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增值
搜索文档
诺贝尔奖金124年没花完,反而增值200倍!怎么做到的?
雪球· 2025-10-10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诺贝尔基金会通过实施多资产配置策略,在124年间将初始资产从3100万瑞典克朗增值至61亿瑞典克朗,实现了超过200倍的增长 [5][12] - 多资产策略通过分散投资于股票、另类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有效降低了组合波动性并实现了稳健的长期回报,这一模式被全球主流机构广泛采用 [13][14] -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该策略提供了降低投资波动、简化投资决策的可行路径,核心在于避免过度保守、坚持长期主义并控制支出以享受复利 [20][21][22][23] 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策略演变 - **保守起步阶段**:基金会成立初期受遗嘱限制,仅能投资于国债和定期存款等安全资产,前50年年化收益率仅为2%-3%,无法跑赢通胀,导致1945年诺奖单项奖金实际购买力相比1901年缩水超过70% [6] - **历史性转折阶段**:1953年瑞典政府解除投资限制后,基金会开始配置股票和房地产,并在20世纪80年代美股长牛中实现收益大幅上涨,但21世纪全球股市波动加大导致奖金金额随之波动,例如2011年单项奖金从1000万瑞典克朗降至800万,2017年又随市场好转增至900万 [7][8][9] - **现代化配置阶段**:为降低股市波动,基金会增加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这些资产与股票相关性低,能在股市大跌时提供正收益,2020年投资回报率接近9%,推动单项奖金在2023年增至1100万瑞典克朗 [10][11][12] 多资产策略的优势与机构应用 - **收益稳健性**:该策略通过资产多元化降低波动,确保机构定期固定支出的稳定性,诺贝尔基金会每年仅提取不超过4%的资产作为奖金,剩余资产通过低波动实现复利增值 [14][15][16] - **易于传承性**:策略核心依赖于确定的投资规则和比例再平衡,而非稀缺的投资人才,使机构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无需依赖不可控的人为因素 [17][18][19] - **全球机构实践**:除诺贝尔基金会外,国家主权基金、慈善基金会和高校捐赠基金等主流机构均采用类似的多资产策略,组合比例通常围绕股票、另类资产/地产、固收类资产的5:3:2波动 [13][14] 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警惕安全陷阱**:过度保守策略如仅投资债券或银行存款无法抵御通胀侵蚀,在低利率环境下需配置进攻性资产 [20] - **拥抱长期主义**:股票资产是财富增值的关键,需忽略短期波动并坚持长期持有 [21] - **多元配置控风险**:股票、债券和商品等资产不同步涨跌,多元化方案在降低波动的同时不影响收益 [21] - **控制支出享复利**:支出需低于资产增值速度,保持稳定正收益才能发挥复利效应 [21] - **策略实际好处**:多资产策略减小波动,避免在熊市被迫抛售资产,同时通过明确规则降低投资难度,使普通投资者无需依赖天赋或人性控制即可获得市场回报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