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首位度

搜索文档
南京、济南弱省会何解?东部首位度:从“一城独大”到多中心开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21:16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郑玮 2024年,我国27个省会(首府)的首位度(即省会GDP占全省的比重)出炉,东部省份的省会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对比全国27座省会城市2024年GDP数据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普遍较低,基本集中在全国中后游。其中, 海口2024年GDP占海南全省GDP比重为31.13%,经济首位度冲进全国省会前10,领跑东部。而同期,济南、南京两市GDP占山 东、江苏全省GDP比重分别为13.72%和13.50%。 究其原因,东部地区城市布局已基本形成或正在加速走向"双子星"或"多中心"模式,人口、资金等发展要素不再只向单一中心 集聚。 其中,"广州—深圳"是一组典型代表,在省会广州之外,改革开放后,在系列政策带动及一批科技产业支撑下,深圳极速崛 起。在长三角,区域城市布局则更趋多极化,江苏有南京和苏州,浙江有杭州和宁波,再加上上海一座"超级城市",逐步形成 多中心城市群体系。 2025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下一步,经济大省计划如何"操盘"?从 政府工作报告看,东部各省基本都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列入2025年重点任 ...
以大担当实现大作为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13
经济首位度概念 - 经济首位度指省会城市在省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近年成为网络热议指标 [1] - 各省基础条件、城市结构、产业布局差异大,单一指标评价不科学,需因地制宜发展 [1] - 西部省份普遍存在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生态脆弱等短板,省会需率先突破以提升竞争力 [1] 省会发展战略案例 - 宁夏实施"强首府"战略,以银川为核心打造高端要素与产业集聚高地,强化辐射引领作用 [2] - 银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四力"(辐射力/引领力/竞争力/影响力) [2] 省会发展方法论 - 需平衡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避免单纯"垒大户",通过改革实现能级乘法效应 [3] - 应聚焦优势领域强化产业支柱和科技支撑,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内生动力 [3] - 需防范规模扩张导致的"大城市病",推动产城融合与城乡融合提升综合实力 [3] - 省会需跳出本地局限,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优化资源配置并承担更大责任 [3] - 强调联动发展避免虹吸效应,发挥辐射带动和服务保障功能实现全局共赢 [3]
中国最“弱”省会,绷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3-19 21:51
文章核心观点 - 探讨强省会和多中心发展模式的难题,分析我国省会强弱情况、弱省会成因及不同地区适合的发展模式,强调强省会战略旨在提升全省竞争力 [1][42][51] 分组1:省会强弱衡量标准 - 衡量省会强弱更看重省会GDP占全省比重,以省会“经济首位度”衡量,GDP占比超30%为“强省会”,低于20%为“弱省会”,超50%是“一省一城”,低于15%是彻底“弱省会” [4][6][7] 分组2:我国省会强弱情况 - 强省会多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东部省会首位度普遍靠后 [9] - 典型强省会有银川、长春、西宁等,成都、西安、武汉是双重意义“强省会”,银川、长春、西宁省会经济占全省半壁江山 [11][12][14] - 典型弱省会有南京、济南等,南京位列倒数第一,这些省会在所在省份非经济和人口第一大市,难主导全省经济产业发展 [17][18][19] 分组3:南京和济南“弱省会”情况 - 两城经济占比不足14%,人口首位度更低,常住人口未破千万,占比分别为11.2%、9.4% [23][24] - 此前济南首位度最低,2020年合并莱芜扳回一城,近年两城喊出“强省会”口号但首位度不增反降 [25][26] - 江苏、山东发展均衡,经济强市林立,县域经济发达,“多中心”是区位、产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结果 [26][27] 分组4:南京和济南沦为“弱省会”原因 - 港口因素使靠近港口城市获发展先机,带动工业城市崛起 [28][29][30] - 计划单列市政策因素使沿海5个计划单列市与省会分庭抗礼 [31][32][33] - 都市圈和城市群时代,超级中心城市虹吸效应使南京难“一城独大”,苏州与上海协同发展更具优势 [34][35] 分组5:强省会与多中心发展趋势 - 过去几年多地提出打造强省会,近年“强省会”声音淡化,被省域副中心取代,与政策转向有关 [36][38][39] - 政策要求中西部培育多中心,严控省会规模扩张和撤县建市设区,近5年无城市合并案例 [40][41] 分组6:不同地区适合的发展模式 - 中西部经济弱省需强省会扭转人口流失、争取产业转移和国家战略,省会成吸引人口回流和争抢人才的蓄水池 [45][46][47] - 东部经济强省经济强市多,省会难一家独大,需区分省会与经济强市功能定位 [48][49] - 中西部已做大强省会的省份,继续膨胀省会有负面效应,做大都市圈和培育副中心城市有必要 [50] - 强省会战略目的是以省会提升带动全省在全国的位置 [51]