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

搜索文档
可持续寒冬来临,企业出路何在?
36氪· 2025-06-23 08:13
过去二十年间,企业可持续发展虽取得显著进展,如今却来到转折的十字路口。国家间竞争加剧、社会 两极分化加深,以及民粹主义对可持续发展举措的反扑——政治格局的剧变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生存和发 展的条件。 一些知名企业已悄然调低原定目标,而部分公司的可持续进程开始倒退。美国政府迅速撤回此前在可持 续发展方面的承诺,而欧洲新出台的报告披露要求也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抵制。 这不禁引发了一个问题:当前形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否难以为继?作为商业战略的实践者,我们就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分享一些思考与见解。 为何地球终将战胜政治 例如,物流公司马士基(Maersk)已投入大量资金开发低碳燃料并推动港口作业电气化。通过这一举 措,马士基实现了差异化竞争,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低排放供应链合作伙伴。 虽然短期内企业可持续议程可能进一步瓦解,但并非毫无回旋余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多重抗衡力量终 将扭转当前明显的倒退趋势,并重新唤起各方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尽管这一过程可能会经历持续数年 的动荡过渡期。 可再生能源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贡献突出:2019年至2024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的扩张有40%来自中国。 可再生能源 ...
新闻分析|科研停滞,人才外流——特朗普政府政策引发美科学界“寒潮”
新华社· 2025-06-01 09:40
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拆解联邦科研机构,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国家卫生研究院支出削减37%,国家科学基金会支出削减超50%,取消对气候和生态研究的大部分资助,美国航天局的科学预算也大幅削减 [1][2] - 政府对顶尖高校采取打压措施,冻结哈佛大学数十亿美元拨款,威胁剥夺其免税地位,要求中止联邦合同,多项生命健康研究停滞 [2] - 联邦政府科学家队伍大幅缩水,国家卫生研究院、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机构数千个岗位被裁撤 [2] 科研生态影响 - 特朗普政府政策冲击国际科研合作框架,全球气候科研合作进程受阻,公共卫生领域限制数据访问权限,影响全球传染病防控研究合作 [3] - 科学与产业政策深度捆绑,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效用科学"得到优先扶持,基础研究和被贴上"自由派"标签的大学面临审查与经费被砍 [3] - 科研生态恢复需数十年,不仅依赖资金,更需重建国际社会对美国学术自由的信任 [3] 人才流动与全球科研格局 - 美国科研人员提交的海外工作申请较2024年同期增长32%,浏览海外工作岗位的美国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5% [4] - 欧盟推出总额5亿欧元的"选择欧洲科研"人才吸引计划,法国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澳大利亚启动全球人才引进计划 [4] - 全球科研趋向"多中心化",多个区域力量在不同赛道各具优势,可能带来更多合作空间 [5]
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低风险卒中患者监测频率可减半至17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7 08:01
急性缺血性卒中监测频率研究 - 中外专家联合研究发现低风险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24小时监测频率可从37次减半至17次 该方案安全可靠且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1] - 研究由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克雷格·安德森团队联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8个国家114家医院开展 覆盖4922例患者 [1] - 成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标题为《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最佳监测试验(OPTIMISTmain)》 [1] 研究背景与设计 - 当前AHA/ASA指南推荐的37次监测方案制定于1990年代 高频监测导致医疗资源消耗、患者休息干扰及护理工作受限 [2] - 标准组采用24小时37次评估 低强度组采用24小时17次评估 研究对象为NIHSS评分<10分的临床稳定低风险患者 [2][3] - 研究灵感来源于临床护士对监测强度的质疑 克雷格·安德森此前曾通过研究改变全球脑出血治疗指南 [2] 研究成果与影响 - 两组患者在90天不良预后、脑出血发生率等关键指标无显著差异 美国医院ICU入住率降低30% [3] - 团队建议将低强度监测方案纳入临床指南 2024年初在复旦创建国际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中心 [3] - 未来将建设"ACT-GLOBAL"平台 联合40国400家机构 预计提升临床试验效率40% 缩短研究周期30% [4] 行业意义 - 卒中为全球第二大非传染性死因 该研究直接针对静脉溶栓这一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实践优化 [2] - 方案实施可释放护理人力资源 促进医疗系统资源再分配 具有显著卫生经济学价值 [3] - 跨国研究模式为脑血管病领域建立标准化临床研究范式 加速治疗方案转化 [4]
中美日内瓦达成关税协议,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度重构
CINNO Research· 2025-05-22 14:16
" 关税政策将作为持久性结构变量,倒逼产业向"多中心化供应链范式"转型。根据CINNO Re s e a r c h数 据显示,从整车供应链市场格局看,全球受影响的车企主要有丰田、现代、通用、本田和日产等;美国零 部件的主要进出口市场是墨西哥和加拿大,中国零部件企业受到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2、2024年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整车数量、各类型 和贸易金额 同比 ( 1)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整车数量和整车金额逐年同比趋势 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数量同比增 55% 至 11.6 万辆,在中国汽车总体出口数量的占比仅 1.8% ,此次汽车关税政策对中国整车出海战略进程影响有限。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整车金额呈逐年递增 趋势, 2024 年该数值为 25.5 亿美元,同比增 60% 。 1、 2024年美国整车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按市场)同比 2024 年美国进口汽车量主要来自于墨西哥、韩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量 同比劲增 55% 。从美国汽车进口金额排名看, 2024 年墨西哥同比增 13% 至 785 亿美元,遥遥领 先,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德国分别位列第二至第五,而中国排名第十,墨西哥和加 ...
