证龙头家电ETF规模连续5季度在0.34-0.56亿元间徘徊 接近5000万元红线 [9] - 景顺长城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连续50日低于5000万元 触发60日终止条款预警 [10] - 工银瑞信国证2000ETF 中证A100ETF及国泰中证智能汽车ETF均因规模过小发布预警 [10]
诺德安元纯债基金存清盘风险 此前单一机构持有份额占97.55%
犀牛财经· 2025-06-16 10:27
基金清盘风险 - 诺德安元纯债基金连续4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2] - 若连续5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不足200人,将触发清算程序 [4] - 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16日,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净值为5.22亿元,二季度遭遇大额赎回 [4] 持有人结构 - 一季度末单一机构持有份额占比高达97.55% [4] - 清盘危机可能由该机构二季度大额赎回引发 [4] 基金业绩表现 - 成立以来净值增长10.03% [5] - 近1年净值增长2.36% [5] 投资策略展望 - 基金相对看好债市表现,认为经济波浪式运行且超预期概率低 [6] - 权益市场重估行情告一段落,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6] - 债市收益率曲线修复,计划择机拉长久期并考虑杠杆操作 [6] - 拟提升长久期债券波段操作频次以增强收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