南京、济南弱省会何解?东部首位度:从“一城独大”到多中心开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21:16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郑玮 2024年,我国27个省会(首府)的首位度(即省会GDP占全省的比重)出炉,东部省份的省会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对比全国27座省会城市2024年GDP数据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普遍较低,基本集中在全国中后游。其中, 海口2024年GDP占海南全省GDP比重为31.13%,经济首位度冲进全国省会前10,领跑东部。而同期,济南、南京两市GDP占山 东、江苏全省GDP比重分别为13.72%和13.50%。 究其原因,东部地区城市布局已基本形成或正在加速走向"双子星"或"多中心"模式,人口、资金等发展要素不再只向单一中心 集聚。 其中,"广州—深圳"是一组典型代表,在省会广州之外,改革开放后,在系列政策带动及一批科技产业支撑下,深圳极速崛 起。在长三角,区域城市布局则更趋多极化,江苏有南京和苏州,浙江有杭州和宁波,再加上上海一座"超级城市",逐步形成 多中心城市群体系。 2025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下一步,经济大省计划如何"操盘"?从 政府工作报告看,东部各省基本都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列入2025年重点任 ...
特朗普「上桌」大学体育
36氪· 2025-05-15 09:52
但在开始解读这一动作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美国大学体育最近所面临的混乱局面。 图源:The New York Times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着世界范围内最具商业价值的大学体育生态体系,而在NIL(姓名、形像和肖像权)权益彻底放开后,其商业价值也就被进一步激 活。 但鱼塘越肥,水越浑。2020年,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游泳运动员格兰特·豪斯对NCAA提起诉讼,要求后者赔偿他之前因为NIL禁令而失去的收入,并请求 解除NCAA及相关体育联盟对收入分享的限制。 在几年的解释和抗争之后,去年五月,NCAA投票决定针对包括「豪斯案」在内的数个案件达成和解协议,想一次把账结清。 中美关税的谈判和调整还在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特朗普却大手一挥,操心起了大学体育。 总统权力的辐射范围,正在进一步得到延伸。 上周,根据雅虎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计划通过行政令的方式,针对美国大学体育设立一个「总统级」的委员会,目的是在日益复杂的大学体 育生态下,针对运动员收入、转会政策、联盟结构等正在引发巨大争议和制度挑战的问题,进行治理。 虽然这个委员会目前还没正式官宣成立,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也无从窥探更多实质性政策,但联盟们已经给予 ...
中国最“弱”省会,绷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3-19 21:51
文章核心观点 - 探讨强省会和多中心发展模式的难题,分析我国省会强弱情况、弱省会成因及不同地区适合的发展模式,强调强省会战略旨在提升全省竞争力 [1][42][51] 分组1:省会强弱衡量标准 - 衡量省会强弱更看重省会GDP占全省比重,以省会“经济首位度”衡量,GDP占比超30%为“强省会”,低于20%为“弱省会”,超50%是“一省一城”,低于15%是彻底“弱省会” [4][6][7] 分组2:我国省会强弱情况 - 强省会多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东部省会首位度普遍靠后 [9] - 典型强省会有银川、长春、西宁等,成都、西安、武汉是双重意义“强省会”,银川、长春、西宁省会经济占全省半壁江山 [11][12][14] - 典型弱省会有南京、济南等,南京位列倒数第一,这些省会在所在省份非经济和人口第一大市,难主导全省经济产业发展 [17][18][19] 分组3:南京和济南“弱省会”情况 - 两城经济占比不足14%,人口首位度更低,常住人口未破千万,占比分别为11.2%、9.4% [23][24] - 此前济南首位度最低,2020年合并莱芜扳回一城,近年两城喊出“强省会”口号但首位度不增反降 [25][26] - 江苏、山东发展均衡,经济强市林立,县域经济发达,“多中心”是区位、产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结果 [26][27] 分组4:南京和济南沦为“弱省会”原因 - 港口因素使靠近港口城市获发展先机,带动工业城市崛起 [28][29][30] - 计划单列市政策因素使沿海5个计划单列市与省会分庭抗礼 [31][32][33] - 都市圈和城市群时代,超级中心城市虹吸效应使南京难“一城独大”,苏州与上海协同发展更具优势 [34][35] 分组5:强省会与多中心发展趋势 - 过去几年多地提出打造强省会,近年“强省会”声音淡化,被省域副中心取代,与政策转向有关 [36][38][39] - 政策要求中西部培育多中心,严控省会规模扩张和撤县建市设区,近5年无城市合并案例 [40][41] 分组6:不同地区适合的发展模式 - 中西部经济弱省需强省会扭转人口流失、争取产业转移和国家战略,省会成吸引人口回流和争抢人才的蓄水池 [45][46][47] - 东部经济强省经济强市多,省会难一家独大,需区分省会与经济强市功能定位 [48][49] - 中西部已做大强省会的省份,继续膨胀省会有负面效应,做大都市圈和培育副中心城市有必要 [50] - 强省会战略目的是以省会提升带动全省在全国的位置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